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高密度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指标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0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39387.8

    申请日:2014-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高密度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指标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底板和盖板组成,形成底部和四周密封、内空横截面为正四边形的立柱体。该方法包括:将待测沉降稳定性的水泥浆注满立柱体中,盖上盖板置于模拟高温高压水浴中养护至不同凝期,取出凝结形成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水泥石柱,横向等分切割得到5~7个正方体水泥石试件,用于测试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的密度,将其顶部一段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刚好满足工程对水泥石抗压强度要求的最低值所对应水泥石柱顶部与底部的密度差值,作为该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密度差值的指标。本发明原理可靠,具有操作简单、对比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确定高密度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指标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07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39387.8

    申请日:2014-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高密度水泥浆沉降稳定性指标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底板和盖板组成,形成底部和四周密封、内空横截面为正四边形的立柱体。该方法包括:将待测沉降稳定性的水泥浆注满立柱体中,盖上盖板置于模拟高温高压水浴中养护至不同凝期,取出凝结形成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水泥石柱,横向等分切割得到5~7个正方体水泥石试件,用于测试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的密度,将其顶部一段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刚好满足工程对水泥石抗压强度要求的最低值所对应水泥石柱顶部与底部的密度差值,作为该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密度差值的指标。本发明原理可靠,具有操作简单、对比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固井高压管线固定地锚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804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31423.3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井高压管线固定地锚,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锥头、下盖、壳体和上盖,在下盖、壳体和上盖内部连通形成有内腔,在内腔中设有能够转动的蜗杆,蜗杆上端穿过上盖向上伸出且其顶端形成有方形柱,蜗杆上连接有两个蜗轮,蜗杆转动时两个蜗轮沿轴向反向运动,上方的蜗轮周向均布铰接有至少三个锚杆,下方的蜗轮周向均布设有多个与锚杆数量等同的撑杆,撑杆一端铰接在下方的蜗轮上,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锚杆中部,壳体外壁周向开有多个与锚杆数量等同的长孔,上盖上端一侧设有锤击柄,另一侧设有管线固定夹。通过旋转蜗杆,使锚杆与地面呈一角度插于地下,将高压管线紧紧固定于地面,避免安全事故。

    一种双密封碰压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054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70957.8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密封碰压装置,包括浮箍和胶塞,所述的浮箍内部形成有阶梯孔状碰压腔;碰压腔包括上碰压腔和设置在上碰压腔下端的下碰压腔,且上碰压腔内径大于下碰压腔内径;所述胶塞包括与上碰压腔过盈配合的上胶塞和设置在上胶塞下表面中心且与上胶塞一体成型的下胶塞;其中,下胶塞与下碰压腔过盈配合;该双密封碰压装置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可有效避免因管内落物造成的替空等工程事故,节约施工作业成本;可以实现双密封目的,并且在具有井下落物或者套管内壁有金属残留物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碰压并且稳压。

    用于处理油井水泥干混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011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23832.4

    申请日:2015-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油井水泥干混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在除尘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罐盖,除尘罐的中下部位置设置进气口,排气口位于罐盖的顶部,除尘罐的底部设置固体排出口,在除尘罐的下部设置下观察口,在罐盖上设置上观察口,在除尘罐外设一用于观测除尘罐内液位的连通管,在除尘罐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利用气、固体通过水时溶解状况不同的特性,对固相颗粒和气体进行分离,滤掉其中固相颗粒,将洁净空气放回大气之中。分离方法独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清除粉尘效率高,经济实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