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113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859050.8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方法,包括S1,采用剪切破碎的方式将废旧动力锂电池的电芯进行破碎,得到电极碎料和隔膜;S2,将电极碎料进行高温处理,去除粘结剂,用搅拌磨机研磨,得到电极粉和铜铝混合物;S3,将电极粉和铜铝混合物及隔膜进行一次气流分选,分别得到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以及铜铝混合物;S4,将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电极粉和隔膜;S5,将铜铝混合物进行二次分选,得到铜箔和铝箔。本发明为废旧动力锂电池提供了完整的预处理路线,对铜箔、铝箔、隔膜及电极粉进行了分类回收,且应用干法手段,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回收资源的同时减少后续处理压力,是资源化,无害化的预处理工艺。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11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59050.8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方法,包括S1,采用剪切破碎的方式将废旧动力锂电池的电芯进行破碎,得到电极碎料和隔膜;S2,将电极碎料进行高温处理,去除粘结剂,用搅拌磨机研磨,得到电极粉和铜铝混合物;S3,将电极粉和铜铝混合物及隔膜进行一次气流分选,分别得到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以及铜铝混合物;S4,将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电极粉和隔膜;S5,将铜铝混合物进行二次分选,得到铜箔和铝箔。本发明为废旧动力锂电池提供了完整的预处理路线,对铜箔、铝箔、隔膜及电极粉进行了分类回收,且应用干法手段,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回收资源的同时减少后续处理压力,是资源化,无害化的预处理工艺。

    一种废旧电池电极粉分离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0149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50174.0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电池电极粉分离回收装置,搅拌桶(100)为上部开口的圆柱形桶体,搅拌桶(100)内具有搅拌室,搅拌桶(100)设有有介质口(103)和物料口(104);搅拌主轴(310)设在搅拌桶(300)中间,搅拌主轴(310)上端与主传动机构连接,主传动机构使得搅拌主轴(301)旋转;多个搅拌副轴(302)位于搅拌室中并与副传动机构连接,副传动机构直接或间接与搅拌主轴(310)下端连接、各搅拌副轴(302)上均设有形状各不相同的桨叶;搅拌主轴(301)带动多个搅拌副轴(302)旋转,同时多个搅拌副轴(302)能够自转;支架(200)与搅拌桶(100)连接并且向外延伸超出搅拌桶(100)。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813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59067.3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系统,包括一次气流分选机(41)、二次气流分选机(42)以及一次分级机(43);所述一次气流分选机(41)将电极粉和铜铝混合物及隔膜进行一次气流分选,分别得到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以及铜铝混合物;所述二次气流分选机(42)将铜铝混合物进行二次分选,得到铜箔和铝箔;所述一次分级机(43)将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电极粉和隔膜。本发明为废旧动力锂电池提供了完整的预处理路线,对铜箔、铝箔、隔膜及电极粉进行了分类回收,且应用干法手段,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回收资源的同时减少后续处理压力,是资源化,无害化的预处理工艺。

    用于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物料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01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95521.8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物料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主要由入料导向筒、轻产物排料管、分选锥段、涡流排料装置以及密度流量在线智能调节控制装置等构成;涡流排料装置包括锥体段与柱体段,柱体段自由端为封闭结构,排料口切向置于柱体段侧面,排料口与排料管连通,排料管的出口端设有密度流量在线自动调节控制装置。本发明重产物排料速度快,设备磨损小,易于在线监测、控制实际分选密度和介质流量分配;具有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调节方便,适应性广,功耗低等特点。

    一种复合力场梯级强化离心选矿机

    公开(公告)号:CN1083112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366666.7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一种复合力场梯级强化离心选矿机,属于复合力场离心分离设备领域。主要由上、下两个转筒构成分选转筒,料浆给入到上转筒入料分配器随筒旋转被均匀分配到壁面,受拜格诺剪切效应作用进行流膜分选,当颗粒进入来复圈中,在流态化反冲水作用下径向脉动,促使颗粒松散和强化分层,在重产物排料口处设置的可变分割片可以调节床层中轻重产物的分割位置,使重产物连续排出,轻产物靠离心力甩出经导流部分进入下转筒再选。由于上、下两个转筒所受离心力不同,下转筒则承担了相对细粒分选,不仅实现了颗粒在复合力场分选的连续排料和梯级强化分选,提高分选精度,而且按照用户需要,该选矿机可以分选出精、尾二种产品或精、中、尾三种产品。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8132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859067.3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干法回收系统,包括一次气流分选机(41)、二次气流分选机(42)以及一次分级机(43);所述一次气流分选机(41)将电极粉和铜铝混合物及隔膜进行一次气流分选,分别得到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以及铜铝混合物;所述二次气流分选机(42)将铜铝混合物进行二次分选,得到铜箔和铝箔;所述一次分级机(43)将电极粉及隔膜混合物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电极粉和隔膜。本发明为废旧动力锂电池提供了完整的预处理路线,对铜箔、铝箔、隔膜及电极粉进行了分类回收,且应用干法手段,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回收资源的同时减少后续处理压力,是资源化,无害化的预处理工艺。

    一种复合力场梯级强化离心选矿机

    公开(公告)号:CN10831129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66666.7

    申请日:2018-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B3/08 B04B11/02

    Abstract: 一种复合力场梯级强化离心选矿机,属于复合力场离心分离设备领域。主要由、下两个转筒构成分选转筒,料浆给入到随上转筒旋转的入料分配器,均匀分配到壁面进行流膜分选;当颗粒进入来复圈中,在反冲水作用下径向脉动,促使颗粒松散和强化分层;在重产物排料口处设置的可变分割片可以调节床层中轻重产物的分割位置,使重产物连续排出,轻产物靠离心力甩出经导流部分进入下转筒再选。由于上、下两个转筒所受离心力不同,下转筒则承担了相对细粒分选,不仅可实现颗粒在复合力场分选的连续排料和梯级强化分选,提高分选精度;而且按照用户需要,该选矿机可以选出精、尾二种产品或精、中、尾三种产品。

    一种电子产品垃圾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18056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542542.X

    申请日:2019-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入料口的两侧开设有滑动通孔,滑动通孔内部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侧固定有倾斜板,倾斜板共两组,且对称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滑动块上螺纹连接有双向丝杆,且位于同一位置的滑动通孔上的滑动块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的两端,双向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固定在箱体的表面,双向丝杆的中部固定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远离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在箱体的表面,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此电子产品垃圾处理装置,防止电子设备推挤在入料口内,造成电子设备无法进入粉碎单元中进行粉碎处理。

    一种废旧电池电极粉分离回收装置的搅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3132895U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21355409.2

    申请日:2020-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电池电极粉分离回收装置的搅拌机构,搅拌主轴(301)上端与主传动机构连接,搅拌主轴(301)下端通过支架与多个搅拌副轴(302)连接,多个搅拌副轴(302)绕着搅拌主轴(301)旋转,同时多个搅拌副轴(302)能够自转,多个搅拌副轴(302)包括棒式搅拌副轴(3021)、叶片式搅拌副轴(3023)以及螺旋式搅拌副轴(3025);棒式搅拌副轴(3021)通过与第一驱动轮(3022)连接使得其上搅拌棒提供径向搅拌力;叶片式搅拌副轴(3023)通过与第二驱动轮(3024)连接使得其上搅拌叶片提供轴向搅拌力;螺旋式搅拌副轴(3025)通过与第三驱动轮(3026)连接使得其上螺旋叶片的转动,使物料产生反混现象,使物料得到充分研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