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29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51582.X
申请日:2021-09-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香港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家系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快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间杂交作图群体构建;(2)种间杂交子代的分子鉴定;(3)简化基因组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4)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本发明建立了高效低成本的两种牡蛎SNP标记技术体系,获得的种间通用SNP标记具有高效性、稳定性和共显性等优点,利用该套标记可以进行两种牡蛎的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推动两种牡蛎的遗传学和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4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098698.3
申请日:2018-01-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香港牡蛎、熊本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EST‑SSR引物和鉴定方法。所述的EST‑SSR引物Ch513为:F:5’‑CTGGAATCGGTATGTCTT‑3’;R:5’‑GTTACGTGCACCCTAAAT‑3’。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香港牡蛎、熊本牡蛎、香港牡蛎×熊本牡蛎杂交子一代,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7171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050534.5
申请日:2017-10-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规格砗磲幼贝底播增殖方法。本发明根据砗磲幼贝生物学特征,发现其在较小的时就具有很强分泌足丝固着自身的能力,通过海域选择、苗种固着、苗种运输、底播放养、护养管理等技术手段,开创了小规格砗磲幼贝的底播养殖方法。本发明首次将5‑10mm的砗磲幼贝底播至海底,大大减小了砗磲底播增殖规格,提高了底播增殖效率,实现了多种砗磲资源共同修复,也为我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良性健康发展、造礁护礁等提供了技术保障。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6299.8
申请日:2019-11-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砗蚝、中国南海常见砗磲种类及其杂交种的鉴定引物和方法。所述的鉴定引物为TC114引物对,其正、反向引物如下:F:5’-AACACTGATTGGGCTCTT-3’R:5’-TTGACGACGATGACGATA-3’。本发明从60对番红砗磲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一对能够在砗蚝、中国南海常见砗磲种类(无鳞砗磲、鳞砗磲、长砗磲、番红砗磲和诺瓦砗磲)中通用并且可以根据扩增条带大小区分砗蚝与中国南海常见砗磲,同时带型清晰、重复性好、可靠性强的微卫星引物:TC114引物对,并在砗蚝与中国南海常见砗磲间的杂交种个体鉴定也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8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29076.8
申请日:2019-09-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番红砗磲、鳞砗磲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所述的微卫星引物TC111为:F:5'-CCATTTTGGTGCGTAGTA-3';R:5'-CTTGAGGGCACCTTTTAG-3'。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番红砗磲、鳞砗磲、番红砗磲×鳞砗磲杂交子一代,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27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454164.0
申请日:2016-06-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砗磲陆基暂养促熟方法。砗磲选取:筛选健康无损个体作为暂养对象;微流水饲养:将砗磲放置于水泥板或者珊瑚石上,暂养在装有过滤的海水的暂养容器中,暂养密度为7‑20kg/m3水体,流水饲养,流水量为暂养容器水体积的3‑4倍/d;水质控制:海水温度控制在25‑30℃,盐度控制在27‑35ppt,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日常管理:发现死亡个体及时移走,定期清理粪便、暂养容器附着物和砗磲体表生物,保持暂养容器内水质清新。本发明的砗磲陆基暂养促熟方法,可以长期暂养砗磲,其存活率在90%以上,为水族观赏渔业提供指导;还可以促进砗磲性腺发育,性腺发育比率为100%,为砗磲人工繁育增殖等提供亲本来源及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51393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163781.4
申请日:2018-02-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CPC分类号: Y02A40/822 , A01K61/54 , G01N21/8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砗磲卵子成熟度方法。A、砗磲亲本选择:选择健康无损砗磲个体作为卵子成熟度的鉴别对象,将选好的砗磲清理干净暂养于海水中;B、性腺组织采集:利用注射器从砗磲出水孔伸入,插入其性腺表层组织,吸取性腺组织;C、成熟度鉴别:将收集的性腺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卵子熟度情况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卵未成熟期,卵呈泪滴或梨型,卵径未达到自然排放卵子规格;卵成熟期,圆形或椭圆形,卵径与排放卵子大小一致,卵黄物质积累丰富,双层卵膜,且相对光滑;卵过熟期,卵为圆形,双层卵膜发生褶皱,卵子容易破裂导致卵黄物质溢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8573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4868.7
申请日:2017-03-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它是根据刚刚形成的砗磲幼贝就可以完全固着,站立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幼贝移植、流水饲育、光照控制、敌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技术手段研发而成,是一种精细化、精准化的砗磲幼贝高效中间培育模式。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行性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本发明的方法突破了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低的瓶颈,显著的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的效率,将传统上不足60%的存活率提高至90%以上,这为砗磲规模化大规格苗种提供了实践基础,为其底播增殖放流及其养殖提供了可行性,为砗磲种质资源恢复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0351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54182.9
申请日:2016-06-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虫黄藻有效植入砗磲贝人工繁育苗种的方法。本发明将虫黄藻与饵料一起投喂,时间上从开始摄食之日起到完全变态并成功形成共生关系止,避免了传统方法采用高浓度虫黄藻抽提液形成的对幼体高强度胁迫产生剧烈应急反应;同时,通过与饵料一起投喂(自3日龄后),极大增加了幼虫接触并获得虫黄藻的机会,部分还原了自然海区砗磲幼虫捕获虫黄藻并成功与之共生的生境条件,大大提高砗磲幼虫到稚贝的变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4123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62629.7
申请日:2016-06-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 A01N43/90 , A01N41/02 , A01N230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避免砗磲贝自体受精的化学方法。所有催产的砗磲分配ID号,分别将它们置于精子收集桶中,从开始大量排精起计时,排放2‑3分钟后获得精子,用500目筛绢网过滤,滤液即为精子液体,标明号;再将砗磲从精子收集桶移出置于盛有药浴液的卵子收集桶中,药浴液的液面至少高于砗磲最高处,待砗磲排放卵子15‑20分钟后,将砗磲取出,得到卵细胞液体,卵细胞液体用300目筛绢网过滤,卵细胞位于筛绢网上,用海水清洗筛绢网上卵细胞后,标明♀+ID号,检查精卵配子质量后弃用劣质配子,根据不同ID号将来源不同的精子与卵子按需要进行人工受精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