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28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05937.4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条件下储层出砂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用于放置用于实验的岩心;气体供应设备和液体供应设备;温度控制设备;轴压加载设备,用于对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施加轴压;围压加载设备,用于对所述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施加围压;气液固分离设备,所述气液固分离设备与岩心夹持器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对从岩心夹持器排出的出砂产物进行固液气分析;出砂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岩心出砂的临界点和出砂临界时间。本发明能够模拟井下不同注采气量以及液量条件下储层出砂;能模拟不同生产压差、不同气量等参数对地层出砂的影响;能准确记录出砂临界点、出砂量以以及砂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25034.5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不溶物夹层盐岩地下储气库水溶造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钻取至下部盐层底界的一直井,在直井内下入第一生产套管至不溶物夹层的底界并进行固井操作;步骤二、在第一生产套管中下入造腔管柱进行常规水溶造腔作业,并在下部盐层形成下部盐腔;步骤三、在第一生产套管内下入可钻式桥塞,并使可钻式桥塞与不溶物夹层对应处的第一生产套管的内壁座封;步骤四、将与上部盐层对应的第一生产套管和固井水泥环磨净;步骤五、在第一生产套管中下入造腔管柱进行常规水溶造腔作业,并在上部盐层形成上部盐腔;步骤六、钻磨可钻式桥塞,并使上部盐腔和下部盐腔完成连通以形成封闭的注采气系统。本发明能提高盐岩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53696.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47 , E21B47/06 , E21B47/07 , E21B47/14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面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石油地质勘探测井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自动化测试平台和云端服务平台,所述自动化测试平台内设有本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含程序化控制模块、压力自动控制模块、异常报警系统、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与远程终端控制模块。本地服务器与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云端服务平台构建通过用户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或从云端下载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面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新的动液面自动计算方法,仪减少对辅助参数的依赖,提高计算精度,实现数据远程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47366.X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评价储气库注采井出砂的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包括:步骤1,制作岩心样品;步骤2,向岩心样品施加载荷并使载荷多次循环增加直至岩心样品破碎,记录所述载荷循环增加过程中的应变力曲线,同时在各载荷下对岩心样品进行气体驱替并记录出砂量;步骤3,收集破碎后的岩心样品并对其进行粒度测试。本发明提出的评价储气库注采井出砂的实验方法能够对在室内试验条件下对出砂现象进行定量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92428.9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井井口抬升监测方法及装置。天然气井井口抬升监测方法包括:S1、通过天然气井井口抬升监测装置,获取天然气井井口与地面的相对位移数据;S2、获取地基沉降位移数据;S3、根据天然气井井口与地面的相对位移数据以及地基沉降位移数据,计算天然气井井口抬升高度。实现井口抬升的自动实时监测。在单井部署井口与地面相对位移监测、在井场部署地面沉降监测,实现考虑地面沉降的井口抬升高度的自动实时监测,降低用户劳动强度,精准地区分管柱伸长和地面沉降两种形式的井口抬升,提升了监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适应井运行安全实时预警和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9271.1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N)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实验井筒,其包括井筒、密封装置和漏失模拟装置;所述井筒包括外筒、内筒和端盖,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隔有环空,所述端盖密封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端口,所述密封装置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漏失模拟装置依次穿过所述外筒和所述环空,伸入所述内筒,与所述内筒和外界连通。本发明能够模拟不同漏失形态和漏失量的漏失工况,实现对漏失地层形态重建,为现场井漏检测与分析提供室内物模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61640.1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变内压下水泥环有效封固段评价装置,包括底盖、外筒、套管、套管顶盖和应变测量仪,底盖为槽口朝上的圆槽形,且外筒的下端与底盖的槽口密封连接,外筒的外壁上包覆有加热套,套管竖向置于外筒内,套管与外筒之间具有环形间隙,且套管的上端突出于外筒的上端,套管的上端密封盖设有套管顶盖,底盖底壁上设有与环形间隙内连通的底压通气孔,外筒的侧壁上设有与环形间隙内连通的排气孔,且排气孔处设有排气阀,套管顶盖的中部设有与套管内连通的顶压通气孔,环形间隙内的下端用以填充有水泥浆料层,水泥浆料层的上端设有环形的承压垫片,环形间隙的上端密封安装有环形的顶盖,其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811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29130.5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7D5/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套管微泄漏的诊断电路,该电路包括电源设备、检测设备、信号处理设备和信号分析设备,其中,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油套管的待测区域的实时信号,实时信号包括超声波信号;信号处理设备与电源设备和检测设备分别电连接,信号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检测设备采集的实时信号,对实时信号依次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实时信号进行存储和发出;信号分析设备与电源设备和信号处理设备分别电连接,信号分析设备用于接收处理后的实时信号,并输出处理后的实时信号的曲线图。该电路可以在油套管发生微小泄漏时较为准确的确定油套管的泄漏点,便于后续及时对油套管的泄漏做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25033.0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穴储气库单井双腔建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钻取至上部盐层底界的一直井,在直井内下入第一生产套管至上部盐层的顶界并进行固井操作;步骤二、在第一生产套管中下入造腔管柱进行常规水溶造腔作业,并在上部盐层形成上部盐腔;步骤三、在第一生产套管中下入第二生产套管进行套管钻井作业,以钻穿不溶物夹层,并钻至下部盐层底界完钻,待完钻后上提第二生产套管至不溶物夹层的底界并进行固井操作;步骤四、在第二生产套管中下入造腔管柱进行常规水溶造腔作业,并在下部盐层底界形成下部盐腔;步骤五、使上部盐腔和下部盐腔完成连通并形成封闭的注采气系统。本发明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盐岩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6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53685.0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京楠 , 陈勉 , 袁光杰 , 金衍 , 杨向同 , 班凡生 , 夏焱 , 杨恒林 , 李国韬 , 乔磊 , 付利 , 袁亮 , 张杨 , 郭凯杰 , 王元 , 王子健 , 郑李 , 李萍 , 汪涛 , 王琪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力裂缝观测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水力裂缝观测的实验装置用于对双悬臂梁样品实施实验,实验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置双悬臂梁样品;端部紧固块,端部紧固块分别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抵接;端部紧固块设有注液孔;两个密封条,两个密封条用于分别设置于第一夹持板与双悬臂梁样品之间和第二夹持板与双悬臂梁样品之间,在垂直于夹持方向的投影上,密封条能围设于预置裂缝外。通过本发明,缓解了中水力裂缝的细观特性难以进行观测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