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氧化铈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53875.6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氧化铈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依次接触的:阳极支撑体;含Ba和/或Sr的阳极功能层;电子阻挡层;掺杂氧化铈的电解质层;阴极层;所述电子阻挡层由阳极功能层和电解质层共烧结形成。本发明利用阳极功能层中的元素在高温下扩散,与电解质层在界面处原位反应生成电子阻挡层,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使得电池能在中低温区间高效稳定工作。和传统的采用双层电解质,复合电解质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具有更为优越的电池性能,为推动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7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232995.8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支撑体;设置在所述阳极支撑体上的致密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致密电解质层上的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所述致密电解质层为铈基电解质层或锆基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上的阴极活性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与阳极支撑体之间设置致密电解质层,该致密电解质层可有效保护氧化铋基电解质层,有效隔绝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与还原气体的直接接触,使其不发生分解,保证氧化铋的正常工作,实现不同电解质的优化高效使用,有效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在低温段的性能,从而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低温工作条件下也能高效传导氧离子、高效工作。

    一种高稳定性高渗透性双相复合氧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5458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223485.9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高渗透性双相复合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燃烧法一步合成制备Ce0.8Sm0.2O2‑δ–La0.9Sr0.1FeO3‑δ双相复合粉体,δ为氧空位浓度;将所述双相复合粉体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双相复合粉体浆料;B)将造孔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造孔剂浆料;C)将所述双相复合粉体浆料与所述造孔剂浆料依次流延至载带表面,得到复合于所述载带表面的流延层;将所述复合于所述载带表面的流延层进行固化和干燥,得到生坯;D)将所述生坯进行烧结,得到高稳定性高渗透性双相复合氧分离膜。

    一种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74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32995.8

    申请日:2017-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 H01M8/1004 H01M8/1016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支撑体;设置在所述阳极支撑体上的致密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致密电解质层上的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所述致密电解质层为铈基电解质层或锆基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上的阴极活性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与阳极支撑体之间设置致密电解质层,该致密电解质层可有效保护氧化铋基电解质层,有效隔绝氧化铋基致密电解质层与还原气体的直接接触,使其不发生分解,保证氧化铋的正常工作,实现不同电解质的优化高效使用,有效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在低温段的性能,从而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低温工作条件下也能高效传导氧离子、高效工作。

    一种掺杂氧化铈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58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253875.6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氧化铈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依次接触的:阳极支撑体;含Ba和/或Sr的阳极功能层;电子阻挡层;掺杂氧化铈的电解质层;阴极层;所述电子阻挡层由阳极功能层和电解质层共烧结形成。本发明利用阳极功能层中的元素在高温下扩散,与电解质层在界面处原位反应生成电子阻挡层,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使得电池能在中低温区间高效稳定工作。和传统的采用双层电解质,复合电解质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具有更为优越的电池性能,为推动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