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采动覆岩移动类双曲线曲率与支承压力调控抑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2480.7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灾害控制领域,具体是实现煤矿采动覆岩移动类双曲线曲率与支承压力协同调控,从而达到减灾抑灾的目的。其核心是通过在理论确定的主关键层位置切顶,改变上覆岩层“类双曲线”顶点位置的曲率,切顶后类双曲线顶点位置的曲率减小;同时采动支承压力峰值和影响范围也减小,支承压力优化效果明显,实现矿山灾害控制。切顶后,主关键层断裂块体发生回转挤压下部外悬岩层,下面的岩层外悬部分也会发生链式断裂。通过建立的岩层移动类双曲线顶点曲率与煤层采空区边界采动支承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主关键层精准切顶位置,能够更准确的指导该技术在现场的应用。

    一种煤矿富水顶板采动覆岩裂隙带高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81466.5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顶板采动覆岩裂隙带高度测量的方法,属于覆岩裂隙带高度测量领域。基于传统的仰孔注水侧漏法,改进了测量过程和监测设备。主要步骤包括:根据煤柱宽度、煤层厚度和经验判定裂隙带高度范围,设计钻孔角度和深度,并在采空区旁的回采巷道打入钻孔。将阀门管放入钻孔并使用麻绳和铁链固定到锚索上,向阀门与钻孔壁之间的裂隙注入水泥浆,确保浆液充填完整并等待凝固。继续打孔至设计深度,将胶囊与金属网通过钻杆送至裂隙带,并向胶囊注水使金属网膨胀固定在孔壁上,自上而下安装避免塌孔。利用改进后的设备进行逐段注水测试,观测并记录注水流量变化。该方法提高了富水环境下测量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种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煤覆岩裂隙场演化表征统一拓扑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0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76853.5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属于煤矿开采岩层破坏移动控制及矿区生态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煤覆岩裂隙场演化表征统一拓扑模型及方法。本发明的核心是建立了描述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煤覆岩裂隙场空间分布的统一拓扑模型,该模型中的拓扑参数均可根据上覆岩层结构和力学参数定量计算,突破了传统岩层移动预测模型中多数参数为经验取值的瓶颈。根据在矿井水文孔布置光纤监测的不同层位采动支承压力和各岩层力学参数,判定采动覆岩裂隙场拐点层位及凹凸性,得出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煤覆岩裂隙场的演化形态,采用统一拓扑模型表征采动覆岩裂隙场分布,确定上覆岩层裂隙场是否存在离层区及其层位,科学指导在离层区精准注浆控制地表沉陷和保护矿区生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