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3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79858.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煤矿采空区坚硬顶板低温致裂放顶方法,适用于煤层采空区顶板强化致裂技术领域。利用数显式温度仪、温度传感器、注水管、低温流体冻结管、胶囊封孔器、高压注水系统和低温流体槽车,向采空区坚硬顶板依次施工多个致裂钻孔和一个空孔;将螺旋低温流体管、注水管与胶囊封孔器相连接送入多个致裂钻孔中,采用胶囊封孔器进行高压封孔,并冻结致裂钻孔孔口圆柱形扩孔段,形成自封孔结构,再对多个致裂钻孔进行冻结,利用水冰相变致裂煤层顶板。当温度传感器均升高到3℃以上时重复冻结,形成冻胀-融化-冻胀的循环致裂。利用低温流体进行水冰相变产生9.1%的膨胀率来致裂煤层坚硬顶板,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致裂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23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325398.1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自发渗吸在线监测的渗吸装置。其包括:低场核磁共振仪;无磁渗吸组件,其包括:渗吸腔固定器、无磁渗吸腔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无磁渗吸腔通过螺杆与渗吸腔固定器螺接布设到低场核磁共振仪内,并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电动阀门;所述无磁渗吸腔内设置有无磁金属网;马氏瓶组件,其包括:马氏瓶和铁架台,所述马氏瓶通过无磁管线与所述电动阀门连接;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与所述低场核磁共振仪、液位传感器和电动阀门控制连接,并连接有核磁谱仪。该渗吸装置能够以在线方式实时连续获取自发渗吸过程中的核磁实验数据,揭示自发渗吸过程中岩心中流体运移特征,优化了实验流程,减少了实验结果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51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179858.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煤矿采空区坚硬顶板低温致裂放顶方法,适用于煤层采空区顶板强化致裂技术领域。利用数显式温度仪、温度传感器、注水管、低温流体冻结管、胶囊封孔器、高压注水系统和低温流体槽车,向采空区坚硬顶板依次施工多个致裂钻孔和一个空孔;将螺旋低温流体管、注水管与胶囊封孔器相连接送入多个致裂钻孔中,采用胶囊封孔器进行高压封孔,并冻结致裂钻孔孔口圆柱形扩孔段,形成自封孔结构,再对多个致裂钻孔进行冻结,利用水冰相变致裂煤层顶板。当温度传感器均升高到3℃以上时重复冻结,形成冻胀‑融化‑冻胀的循环致裂。利用低温流体进行水冰相变产生9.1%的膨胀率来致裂煤层坚硬顶板,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致裂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15579.1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石二维核磁T1‑T2加权质心流体赋存状态分析方法,其是先获取含水岩石的二维核磁T1‑T2分布数据,利用提出的加权质心计算方法将核磁谱图原始数据进行转化,以得到质心坐标并计算各质心所对应的T1/T2值,以分析储层岩石内流体赋存和动态运移规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二维核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难以对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缺陷,简化了二维核磁共振分布数据的展现方式,并为二维核磁共振数据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解决了现有二维核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难以对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29151.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吸附有吸附水和CO2吸附气体,煤/页岩表面具有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特性;步骤2、由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结合步骤1的条件,得到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步骤3、由润湿角杨氏方程结合“sharp‑kink”近似定理,得到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步骤4、结合前述更新得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煤/页岩润湿性测量过程中,缺少考虑气体吸附与水‑气‑煤/页岩之间相互作用对润湿性改变因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65631.6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立多孔介质自发渗吸量与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包括:选取预定尺寸的两个岩样进行清洗烘干,对第一个岩样先抽真空后注水形成饱水样品,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以获取核磁共震饱水与离心T2谱图;此后使用第二个岩样开展自发渗吸实验,并利用核磁共震连续获取渗吸过程孔隙分布T2谱图;根据前述两个岩样的数据计算出岩样的渗吸渗透率、平均毛管压力和表面弛豫率;将得到的参数代入Handy方程并替换相应的参数,得到基于核磁共震原理的适用于多孔介质自发渗吸过程渗吸量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Handy方程中渗透率和毛管力不适用于自发渗吸研究过程的局限性,以及其在页岩等致密储层中不易获取渗透率和毛管力精确值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95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37791.8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震信息判断煤层气富集沉积控制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将地震沉积学解释技术运用于含煤岩系中,预测目的层段沉积微相,并利用沉积及岩性变化与含气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对区内目的层段含气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揭示煤层气的沉积控制作用。本发明将地震沉积学引入含煤岩系研究中,实现了对沉积相带展布及其岩性边界的精细刻画,并对煤层气富集的沉积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煤层气富集有利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3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394423.1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页岩中封闭孔隙度的测量方法,即通过真密度和视密度的测试获得开放孔隙体积,再通过甲烷实验来获得封闭孔隙体积,从而能较准确地测算封闭孔隙度,使得总孔隙度测试结果更接近于煤页岩地下真实值,对于合理评价煤层气/页岩气资源量,制定勘探开发决策以及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14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95595.3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煤芯孔隙度的方法,包括:设置低场核磁共振仪器测量参数的回波时间为0.10ms,对去除表面水分的饱和煤芯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测量,获得饱和煤芯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计算单位体积饱和煤芯的T2谱积分面积;根据得到的预设的标准样品建立的换算关系,通过得到的单位体积饱和煤芯的T2谱积分面积计算得到该煤芯的孔隙度值。本发明的低场核磁共振方式通过样品孔隙中的水分所产生的信号反映岩心孔隙度,检测精度高、耗费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7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395274.6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煤中不同状态水分含量的方法,包括:对饱和煤样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测量,获得饱和煤样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计算各谱峰单位体积饱和煤样的T2谱的积分面积;根据得到的预设的标准样品建立的换算方式,将各谱峰单位体积饱和煤样的T2谱的积分面积转换为不同状态水的体积百分含量。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测量煤中不同状态水分含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