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170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068361.X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喷雾降尘用活性剂溶液一体化制备系统,包括清水稳定供给系统、活性剂定量负压抽吸与混合系统、活性剂溶液自动加压系统和PLC控制器四个部分,清水稳定供给系统为活性剂定量负压抽吸与混合系统提供所需水流,形成稳定负压抽吸活性剂,接着通过混合器制备浓度均匀的活性剂溶液,并通过活性剂溶液自动加压系统加压,为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提供混合均匀的活性剂降尘喷雾溶液。本发明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自动供水、活性剂自动准确添加、混合、喷雾加压于一体的活性剂降尘溶液高效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0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870327.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2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工作面风力排渣液压钻车的除尘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重力分离集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其中重力分离集尘器主要由集尘箱体、伸缩器、储渣室构成,利用重力将矿渣与粉尘分离,储渣室带有可自动排渣的排渣板,可将打钻排放的矿渣集中排放,并通过伸缩器调节矿渣掉落高度,减少扬尘;湿式除尘器与液压钻车共用一套液压系统,钻车工作时带动除尘器工作,将集尘器内的含尘空气抽至湿式除尘器内进行除尘,除尘器内部附有扰流板与降尘喷嘴,可使粉尘颗粒与雾滴充分碰撞凝并进而沉降,最后将除尘后的空气排出。该除尘装置除尘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无需额外动力部署,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885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02732.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N7/18 , G08B21/12 , H04L67/1097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掘面粉尘灾害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信道、粉尘基础信息数据库、粉尘智能监控预警上位机、云服务器。本发明利用井下数据采集终端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煤矿采掘面粉尘安全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采掘面降尘系统的智能控制,同时具备了对区域粉尘危险性、职工个体接尘量和单点粉尘浓度超限的预警功能,并且通过数据云端共享实现了对煤矿粉尘灾害更高水平的多级扁平化监管,解决了目前煤矿粉尘监控系统存在粉尘灾害监测信息较少、数据实时可视化程度较低、粉尘安全预警功能单一、降尘系统智能调控能力弱以及监管滞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煤矿粉尘灾害防治水平和矿山智能化建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79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184391.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滴‑颗粒碰撞凝并测试的实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主要包括颗粒供给装置、液滴产生装置、颗粒回收装置、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颗粒供给装置实现了不同角度及不同速度颗粒的供给,液滴产生装置实现了液滴微量进给与不同高度添加,颗粒回收装置实现了下落的颗粒和液滴回收,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实现了颗粒运动轨迹、液滴形变以及颗粒与液滴相遇后的吸附凝并过程的瞬时捕捉及图像分析。本发明操作方便、成本低,能精确控制颗粒和液滴碰撞时各项参数,精准捕捉颗粒‑液滴碰撞过程,记录液滴吸附捕捉颗粒时形变铺展过程,适用于如湿式除尘相关的降尘捕捉、火力发电时湿式脱硫的碰撞凝并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2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0129063.5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5/04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喷雾联动一体化降尘系统,打开电源启动阀使采煤机开启割煤工作,信号集成器Ⅰ控制电磁阀Ⅰ、变频电源开关、水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开启,信号集成器Ⅰ通过调节变频电源开关来调节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所需要的水量及压力,使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形成较好的水雾来高效降尘。采煤机割煤信号传至信号集成器Ⅱ,在采煤机割煤信号与液压传感器信号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电磁阀Ⅱ控制的五架喷雾同时开启,电磁阀Ⅰ打开2min后自动关闭,同时上风侧紧邻的电磁阀Ⅱ开启,对所产粉尘进行全方位的水雾覆盖。该系统能有效对产尘源进行实时水雾覆盖,避免因喷雾不及时造成的粉尘飘散,同时提高水雾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00978.4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尘用活性磁化水添加剂一体化供给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水管、添加剂纯溶液箱、防爆添加泵、开关阀、添加剂混合溶液箱、玻璃转子流量计、定量添加泵、静态混合器、液压传感器、电磁阀和控制集成器等元部件,其流程为:添加剂纯溶液由防爆添加泵定量添加到混合溶液箱,并利用液位感应器控制向混合溶液箱的供水量,精确制备浓度为5%的活性磁化水添加剂溶液;配置好的活性磁化水添加剂溶液在玻璃转子流量计和定量添加泵双重调节作用下,通过静态混合器与高压防尘用水二次混合,稀释得到浓度为0.03%活性磁化水添加剂溶液。本发明易于控制,能自动化、连续稳定地精确添加矿井降尘所需浓度的活性磁化水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2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0049272.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5/005 , G01M3/20 , G05D16/16 , G05D1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地表漏风裂隙封堵、井下漏风通道检测与封堵等技术,即先测量地表采动裂隙的宽度并计算裂隙漏风速度,对宽度与漏风风速超标的裂隙进行封堵,并对采空区内顶板难以跨落的进、回风巷道采用人工方式使其垮落,减少向采空区内漏风;其次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内O2浓度,根据O2浓度的大小判断采空区是否存在漏风;然后利用示踪气体法检测井下煤柱及进、回风巷等地方的漏风通道,并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堵漏的同时,采用风机‑风窗联合调压法平衡采空区与工作面风压,减少采空区漏风,防止采空区煤自燃。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29063.5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5/04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喷雾联动一体化降尘系统,打开电源启动阀使采煤机开启割煤工作,信号集成器Ⅰ控制电磁阀Ⅰ、变频电源开关、水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开启,信号集成器Ⅰ通过调节变频电源开关来调节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所需要的水量及压力,使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形成较好的水雾来高效降尘。采煤机割煤信号传至信号集成器Ⅱ,在采煤机割煤信号与液压传感器信号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电磁阀Ⅱ控制的五架喷雾同时开启,电磁阀Ⅰ打开2min后自动关闭,同时上风侧紧邻的电磁阀Ⅱ开启,对所产粉尘进行全方位的水雾覆盖。该系统能有效对产尘源进行实时水雾覆盖,避免因喷雾不及时造成的粉尘飘散,同时提高水雾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3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1297.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GAN‑CNN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方法和系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煤矿井下粉尘及其特征参量监测数据;构建WGAN网络模型;对WGAN网络模型中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多次交叉迭代训练;将WGAN网络模型的生成数据集与原始数据集混合,将其一部分用作为训练数据集,另一部分用作为测试数据集;将训练数据集输入CNN回归预测网络中进行多次迭代训练得到最优模型并保存其相关参数;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基于WGAN网络模型和CNN回归预测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预测模型;获取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及其特征参量的实时数据,实现对煤矿井下粉尘浓度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49272.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5/005 , G01M3/20 , G05D16/16 , G05D1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地表漏风裂隙封堵、井下漏风通道检测与封堵等技术,即先测量地表采动裂隙的宽度并计算裂隙漏风速度,对宽度与漏风风速超标的裂隙进行封堵,并对采空区内顶板难以跨落的进、回风巷道采用人工方式使其垮落,减少向采空区内漏风;其次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内O2浓度,根据O2浓度的大小判断采空区是否存在漏风;然后利用示踪气体法检测井下煤柱及进、回风巷等地方的漏风通道,并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堵漏的同时,采用风机‑风窗联合调压法平衡采空区与工作面风压,减少采空区漏风,防止采空区煤自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