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30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6687.7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康布尔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微地震事件监测方法及装置,对应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微地震事件监测方法包括:通过预设在目标井的分布式光纤的多个传感器接收地震波的最大振幅到时以及相对振幅;对比所述多个传感器所接收的多个最大振幅到时以及相对振幅,以生成对比结果;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最大振幅到时以及所述相对振幅一一对应;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监测所述微地震事件;根据所述最大振幅到时以及相对振幅确定所述微地震事件的矩震级。本发明可用于监测低频、较大震级(Mw>‑1.5)的微震事件(断层活化),可实现单分量微震事件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927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6563.9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康布尔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47 , E21B4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产液剖面解释方法及装置,对应适应于单相流产液剖面的基于分布式光纤的产液剖面解释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在井筒的分布式光纤的多个传感器生成井筒内液面静止情况下的声学响应基准;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获取其分别对应层位的分布式光纤响应数据;根据所述声学响应基准以及所述分布式光纤响应数据分别生成所述对应层位的产液量。本发明不仅具备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所具有的技术优势,还可以在对多相流产液剖面处理解释时计算出唯一解,从而实现对多相流产液剖面的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55971.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监测流体响应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分布式光纤监测流体响应实验装置用于通过分布式光纤进行信号传递,包括:产出系统,包括储砂罐、储气罐、储水箱以及储油箱;混合器,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连通于产出系统;流动系统,包括侧壁连通于多个所述混合器出料端的套管、设置于套管内并相对于所述套管形成环空的油管以及多个连通于套管侧壁的检测组件,所述套管水平或竖直设置且两端封闭;以及信号处理系统,信号连接于分布式光纤的另一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不同光纤布置方式、不同油井内工况、不同介质条件下油井产液、气剖面、出砂、井筒泄漏的准确监测,并通过试验指标进行油井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1804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缓速酸及其用途,以解决当前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缓速酸存在耐高温性能差和酸岩反应速率过快的问题,所述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缓速酸包括酸剂、功能助剂和水;所述酸剂包括质量比为1:(10‑13):(5‑6):(3‑4)的无机酸、有机酸、螯合剂和有机酯。本发明提供的缓速酸通过对酸剂进行特定性设计,采用特定配比的无机酸、有机酸、螯合剂和有机酯相配合,使得缓速酸具备耐高温性能同时也避免了酸岩反应速率过快的问题。在低酸岩反应速率加持下实现酸液在储层中的深部改造。通过加重后的高减阻能力,保障在深井、超深井储层改造过程中降低施工作业压力,从而实现高效储层改造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35484.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9K8/68 , C09K8/88 , E21B43/26 , C08F292/00 , C08F283/06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220/34 , C08F226/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压裂液稠化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链端微球结构的煤岩气压裂用稠化剂、压裂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本申请中的稠化剂的结构式中,R1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R2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中的任意一种;R3、R4分别为改性单‑(6‑氨基‑6‑脱氧)‑β‑环糊精、改性N掺杂碳量子点和改性PEG化银纳米颗粒(氨基末端)中的任意一种;n=1000~3500。本申请中的稠化剂由纯化改性纳米微球、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通过紫外光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相较于常规的稠化剂,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稠化剂破胶后残渣量高、低加量携砂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296639.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1V1/30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变风险等级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收集工区三维地震数据体,并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的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规模进行预测,得到裂缝分布规模;将待压裂的水平井实钻井轨迹加载到预先确定的三维地质模型中,确定不同位置的应力差值和天然裂缝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裂缝分布规模、应力差值和天然裂缝的相对位置关系,划分套变风险等级。本技术方案,在压前地震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精准对不同井段工程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有效降低压裂过程中的套变风险,从而为非常规油气资源效益化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41589.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交联聚丙烯酰胺类的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交联聚丙烯酰胺类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聚丙烯酰胺和3‑羟基苯并三氮唑在第一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第一反应,得到第一反应物;(2)混合无机铬盐、树脂和所述第一反应物,得到缓蚀组合物,所述缓蚀组合物在目标地层环境下发生第二反应,得到复合交联聚丙烯酰胺类的缓蚀剂。本发明采用有机‑无机复合交联法,并通过添加苯并三氮唑类缓蚀成分,具有抗高温的效果,可满足高温油藏环境下应用,具备良好的缓释效果,进一步提高高温油藏开发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64628.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球储存与投放装置,包括储球筒、压盖、驱动机构、螺旋辊和下支撑件,储球筒竖向设置,且内孔为圆孔,下支撑件的边缘处具有上下贯穿的出球口,螺旋辊同轴置于储球筒内,且其下端与下支撑件转动连接,压盖可拆卸的安装在储球筒的上端,且驱动机构安装在压盖上端的中部,且其驱动端朝下并贯穿至压盖的下方,螺旋辊的上端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可拆卸的传动连接,螺旋辊与储球筒的内壁之间构成螺旋式的储球通道,储球通道内用以呈螺旋式的储存压裂球,驱动机构驱动螺旋辊转动以将储球通道内的压裂球经出球口逐个送出,其结构简单,且储球量大且投放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966060.2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页岩压裂液渗吸及滞留特征原位分析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高压气驱系统、岩心夹持器、压裂液输送注入系统、精密称重设备和液体回收装置,高压气驱系统以及压裂液输送注入系统分别通过管线连接岩心夹持器的一端进口,且压裂液输送注入系统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管线上串联有第一液相色谱仪,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放置于精密称重设备的称量容器,称量容器底部连接液体回收装置,且该管线上串联有第二液相色谱仪,岩心夹持器外设有加热装置以及低场核磁共振仪,岩心夹持器的内腔连接有环压泵。优点:能够对压裂液渗吸和反排前后样品内压裂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精确量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006566.5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F27/191 , B01F27/271 , B01F33/8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剪切混合设备,涉及混合设备技术领域,第一剪切单元与进料端连通,第一剪切单元的第一剪切结构通过旋转将进料端输入的物料进行混合剪切,第二剪切单元的第三剪切结构间隔设置于第二剪切结构的外周侧,第二剪切结构用于通过旋转剪切第一剪切单元输入的物料,第三剪切结构用于通过旋转剪切第二剪切结构剪切后的物料,第三剪切单元用于通过旋转剪切第二剪切单元输入的物料,第三剪切单元与出料端连通,第三剪切单元复用于将其剪切后的物料通过出料端输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剪切混合设备提高对物料的剪切次数,从而能够使物料在高剪切混合设备内进行充分的剪切和混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