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458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10477356.5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亚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亚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追肥,培育有效壮株;D.强化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妥善晒储。应用本方法种植亚麻,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土壤的原茎平均产量分别为308.2±29.0、283.2±30.3与254.7±28.6千克/亩,均达到了我国南方亚麻产区的高产水平,且原茎粗纤维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58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476018.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黄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黄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确定适宜的种植密植,适时间苗/定苗,留足基本苗;D.及时中耕/除草,合理追肥/灌溉,培育有效壮株;E.强化病虫害防治,实现黄麻高产。应用本方法种植黄麻,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麻园的原麻产量分别为181.0±16.4、174.9±15.7与158.5±15.3千克/亩,均达到了我国南方黄麻产区的高产水平,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04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5303.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中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其步骤:A.选择耐重金属污染的特定品种,并应用嫩梢扦插繁育技术培育苎麻壮苗;B.开展麻园建设,并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C.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D.科学追肥与适时破杆;E.及时防治病虫害与强化麻园冬培管理。本发明的实践结果表明,新植麻园的当年产量和次年头麻产量可分别达到75.1-78.4与88.8-91.7千克/亩,与同期清洁土壤新植麻园的相当甚至略高,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该方法若用于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效果更佳,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04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475776.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其步骤:A.选择强耐重金属污染的苎麻特定品种,并应用嫩梢扦插繁育技术培育苎麻壮苗;B.开展麻园建设,并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C.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D.科学追肥与适时破杆;E.及时防治病虫害与强化麻园冬培管理。本发明的实践结果表明,新植麻园的当年产量和次年头麻产量可分别达到71.8~74.3与84.8~86.3千克/亩,与同期清洁土壤新植麻园的基本一致,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适于广大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的农民与农技部门等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83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76020.7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红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红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确定适宜的种植密植,适时间苗/定苗,留足基本苗;D.及时中耕/除草,合理追肥/灌溉,培育有效壮株;E.强化病虫害防治,实现红麻高产。应用本方法种植红麻,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麻园的原麻产量分别为276.2±25.5、247.6±23.4与220.9±21.2千克/亩,均达到了我国南方麻区的高产水平,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58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77356.5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亚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亚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追肥,培育有效壮株;D.强化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妥善晒储。应用本方法种植亚麻,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土壤的原茎平均产量分别为308.2±29.0、283.2±30.3与254.7±28.6千克/亩,均达到了我国南方亚麻产区的高产水平,且原茎粗纤维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040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475303.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中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其步骤:A.选择耐重金属污染的特定品种,并应用嫩梢扦插繁育技术培育苎麻壮苗;B.开展麻园建设,并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C.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D.科学追肥与适时破杆;E.及时防治病虫害与强化麻园冬培管理。本发明的实践结果表明,新植麻园的当年产量和次年头麻产量可分别达到75.1-78.4与88.8-91.7千克/亩,与同期清洁土壤新植麻园的相当甚至略高,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该方法若用于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效果更佳,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836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476020.7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红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红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确定适宜的种植密植,适时间苗/定苗,留足基本苗;D.及时中耕/除草,合理追肥/灌溉,培育有效壮株;E.强化病虫害防治,实现红麻高产。应用本方法种植红麻,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麻园的原麻产量分别为276.2±25.5、247.6±23.4与220.9±21.2千克/亩,均达到了我国南方麻区的高产水平,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58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76018.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黄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黄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确定适宜的种植密植,适时间苗/定苗,留足基本苗;D.及时中耕/除草,合理追肥/灌溉,培育有效壮株;E.强化病虫害防治,实现黄麻高产。应用本方法种植黄麻,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麻园的原麻产量分别为181.0±16.4、174.9±15.7与158.5±15.3千克/亩,均达到了我国南方黄麻产区的高产水平,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在广大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04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5776.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重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其步骤:A.选择强耐重金属污染的苎麻特定品种,并应用嫩梢扦插繁育技术培育苎麻壮苗;B.开展麻园建设,并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C.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D.科学追肥与适时破杆;E.及时防治病虫害与强化麻园冬培管理。本发明的实践结果表明,新植麻园的当年产量和次年头麻产量可分别达到71.8~74.3与84.8~86.3千克/亩,与同期清洁土壤新植麻园的基本一致,且原麻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的范围内,实现了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简便、方法易行,适于广大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的农民与农技部门等的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