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5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289692.9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像素偏振相机的旋光色散测量系统及方法,上述旋光色散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1)、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刀口滤波器(5)、第三透镜(6)、起偏器、待测旋光性物质、色散元件、第四透镜(10)、像素偏振相机(11);所述光源(1)、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刀口滤波器(5)、第三透镜(6)、起偏器、待测旋光性物质、色散元件、第四透镜(10)共光轴,所述像素偏振相机(11)的感光靶面法线与光轴有一个夹角φ。本发明可以实时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色散光谱。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59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8911.4
申请日:2011-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81C1/00 , B81B3/00 , G01N33/5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体片段修饰的微悬臂梁,其镀金表面上固定有抗体Fab片段,通过减少抗体上抗原分子结合位点以外其它部分的质量和体积,来提高抗原结合位点在微梁表面的有效修饰密度,以及分子间反应作用力传递到微梁上的效率,达到提高微梁免疫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微悬臂梁的制备方法、基于所述抗体片段修饰的微悬臂梁的免疫传感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08043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122531.2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红外热像成像仪最佳灵敏度的方法,使用红外热像成像仪,设杂散光斑中心与微梁单元的光学衍射谱中心的连线为X轴,与X轴垂直的线为Y轴,光学衍射谱中心为坐标原点,构成坐标系,将刀口滤波器放置于汇聚谱平面上,刀口滤波器的刀口有效边界保持与Y轴平行状态,且刀口滤波器的不透光部分相对其有效边界处于正方向,并遮盖杂散光斑;通过调整刀口滤波器的刀口有效边界位置和光源发光亮度,可以得到红外热像成像仪的最佳灵敏度及其它所需要的灵敏度。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正确设置红外热像成像仪刀口有效边界的初始位置和光源发光功率使灵敏度达到最大的问题,使灵敏度提高了3.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298996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122453.6
申请日:2008-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调整红外热像成像仪灵敏度的方法,使用红外热像成像仪,点亮光源,通过确定刀口滤波器在光学衍射谱平面上位置,来确定对应的红外热像成像仪灵敏度状态。其刀口滤波器位置设置方式为:刀口滤波器的不透光部分完全挡住杂散光斑,并把刀口有效边界的位置设置在xf max处,然后调节光源发光亮度使光学接受器刚好达到满量程。求特征函数(式(Ⅰ))的绝对值最大时所对应的位置xf max,上述特征函数是微梁单元的光学衍射谱在汇聚谱平面上的一维分布函数及其积分分布函数相除的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正确设置红外热像成像仪刀口有效边界的位置和光源发光亮度使灵敏度达到最大的问题,使灵敏度提高了3.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135624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021368.6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13/10
Abstract: 监测分子构象转变和生化反应的方法及装置,将被监测分子吸附在微悬臂梁单侧表面上,检测因被监测分子构象转变或生化反应引起的微悬臂梁的位移;装置的系统构成包括微悬臂梁、光学照明系统、光学滤波系统和光学成像系统。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可用于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实时、并行的监测整个反应过程而且无需标记。本发明可用于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检测时无需对待检样品标记,可实现实时、并行地监测整个分子构象转变或生化反应的发生过程,特别适于难以标记的示踪物,如荧光素或示踪同位素的被检测靶分子;其灵敏度高,可以监测亚纳米级的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970430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098122.4
申请日:200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81B7/02
Abstract: 玻璃基底光学读出红外传感器,其特征是采用透可见光而不透红外线的玻璃基底,其上设置具有侧向支撑平面结构的微梁单元,包含热变形机构和红外吸收板;热变形机构为两组,对称设置于红外吸收板两侧,由热隔离梁和热变形梁构成折转式分布;热变形机构以其内侧端连接在红外吸收板两侧、外侧末级梁端通过锚脚站立固定于玻璃基底上;热隔离梁非金属膜;热变形梁是在非金属膜的附着金属膜形成双材料梁;红外吸收板以其反光面为朝着玻璃基底的一面;读出的可见光透过玻璃基底投照在反光面上,红外线直接投照在另一面上。本发明消除框架结构,缓解热变形机构和红外吸收板在同一平面层的尺寸矛盾,可以有效提高红外探测灵敏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81814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223147.7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33/535 , G01N33/5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5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样品溶液中的微囊藻毒素LR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能够特异性结合微囊藻毒素LR的核酸适配体固定在微悬臂梁阵列上;使固定有所述核酸适配体的微悬臂梁阵列与样品溶液接触;检测固定有所述核酸适配体的微悬臂梁阵列在与所述样品溶液接触后产生的弯曲变形。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检测样品溶液中的微囊藻毒素LR的微悬臂梁阵列和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87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01633.5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 , G03F7/0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单层微偏振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该单层微偏振片阵列包括:高透光性的基底和基底上的金属纳米光栅,其中:所述金属纳米光栅在所述基底上排列的方向并不完全相同,具有相同排列方向的相邻金属纳米线组成的光栅为一个微偏振片,每个微偏振片的尺寸与感光元件芯片的像素尺寸相同。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单层微偏振片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可以将不同偏振方向的微偏振片阵列集成到同一层中,解决了以往的基于多层金属光栅的微偏振片阵列对所需光透过率不高的问题,并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5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44923.3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12Q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44 , G01N3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悬臂梁传感技术检测精子活力的方法,在利用微悬臂梁检测精子时,吸附了精子的微悬臂梁的随机涨落会明显增强,而没有吸附精子的裸梁基本没有什么涨落,从而利用微悬臂梁涨落的结果来反应微悬臂梁表面精子的活力情况并定量检测。进一步地,利用这一特性还通过监测精子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实时活力变化情况,进而实现对增强精子活力药物的筛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