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扩散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4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913882.0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扩散试验装置,整个试验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开关阀、输气管路、稳压阀、压力表、质量流量控制器、喷嘴、受限空间模型、气体浓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纹影仪、高速摄像机和计算机等。该装置可用于:(1)研究不同泄漏速率、不同泄漏口大小、不同泄漏位置、不同泄漏方向等因素对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扩散特性和规律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氢气在受限空间内的泄漏扩散机理;(2)研究通风口特性、通风方式等对受限空间内氢气积聚与排放特性的影响,开发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积聚的防治方法和技术;(3)研究不同受限空间条件对泄漏氢气扩散、积聚以及排放规律的影响;(4)实现受限空间内氢气扩散、积聚及排放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一种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扩散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44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3882.0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扩散试验装置,整个试验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开关阀、输气管路、稳压阀、压力表、质量流量控制器、喷嘴、受限空间模型、气体浓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纹影仪、高速摄像机和计算机等。该装置可用于:(1)研究不同泄漏速率、不同泄漏口大小、不同泄漏位置、不同泄漏方向等因素对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扩散特性和规律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氢气在受限空间内的泄漏扩散机理;(2)研究通风口特性、通风方式等对受限空间内氢气积聚与排放特性的影响,开发受限空间内氢气泄漏积聚的防治方法和技术;(3)研究不同受限空间条件对泄漏氢气扩散、积聚以及排放规律的影响;(4)实现受限空间内氢气扩散、积聚及排放过程的可视化研究。

    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95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96050.0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方法及装置,包括箱体、叶片、隔片、压紧板;箱体气体入口端与可燃性气体释放装置相连接,气体出口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叶片包括一体式向后突出的锥形侧板,引导气流偏转以充斥整个腔室;叶片表面具有周向均匀间隔开的一系列孔,对气流进行分流;锥形侧板窄端部具有导气管,作为气流的主通路;导气管进气端设置有挡片,用于引导气流向外偏转,同时对进入导气管的气流进行一次膨胀;相邻两层叶片之间形成膨胀室;当气流从导气管进入膨胀室时,气流发生二次膨胀;膨胀室的具体形状和数量依据所述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装置的预期用途来选择。本发明可以在可燃性气体爆炸后发挥高效的消声和消焰作用。

    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95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1296050.0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方法及装置,包括箱体、叶片、隔片、压紧板;箱体气体入口端与可燃性气体释放装置相连接,气体出口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叶片包括一体式向后突出的锥形侧板,引导气流偏转以充斥整个腔室;叶片表面具有周向均匀间隔开的一系列孔,对气流进行分流;锥形侧板窄端部具有导气管,作为气流的主通路;导气管进气端设置有挡片,用于引导气流向外偏转,同时对进入导气管的气流进行一次膨胀;相邻两层叶片之间形成膨胀室;当气流从导气管进入膨胀室时,气流发生二次膨胀;膨胀室的具体形状和数量依据所述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装置的预期用途来选择。本发明可以在可燃性气体爆炸后发挥高效的消声和消焰作用。

    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129982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684064.1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装置,包括箱体、叶片、隔片、压紧板;箱体气体入口端与可燃性气体释放装置相连接,气体出口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叶片包括一体式向后突出的锥形侧板,引导气流偏转以充斥整个腔室;叶片表面具有周向均匀间隔开的一系列孔,对气流进行分流;锥形侧板窄端部具有导气管,作为气流的主通路;导气管进气端设置有挡片,用于引导气流向外偏转,同时对进入导气管的气流进行一次膨胀;相邻两层叶片之间形成膨胀室;当气流从导气管进入膨胀室时,气流发生二次膨胀;膨胀室的具体形状和数量依据所述可燃性气体抑爆消音装置的预期用途来选择。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可燃性气体爆炸后发挥高效的消声和消焰作用。

    一种耦合相变组分输运的多相流数值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50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89855.5

