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537264.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 E21B43/20 , E21B43/119 , E21B49/00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高倾角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油藏储层韵律,进行实验模拟,确定注水开发方式;(2)基于油藏储层韵律以及储层厚度,确定射孔位置;(3)基于油藏储层压力和累积采油量,确定注水时机;(4)通过数值模型模拟实验,确定采注比;所述方法针对不同沉积韵律和倾角的油藏条件,经济效益地给出注水方式、油/水井射孔位置、注水时机和注采比,为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利用该理论将已开发的高倾角水驱油藏转向注采调控,可以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保证项目运行的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47245.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剩余油潜力表征方法,涉及油藏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仅局限于静态或者动态监测的描述,无法充分的做到动静结合表征,进而无法对中高含水期油田后期天然水体和注入水对原油和水的流动发生的变化的影响进行描述等问题,本发明通过计算剩余油潜力量,采用流线模型模拟各单井的流线数量,并计算各单井中各层流线量的分布图;根据各层流线量分布图以及剩余油潜力量,将流线量分布属性与剩余油潜力量属性相乘,获得数值模拟模型的剩余油可采潜力属性,并通过查找属性的高值点分布进行新井部署和措施挖潜等步骤实现。本方法可大大节约利用数模进行方案预测的时间,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油田的数值模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43567.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6 ,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描述方法,涉及油田剩余油研究领域,解决现有剩余油分布刻画不细,导致油藏描述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多学科刻画油藏特征、基于砂体构型的剩余油描述以及剩余油潜力量化等步骤实现对剩余油的描述。本方法首先勾勒剩余油赋存框架,通过精细微构造解释和砂体连通性研究等,精细勾勒出剩余油赋存的空间框架,将研究成果体现到地质模型中;然后从定性、半定量、定量三个维度对剩余油进行描述,并将研究成果体现到数值模型中;从而让最终模型最大限度的表征真实的油藏状态,达到精确表征剩余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656861.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玉菲 , 易发新 , 白国斌 , 李昌绵 , 刘骞 , 樊兴盛 , 王磊 , 田鸿照 , 曹蕾 , 张兆臣 , 杨占伟 , 肖寒 , 孔德煜 , 张海波 , 孙野 , 彭永成 , 李龙元 , 朱艳 , 袁兆坤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基础数据,建立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基于所述的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获取投产初期老井的潜力指数,并将其与所述老井的累产油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公式;基于所述的回归公式,结合油田实际的单井经济极限累产油量,计算得到对应油井的极限潜力指数;所述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参数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不仅能用于老井剩余油潜力的评估,还能为部署新井提供指导,且直观快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843567.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6 ,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描述方法,涉及油田剩余油研究领域,解决现有剩余油分布刻画不细,导致油藏描述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多学科刻画油藏特征、基于砂体构型的剩余油描述以及剩余油潜力量化等步骤实现对剩余油的描述。本方法首先勾勒剩余油赋存框架,通过精细微构造解释和砂体连通性研究等,精细勾勒出剩余油赋存的空间框架,将研究成果体现到地质模型中;然后从定性、半定量、定量三个维度对剩余油进行描述,并将研究成果体现到数值模型中;从而让最终模型最大限度的表征真实的油藏状态,达到精确表征剩余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784090.3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鸿照 , 苑秀发 , 赵国英 , 唐钦锡 , 王立祥 , 吴则鑫 , 杨杰 , 徐良伟 , 刘骞 , 张磊 , 王磊 , 李健伟 , 井元帅 , 安明 , 刘晟林 , 郝坤 , 王涛 , 朱新佳 , 董建辉 , 彭永成 , 袁兆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及压裂方法,涉及致密气藏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压裂方法的泵注程序分为5个阶段,环空低替阶段采用低黏液;前置液阶段前期采用低黏液,后期采用高黏液;携砂液阶段采用高黏液;顶替液阶段和挤注阶段均采用低黏液。差异化伴注纳米增效剂,前置液阶段添加0.3~0.5%的纳米增效剂、携砂液前期阶段添加0.1%~0.3%的纳米增效剂。本发明通过在压裂液中差异化添加纳米助排剂、深入纳米级储层孔喉中,从而提高压裂液返排效果、快速建产、提高单井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656861.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玉菲 , 易发新 , 白国斌 , 李昌绵 , 刘骞 , 樊兴盛 , 王磊 , 田鸿照 , 曹蕾 , 张兆臣 , 杨占伟 , 肖寒 , 孔德煜 , 张海波 , 孙野 , 彭永成 , 李龙元 , 朱艳 , 袁兆坤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基础数据,建立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基于所述的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获取投产初期老井的潜力指数,并将其与所述老井的累产油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公式;基于所述的回归公式,结合油田实际的单井经济极限累产油量,计算得到对应油井的极限潜力指数;所述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参数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不仅能用于(56)对比文件赵跃军等.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典型沉积单元剩余油潜力区的计算方法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第84-89页.丁帅伟等.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复杂油气藏》.2016,第41-4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578289.1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鸿照 , 白国斌 , 李昌绵 , 赵国英 , 肖寒 , 张兆臣 , 樊兴盛 , 刘骞 , 王磊 , 白玉菲 , 杨占伟 , 张海波 , 孙野 , 孔德煜 , 曹蕾 , 李龙元 , 袁兆坤 , 张辰 , 王爱霞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筛选氮气吞吐措施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候选井所属油藏影响氮气吞吐的参数,并进行评级;(2)确定所述参数的权重值;(3)分别独立地计算所述参数对应的权重值的加和,得到所述候选井的综合得分,得到目标井;(4)建立目标井区域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周期注入量与换油率之间的关系;(5)根据经济极限换油率以及换油率确定所述目标井实施的优先级。所述方法能够对氮气吞吐措施井的油藏条件、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筛选,不仅节省了选井时间、提高了氮气吞吐的成功率,还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保证了项目运行的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4838.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Q10/067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油水界面的动态表征方法,涉及油藏工程领域,包括: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单井动态油水界面预测;对水体敏感性进行分析,获取高精度历史拟合结果;融合单井动态油水界面预测结果,结合高精度历史拟合结果,确定油水界面在平面及纵向上的变化,进而确定目前的油水界面。本发明融合了多学科多属性信息,为油田开发人员描绘了油藏从初始到目前的油水运动空间变化,为开发策略优选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适用于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水界面刻画,助力油藏工程人员开展老井措施筛选、新井井位优选与完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4090.3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鸿照 , 苑秀发 , 赵国英 , 唐钦锡 , 王立祥 , 吴则鑫 , 杨杰 , 徐良伟 , 刘骞 , 张磊 , 王磊 , 李健伟 , 井元帅 , 安明 , 刘晟林 , 郝坤 , 王涛 , 朱新佳 , 董建辉 , 彭永成 , 袁兆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及压裂方法,涉及致密气藏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压裂方法的泵注程序分为5个阶段,环空低替阶段采用低黏液;前置液阶段前期采用低黏液,后期采用高黏液;携砂液阶段采用高黏液;顶替液阶段和挤注阶段均采用低黏液。差异化伴注纳米增效剂,前置液阶段添加0.3~0.5%的纳米增效剂、携砂液前期阶段添加0.1%~0.3%的纳米增效剂。本发明通过在压裂液中差异化添加纳米助排剂、深入纳米级储层孔喉中,从而提高压裂液返排效果、快速建产、提高单井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