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8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611166308.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土壤和土壤溶液采集装置,包括金属保护壳和设于保护壳内的土壤溶液采集单元和土壤采集单元,所述土壤溶液采集单元包括真空泵、样品收集器、样品盖、可伸缩推杆、过滤陶瓷头、真空泵连接口、三通阀和软管;所述土壤采集单元包括可伸缩采集钢管,所述可伸缩采集钢管设于金属保护壳与钢管之间,金属保护壳或钢管上设有1/8圆弧滑槽,所述1/8圆弧滑槽上设有横向卡槽,可伸缩采集钢管上设有与1/8圆弧滑槽的横向卡槽相配合的螺纹。装置可伸缩,体型小,刚性强,不易损坏,方便携带,可以同时原位采取土壤和土壤溶液,土壤溶液的采集器和收集器为一体化设计,减少采样携带物件、避免样品转移造成的损失和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604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062830.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体处置装置及制备生物质炭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超积累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土壤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体中富含大量的重金属的特性,配合磷酸进行高温炭化、活化制备得到孔隙结构发达的高品质生物质炭。本发明解决了土壤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体较难处置的难题,有助于推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循环生态修复技术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5776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42043.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A62D3/02 , C12N1/20 , C12R1/01 , A62D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方法及微生物菌剂,属于环境污染生物修复领域。强化方法包括将微生物接种于阳离子改性蒙脱土的步骤;所述微生物包括Mycobacterium sp.NJS‑1。通过利用不同阳离子改性蒙脱土提供微生物生长介质,表面阳离子影响并提高矿物界面降解菌生长、调节关键酶代谢活性以及矿物‑细菌间的生物电化学活性,从而实现强化多环芳烃(芘)的生物降解的目的,在矿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等环境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1862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118434.0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电镀行业多环芳烃与铬复合污染土壤增效淋洗液及其应用,先对污染土壤颗粒进行破碎筛分;再将土粒置于土壤多元异位淋洗修复设备中,加入植物油与槐糖脂复配混合淋洗液,同时采用超声强化和升温处理的方式,进行连续异位增效淋洗;再对淋洗后土壤接种葎草,施加等同于土壤质量1%‑2.5%的营养源缓冲液;人工培养生长完成修复。该方法可同时高效淋洗去除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与铬等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物;接种葎草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既有利于淋洗后土壤中残留态多环芳烃的深度降解,也有利于淋洗后土壤环境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9964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951310.X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以柠檬酸钾或者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原料A,柠檬酸钙、柠檬酸铁或者柠檬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为原料B,将原料A与原料B混合均匀,通过高温碳化,自我活化产生模板剂和活化剂,无需额外添加模板剂和活化剂,一步制得同时具有微孔‑介孔‑大孔三种孔结构的分级多孔炭,省去了二次活化步骤,制备方法简单,周期短,成本低,环境友好。通过调整原料的质量比,可以调节分级多孔炭中微孔、介孔、大孔的孔径及分布。制备的分级多孔炭孔径分布广、孔容和比表面积大、具有一定的石墨烯结构。利用得到的分级多孔炭制备的固相微萃取探针,实现了水体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痕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6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959953.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7/00 , B09C1/08 , B09C1/10 , C12N2795/00021
Abstract: 一株噬菌体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噬菌体φYSZPK,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 2018516,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Klebsiella phage φYSZPK。将生物质炭与筛分出的噬菌体联用回接到污染土壤中可协同阻控并深度追踪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性致病细菌和抗性基因的传播与扩散;生物质炭与噬菌体联用对土壤-蔬菜体系中微生物群落功能稳定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有效缓解土壤-蔬菜体系中抗性致病细菌的扩散,防止其二次污染,为我国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治理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9349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11104492.9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一种绿色活化剂在制备多孔炭材料中的应用,将农业废弃物作为炭前躯体,250℃水热处理4小时,过滤得到棕色固体残渣;将棕色固体残渣与甲酸钾按质量比1:4溶解于超纯水中,70℃加热搅拌4h,120℃烘干;取出样品,玛瑙研钵将其粉碎,在管式马弗炉中氮气保护下600‑850℃高温碳化、活化1‑4个小时,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残渣;用0‑80℃ 10% V/V盐酸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抽滤,烘干得多孔炭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活化剂,本发明的活化剂廉价,无毒,无腐蚀,环境友好,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对生产仪器设备要求简单,生成的炭材料存在一定程度的石墨烯化,比表面积高,且拥有较宽的孔径分布。此外,农业废弃物可以作为炭前驱体,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高价值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9011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08435.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B01J20/281 , B01J20/30 , G01N3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油菜秸秆炭的固相微萃取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油菜秸秆粉末置于水热反应釜中,添加超纯水,于烘箱中加热,待冷却,经清洗、抽滤,得到棕褐色固体粉末;将棕褐色固体粉末与碳酸氢钾搅拌混匀,装入方形坩埚中,于管式马弗炉中加热,待冷却,经酸洗、水洗,抽滤得到黑色固体残渣,烘干、粉碎、备用;称取硅酮密封胶,使用环己烷稀释,将不锈钢丝垂直浸入稀释液中,立即拔出,在已合成的黑色固体粉末里转动,置于烘箱中老化,反复三次,制成固相微萃取探针。本发明不仅高价值回收利用了油菜秸秆废弃物,而且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性能稳定的生物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6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8778.2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孔隙水中痕量中低溴代联苯醚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土壤样品,风干,过1mm筛,提取土壤孔隙水;2)调节提取液pH和氯化钠浓度;3)处理液置于聚四氟乙烯隔垫密闭的棕色玻璃瓶中,搭建简易固相微萃取装置,水浴加热;4)采用常规非极性萃取涂层采集污染物;5)GC‑ECD连用,定量检测。本发明利用水环境震荡培养法提取土壤孔隙水,调节酸度、盐度和温度,最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耦合气相电子捕获技术检测孔隙水中游离态污染物浓度。该方法快速、简单、便捷,具有检测限低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6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41216.7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酰基高丝氨酸内酯(HSL)的提取纯化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土壤中化合物的前处理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ASE和SPE技术建立了一种能高效、快速提取纯化土壤中HSL的分析方法,ASE萃取剂为乙酸乙酯/丙酮(4:1,v/v),萃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压力1500psi,预热5min,静态提取5min,循环一次,氮气40s吹扫收集全部提取液。SPE柱填料选用无水硫酸钠和硅胶,洗脱剂为8mL乙酸乙酯。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填补了土壤等复杂介质中多种HSLs信号分子化合物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领域的空白,为深入理解复杂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的群体感应行为与机制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