    申请日:2024-10-24

    Inventor: 肖华华 高星 李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相变组分输运的多相流数值求解方法,属于多组分多相流领域,采用相变模型计算多相间组分状态、相间传质速率和相体积分数等,将其耦合到组分输运方程中,对净传质速率、施密特数、多组分扩散效应进一步求解;基于压力‑速度修正的预估‑校正迭代,构建出一个双向耦合、高度协同的求解算法。本发明能够处理温度‑密度‑传质速率‑压力‑速度难耦合难收敛以及界面捕捉不准确问题,实现非定常、粘性、不可压、多维度的非均质和均质多相流计算。对研究能源系统的高效化、集成化及安全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科学意义。本发明能够模拟复杂的场景,具有高度灵活性、可扩展性及易收敛性,实现更精确的模拟。

    一种用于可燃气燃烧实验的气体预热与添加剂汽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239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579892.1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燃气燃烧实验的气体预热与添加剂汽化装置,包括保温桶、保温桶盖、液腔、盘管、进气管、进液管、排液管、排气管、安全阀、保温管、真空泵、防爆电热带、绝缘保温材料、流量控制器、热电偶、压力变送器、液位计、控制柜和阀门。保温桶内设有液腔,保温桶与液腔之间设有盘管,液腔和盘管外均缠绕防爆电热带,保温桶、液腔和盘管之间填充绝缘保温材料,液腔内放置液体添加剂,盘管内流通气体,液腔上安装玻璃管式液位计,液腔内蒸汽压力、盘管内气体温度与流量由控制柜控制。本发明具有气体均匀预热、添加剂快速汽化,以及混合气温度、流速和组分浓度高效定量控制等多种功能,并且结构紧凑,安全性高,易于推广应用。

    可调波长与强度的光激发探测材料气敏性能的试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9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572441.5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波长与强度的光激发探测材料气敏性能试验装置和方法,整个试验装置包括氙灯光源、氙灯光源电流控制器、聚焦镜筒、光束集中器、单色仪、升降台、气体检测腔室、特制石英玻璃、铂电极、金叉指电极、电子控温加热器、辐照计、湿度控制器、质量流量控制器与混气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采集中控系统、待测气气源、减压阀、尾气处理装置以及工作站计算机等。本发明能够完成对各类典型金属氧化物光激发下气敏性能的实验探究,为开发低温甚至室温下工作的敏感材料提供实验基础,对新型探测材料合成及光激发探测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耦合单步化学机理的反应流数值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8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059965.7

    申请日:2023-01-17

    Inventor: 肖华华 刘磊 李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单步化学机理的反应流数值求解方法,属于反应流数值求解领域。本发明采用化学扩散模型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热释放速率和扩散系数,建立单步机理反应流数学模型,同时将化学扩散模型耦合到压力修正方法中,顺序求解反应流中的各个变量场。本发明能够处理非稳项、对流项、扩散项和源项的耦合问题,实现非稳态、可压、多维度的均匀反应流和非均匀反应流计算;同时将化学扩散模型的应用场景拓展到低速流领域。相比于采用详细机理或骨架机理化学反应模型,本发明无需求解中间组分,能够更快速解决反应流数值计算领域的相关问题。

    Au修饰的中空球状Sn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氢气传感器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5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79943.4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u修饰的中空球状Sn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氢气传感器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合成中空球状SnO2纳米颗粒的基础上,降低混合溶液浓盐酸用量并控制HAuCl4·4H2O掺杂比,得到保持特殊微观形貌的Au修饰的中空球状SnO2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针对现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氢气传感器在低温下响应值低、响应/恢复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掺杂催化金属Au提高材料体系导电性与较低温度下的反应活性、通过微观形貌控制提高材料比表面积以加强响应值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材料制备简单、低工作温度下对氢气响应值较高以及响应/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在大力发展氢能源的背景下,研发此类低工作温度的本质安全型氢气传感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