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80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50281.6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33/1295 , E21B33/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应用的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暂闭套管换井口的装置,旨在缩短更换井口的时间,降低更换井口的成本。本发明包括丢手接头和自封堵塞器。丢手接头包括上接头、球座内滑套、剪切销钉和锁球;球座内滑套插装于上接头,剪切销钉穿过上接头的侧壁后插入球座内滑套;上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锁球安装于通孔,自封堵塞器的顶端设置有凹槽,锁球配置为抵接于球座内滑套的外侧,并嵌入自封堵塞器顶端的凹槽以锁固上接头和自封堵塞器;自封堵塞器包括活塞组件和套装于活塞组件下侧的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胶筒和卡瓦。在井筒内压力作用下,实现丢手接头和自封堵塞器的分离,并完成锚定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0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229337.1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中井丛场的开发领域,视不同工况,公开了两种井丛场试油完井的施工工艺,第一种工艺基于一套连续油管作业机、两套修井机和一套地面流程来实现,连续油管作业机采用三口井一小组的方式对各个小井组依次完成井筒准备作业,两套修井机先后搬上并共同完成各口井的射孔完井作业;第二种工艺基于一套连续油管作业机、一套修井机和一套地面流程来实现,连续油管作业机对各口井进行前期作业,修井机跟随连续油管作业机的作业轨迹对各口井进行下完井管柱作业,且修井机和连续油管作业机同时作业时两者之间至少间隔两口井。应用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极大地缩短了单井施工周期,大幅缩短了井丛场整体建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48873.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29 , E21B3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压井完井用可溶井底暂闭塞结构,其包括上接头、坐封工具、暂闭塞和引鞋,坐封工具通过地面泵注入高压流体促使上提活塞和下压活塞分别向上和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棘爪丢手和活塞推筒分别向上和向下滑动,棘爪丢手带动中心管、支撑卡瓦、下顶盘、引鞋向上运动,同时活塞推筒推动支撑筒、张开卡瓦、支撑盘向下运动,逆向运动使支撑卡瓦支撑张开卡瓦张开并锚定井壁,上下压缩密封胶筒变形而暂闭井筒,继续运动使棘爪丢手释放中心管,通过泄压孔泄压,完成坐封、丢手过程。通过内堵头释放和可溶部件的溶解,形成井筒的全通径。本发明的使用对储层无污染,可恢复井筒的全通径,可缩短油气井的投产时间,并可提高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50316.7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水力压裂裂缝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流固耦合的多簇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预测方法,包括S1、确定水力压裂裂缝的模型参数、流体数据及边界条件;S2、建立裂缝宽度模型;S3、根据S2中的裂缝宽度模型计算流体压力;S4、计算裂缝内流体对裂缝两侧的水头压力载荷;S5、根据水头压力载荷与极限压力之间的关系,预测得到缝隙的形态;本发明先计算得到该时间节点初期的裂缝变形情况,然后根据裂缝的变形计算考虑渗流时裂缝间流量的大小,接着根据流量大小求得流体对裂缝的压力荷载,最后根据压力载荷与极限压力之间的关系预测裂缝的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35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055609.5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33/127 , E21B23/06 , E21B33/129 , F04B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油管用排液一体化工具,旨在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本发明包括水力泵总成和连接于水力泵总成下方的胶筒总成;水力泵总成包括泵筒,泵筒内设置有纵向延伸的上液通道、纵向延伸的动力液通道以及横向延伸的与动力液通道连通的排液通道;动力液通道的中段设置有负压区,上液通道的出口连通负压区;胶筒总成内设置有内通道,内通道与上液通道连通;胶筒总成配置为能够形成一截断泵筒和管壁之间环空的截断面。本发明通过向动力液通道注入动力液,在负压区产生负压,将地层流体经内通道、上液通道抽至动力液通道,并由动力液携带地层流体携带从排液通道排出,并在截断面的阻挡下返至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82668.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和脱附VOCs气体的综合实验系统,包括水蒸气发生器、VOCs气源罐、氮气罐、混合缓冲罐、吸附箱、气相色谱仪、VOCs气储集罐、定量气泵、流量计、双向气泵、空气干燥器、截止阀,属于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适用于活性炭吸、脱附VOCs气体的效率等相关参数的测试研究。本发明能够进行活性炭对VOCs气的吸附实验和脱附实验,分别研究活性炭种类、吸附箱工作温度、VOCs气湿度及流速对吸附和脱附效率的影响。通过双向气泵的风冷方式减少了吸附和脱附实验中吸附箱的冷却时间。一次实验可进行多种活性炭的吸附和脱附实验,或一次实验即可获得同样实验条件下的多组数据,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8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482668.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和脱附VOCs气体的综合实验系统,包括水蒸气发生器、VOCs气源罐、氮气罐、混合缓冲罐、吸附箱、气相色谱仪、VOCs气储集罐、定量气泵、流量计、双向气泵、空气干燥器、截止阀,属于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适用于活性炭吸、脱附VOCs气体的效率等相关参数的测试研究。本发明能够进行活性炭对VOCs气的吸附实验和脱附实验,分别研究活性炭种类、吸附箱工作温度、VOCs气湿度及流速对吸附和脱附效率的影响。通过双向气泵的风冷方式减少了吸附和脱附实验中吸附箱的冷却时间。一次实验可进行多种活性炭的吸附和脱附实验,或一次实验即可获得同样实验条件下的多组数据,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54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548832.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压井完井作业工艺方法,其包括井筒准备、测压、暂闭井筒、密封性验证、下泵、打开油气通道等若干步骤,属于油气井井下作业技术领域。连续油管带压作业完成井筒准备工作,测静压为井底暂闭塞打开方式及打开压力的确定提供依据。连续油管带压下入不压井作业工具串,坐封井底暂闭塞后暂闭井筒。验证井筒密封性后,采用常规下抽油泵完井工艺完井。采用地面打压或井内负压的方式打开油气流通道,实现快速投产。井底暂闭塞溶解后实现井筒全通径生产。本发明无需压井液压井,对储层无污染,能够实现下泵后及时投产,无需额外的施工作业,即可恢复井筒的全通径状态,可缩短油气井的投产周期,节约投入成本,提高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68563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062884.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3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带压投送井口保护装置,包括投送装置上部结构和投送装置下部结构。其中,投送装置上部结构主要包括上接头管、投送管、投送内层管锁套、投送外层管锁套、防喷密封轴、防喷密封轴锁套、固定梁锁套、保护密封管和油管封隔器组件;投送装置下部结构主要包括移动梁、移动梁吊装连接孔、移动梁定位螺栓、固定梁、固定梁中间通管和双级液压缸。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以隔离采油树上挂,提高泵注时地面施工压力限制,减少压井作业带来的储层污染,保证油田开发获得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74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2485.0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0~35份的重烷基苯磺酸钠、10~25份磺酸盐、10~15份硫酸酯盐、10~25份羧酸盐和20~40份平平加;磺酸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磺酸盐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盐;硫酸酯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硫酸酯盐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硫酸酯盐;羧酸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羧酸盐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羧酸盐;该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适用于多种酸液体系中,其加量为0.3wt.%时即可表现出高达99.5%以上的抗酸渣率,且其低表面活性特征同时还可起到提高酸化的返排效率的效果,提高酸化后的原油采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