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平板闸阀阀座取出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2600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782969.8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高压平板闸阀阀座取出器,包括拉拔杆、勾取机构和推拉机构,所述拉拔杆的勾取端与勾取机构通过丝扣连接,拉拔杆的推拉端与推拉机构可移动连接。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次可以同时增加反向手臂与阀座工艺槽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比使用铜棒只击打时的一个点大得多。拉拔杆是在T型扣螺母的驱动下移动的,力量更大而且均匀。本发明创造不但可以取下阀座而且可以安装阀座。本发明创造研制成功后,在需要检修的15只高压平板闸阀的30个阀座的取出使用中,取出成功率100%;每只阀座取出用时15‑20分钟;该取出器较使用铜棒手工取的方法相比工作效率提高3‑4倍。

    高压平板闸阀阀座取出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26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82969.8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24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高压平板闸阀阀座取出器,包括拉拔杆、勾取机构和推拉机构,所述拉拔杆的勾取端与勾取机构通过丝扣连接,拉拔杆的推拉端与推拉机构可移动连接。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次可以同时增加反向手臂与阀座工艺槽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比使用铜棒只击打时的一个点大得多。拉拔杆是在T型扣螺母的驱动下移动的,力量更大而且均匀。本发明创造不但可以取下阀座而且可以安装阀座。本发明创造研制成功后,在需要检修的15只高压平板闸阀的30个阀座的取出使用中,取出成功率100%;每只阀座取出用时15-20分钟;该取出器较使用铜棒手工取的方法相比工作效率提高3-4倍。

    点压式钻具校直机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59686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616498.X

    申请日:2014-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压式钻具校直机,包括主梁、支架、油缸行走驱动装置、油缸校直压头、钻具旋转支撑主动端和钻具旋转支撑从动端,还包括支撑块随动装置,支撑块随动装置包括两根长杆、两块中心设有通孔的支撑块和两根支撑块固定杆,支撑块随动装置由两根平行设置的长杆和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块固定杆围成,两块支撑块分别穿装在支撑块固定杆上,长杆和支撑块固定杆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每根长杆还与固定油缸校直压头的两根支架连接;该点压式钻具校直机支撑块随动装置的校直支撑块可随着校直油缸一起移动,不需要靠人力搬运、安置支撑块了,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两个校直支撑块之间的工作距离可以调节,调节过程用时短,工作效率高。

    高压平板闸阀阀座取出器

    公开(公告)号:CN206123569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018390.6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一种高压平板闸阀阀座取出器,包括拉拔杆、勾取机构和推拉机构,所述拉拔杆的勾取端与勾取机构通过丝扣连接,拉拔杆的推拉端与推拉机构可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次可以同时增加反向手臂与阀座工艺槽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比使用铜棒只击打时的一个点大得多。拉拔杆是在T型扣螺母的驱动下移动的,力量更大而且均匀。本实用新型创造不但可以取下阀座而且可以安装阀座。本实用新型创造研制成功后,在需要检修的15只高压平板闸阀的30个阀座的取出使用中,取出成功率100%;每只阀座取出用时15‑20分钟;该取出器较使用铜棒手工取的方法相比工作效率提高3‑4倍。

    电气电液集成司钻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325466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515911.X

    申请日:2011-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电液集成司钻控制系统,包括司钻控制台、远程控制台以及设置在节流管汇上的电子尺盒和液动节流阀控制油缸,司钻控制台上设置有显示面板以及控制面板。远程控制台包括转换箱、控制气缸、液压换向阀以及液压减压及电磁阀组;转换箱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电磁气阀以及进气管;电子尺盒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液动阀位移变送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气电液集成司钻控制系统,将司钻控制台和液动压井节流管汇控制箱集成为一体,将原来需要两人操作的工作改为一人操作,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司钻控制台与远程控制台之间的信号、指令等均通过电缆传输,在避免冻堵现象的同时提高了传输的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