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14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590928.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混合谐振的抗偏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参数优化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中程传输距离下传统两线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较低,且由于抗偏移能力较差使得传输效率波动较大,造成系统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以无源阵列线圈组的位置、单元线圈长、宽、匝数、谐振频率等作为决策变量,对无源阵列线圈组的参数进行全局优化设计,使得中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得到提升,并较大的提升了系统的抗偏移能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80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152020.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无线充电室、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和充电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室通过设置空腔,在空腔中设置可移动金属平台和第一、第二驱动线圈LDrive1、LDrive2,并在金属层的四周嵌设电容Cwall,以及可移动金属平台的金属台面中嵌设电容Cpaltform,使得当LDrive1和LDrive2工作时,金属层被等效为第一中继线圈以感应LDrive1的电磁场并在电容Cwall附近产生第一种模态的电磁场(PE模式),金属台面被等效为第二中继线圈以感应LDrive2的电磁场并在电容Cpaltform附近产生第二种模态的电磁场(MPE模式),即使可移动金属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位移,不会改变两种模式的谐振频率,实现磁场随着可移动金属平台的移动而移动,使电能在空腔中3维、高效地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0244.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腔体式全空间全方向无线恒流充电系统,其设计了一种由6个以上规则多边平面围合而成的非封闭空腔,并在非封闭空腔不同棱上连接多个相同的空腔谐振电容C1以作为非封闭空腔的串联补偿电容,然后通过一个放置在非封闭空腔内的发射线圈进行磁场激励,处于腔体中任意位置的接收线圈接收腔体发出的电磁波,发生LC谐振,将磁能转为电能,经整流器整流后,最终被接收线圈接收并给负载供电。该系统采用使系统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补偿拓扑,通过对补偿参数的设计,实现在不同负载位置、不同负载大小和阻性的恒流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2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540293.6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的空腔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两个发射线圈、接收线圈、谐振腔,所述两个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均设置于谐振腔内;所述谐振腔的壁衔接处由电容器连接,分别在谐振腔X和Y方向形成两路互相解耦的串联LC谐振回路;两个发射线圈分别用于激励谐振腔两个方向上的磁场,并通过调节两个发射线圈之间的电压相位来控制谐振腔的腔内两个方向上的磁场幅值以及相位,最终获得所需类型的磁场。本发明不仅能够提升腔内磁场均匀度,而且实现了360°无死角的无线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40293.6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的空腔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两个发射线圈、接收线圈、谐振腔,所述两个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均设置于谐振腔内;所述谐振腔的壁衔接处由电容器连接,分别在谐振腔X和Y方向形成两路互相解耦的串联LC谐振回路;两个发射线圈分别用于激励谐振腔两个方向上的磁场,并通过调节两个发射线圈之间的电压相位来控制谐振腔的腔内两个方向上的磁场幅值以及相位,最终获得所需类型的磁场。本发明不仅能够提升腔内磁场均匀度,而且实现了360°无死角的无线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1180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2020.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无线充电室、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和充电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室通过设置空腔,在空腔中设置可移动金属平台和第一、第二驱动线圈LDrive1、LDrive2,并在金属层的四周嵌设电容Cwall,以及可移动金属平台的金属台面中嵌设电容Cpaltform,使得当LDrive1和LDrive2工作时,金属层被等效为第一中继线圈以感应LDrive1的电磁场并在电容Cwall附近产生第一种模态的电磁场(PE模式),金属台面被等效为第二中继线圈以感应LDrive2的电磁场并在电容Cpaltform附近产生第二种模态的电磁场(MPE模式),即使可移动金属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位移,不会改变两种模式的谐振频率,实现磁场随着可移动金属平台的移动而移动,使电能在空腔中3维、高效地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0928.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混合谐振的抗偏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参数优化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中程传输距离下传统两线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较低,且由于抗偏移能力较差使得传输效率波动较大,造成系统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以无源阵列线圈组的位置、单元线圈长、宽、匝数、谐振频率等作为决策变量,对无源阵列线圈组的参数进行全局优化设计,使得中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得到提升,并较大的提升了系统的抗偏移能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