低沉没度煤层气排采专用管式泵

    公开(公告)号:CN1025367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22276.5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沉没度煤层气排采专用管式泵,属于煤层气排采领域。所述管式泵包括工作泵筒,以及设于工作泵筒内的工作柱塞、阀座、出油阀及出油阀罩,所述加压搅拌装置用于增加所述出油阀的进口压力,并可搅拌所述管式泵底部的液体。本发明通过增加加压搅拌装置,使得出油阀入口处的压力增加,间接提高了所述管式泵的沉没度,有利于提高出油阀的打开能力,增加所述管式泵的充满系数,增加液体的进入所述管式泵速度,降低了固相沉积;同时通过所述管式泵底端的结构,使之往复运动,达到液体搅动,阻碍固相颗粒沉积的目的。因此本发明能够保证煤层气井的正常、经济排采和高产,提高了煤层气的投资效益,解决了煤层气规模商业化开发的瓶颈问题。

    煤层气采气系统及采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3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0394202.1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层气采气系统及采气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通过动力液驱动活塞,在活塞向上运动时,活塞带动第二柱塞向上运动,在第二柱塞向上运动时,煤层气井底的产液进入到第二泵筒中,进而进入到第二柱塞与活塞中,最后通过产液通道进入到双通过液短节上部的第二油管串的内部空间中。由于在本申请的采气系统中没有抽油杆,并且通过动力液驱动活塞进而使得煤层气井底的产液流到地面,因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抽油杆与第二油管串相互磨损的问题。并且,由于在本申请中没有抽油杆与第二油管串的相互磨损,因此,也就无需停止无杆泵开采系统,使得煤层气的开采不会中断,因而可以提高开采煤层气的效率。

    煤层气采气系统及采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3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394202.1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层气采气系统及采气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通过动力液驱动活塞,在活塞向上运动时,活塞带动第二柱塞向上运动,在第二柱塞向上运动时,煤层气井底的产液进入到第二泵筒中,进而进入到第二柱塞与活塞中,最后通过产液通道进入到双通过液短节上部的第二油管串的内部空间中。由于在本申请的采气系统中没有抽油杆,并且通过动力液驱动活塞进而使得煤层气井底的产液流到地面,因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抽油杆与第二油管串相互磨损的问题。并且,由于在本申请中没有抽油杆与第二油管串的相互磨损,因此,也就无需停止无杆泵开采系统,使得煤层气的开采不会中断,因而可以提高开采煤层气的效率。

    低沉没度煤层气排采专用管式泵

    公开(公告)号:CN201884254U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20697890.3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沉没度煤层气排采专用管式泵,属于煤层气排采领域。所述管式泵包括工作泵筒,以及设于工作泵筒内的工作柱塞、阀座、出油阀及出油阀罩,所述加压搅拌装置用于增加所述出油阀的进口压力,并可搅拌所述管式泵底部的液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加压搅拌装置,使得出油阀入口处的压力增加,间接提高了所述管式泵的沉没度,有利于提高出油阀的打开能力,增加所述管式泵的充满系数,增加液体的进入所述管式泵速度,降低了固相沉积;同时通过所述管式泵底端的结构,使之往复运动,达到液体搅动,阻碍固相颗粒沉积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煤层气井的正常、经济排采和高产,提高了煤层气的投资效益,解决了煤层气规模商业化开发的瓶颈问题。

    油管传输定向定面射孔管柱

    公开(公告)号:CN110952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24729.4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传输定向定面射孔管柱,属于储层改造技术领域。所述管柱包括:顺序连接的油管连接器、液压安全丢手、上扶正器、上旋转接头、偏心定向器、下旋转接头、喷砂器、下扶正器、封隔器、接箍定位器和引鞋。本发明通过偏心定向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完成定向并带动喷砂器进行旋转,使喷砂器的喷嘴正对预设方向,因而在喷砂器对储层进行喷砂射孔时,可形成定向定面的孔眼,孔眼在压裂过程中形成延伸方向可控的裂缝,该裂缝与周边井网的已有裂缝进行有效连通,增强了对已有定向井网的改造效果;同时,通过采用油管传输射孔方式,在不使用连续油管及相关带压作业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射孔作业,降低了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