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9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397367.5
申请日:2017-05-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植物铵态氮利用效率的方法。将无性系组培苗分别培养在稳定氮同位素值不同的两种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待组培苗经过5周培养后,测定上述两种硝酸盐培养下的组培苗叶片的稳定氮同位素值和叶片的碳氮摩尔比;同样,另取无性系组培苗,将其培养在铵盐分别与两种稳定氮同位素值不同的硝酸盐组成的混合氮源的培养基上;测定两种混合氮源培养下组培苗叶片稳定氮同位素值和叶片的碳氮摩尔比;计算组培苗利用硝酸盐的份额,据此计算在混合氮源培养下组培苗利用铵态氮的碳氮摩尔比,也即为组培苗铵态氮利用效率或待测植物铵态氮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89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039009.2
申请日:2016-01-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H4/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组培苗蔗糖利用率的测定方法,分别用甜菜蔗糖和甘蔗蔗糖作为有机碳源配制甜菜蔗糖培养基和甘蔗蔗糖培养基,培养长势一致的组培苗至鲜重增重超20倍后,结束培养,测定甜菜蔗糖和甘蔗蔗糖、新生叶片的δ13C值,依据待测植物的组培苗利用甘蔗蔗糖和甜菜蔗糖产生碳同位素分馏值、利用空气二氧化碳的分馏值、组培苗的增重以及蔗糖消耗,计算出组培苗蔗糖利用率。本方法不仅能定量测定组培苗一个生长周期内的自养份额、异养份额等,同时也能计算同期内组培苗的蔗糖利用率,对组培环境因子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后期组培苗的驯化和移栽提供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9879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303347.2
申请日:2016-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林碳汇能力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测算区域采集红树林下覆和与之最近裸滩地的下表层土壤以及红树植物叶片;测定土壤有机碳和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裸滩地做背景值,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待测算区域和已知林龄的人工红树区的土壤有机碳中红树源有机碳所占的比例;依据红树林的林龄,获得红树林植物有机碳倍增指数,建立指数倍增方程,通过求导,获得红树林有机碳倍增速率模型,再依据目标红树物种下覆下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计算出目标红树林特定林龄时的碳汇能力。本发明简便易行、无损树林;所得结果具有预测功能,可较准确测定不同环境下、不同林龄的不同物种的碳汇能力,为全球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可比性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9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4255.3
申请日:2016-06-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33
CPC分类号: G01N21/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测定植物1,5‑二磷酸核酮糖再生能力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选第二、第三和第四完全展开叶,无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取上述三个叶片的平均值代表该株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随后,即刻取上述已测过净光合速率的叶片各一片,剪碎充分混合,取其中0.1g进行酶液的提取;分别测定提取的酶液中以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吸光度变化值表示的磷酸果糖激酶活力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力,依据公式计算出糖代谢中的磷酸戊糖途径所占的份额,然后再与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相乘,则可获得植物1,5‑二磷酸核酮糖再生能力。本发明能快速定量不同环境下植物1,5‑二磷酸核酮糖再生能力,步骤少,计算简单,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以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22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03346.8
申请日:2016-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33
CPC分类号: G01N21/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测定植物糖代谢中的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份额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待测植株,取第二、第三和第四完全展开叶各一片剪碎充分混合,取其中0.1g进行酶液的提取,分别测定提取的酶液中以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吸光度变化值表示的磷酸果糖激酶活力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力,依据公式计算出糖代谢中的糖酵解途径份额、磷酸戊糖途径份额以及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比例。本发明能快速定量不同环境下植物体糖代谢中的糖酵解途径份额、磷酸戊糖途径份额以及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比例,步骤少,计算简单,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以及可靠性,可以整体反映植物在环境变化时葡萄糖代谢的歧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22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303346.8
申请日:2016-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测定植物糖代谢中的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份额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待测植株,取第二、第三和第四完全展开叶各一片剪碎充分混合,取其中0.1g进行酶液的提取,分别测定提取的酶液中以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吸光度变化值表示的磷酸果糖激酶活力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力,依据公式计算出糖代谢中的糖酵解途径份额、磷酸戊糖途径份额以及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比例。本发明能快速定量不同环境下植物体糖代谢中的糖酵解途径份额、磷酸戊糖途径份额以及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比例,步骤少,计算简单,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以及可靠性,可以整体反映植物在环境变化时葡萄糖代谢的歧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679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303348.7
申请日:2016-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林龄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测算区域采集红树林下覆和与之最近裸滩地的下表层土壤以及红树植物叶片;测定土壤有机碳和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裸滩地做背景值,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待测算区域和已知林龄的人工红树区的土壤有机碳中红树源有机碳所占的比例;随后计算出待测红树林林龄。本发明简便易行、无损树林,可较准确测算红树林林龄,可应用于红树林生长阶段判断以及其他需明确林龄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85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397367.5
申请日:2017-05-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植物铵态氮利用效率的方法。将无性系组培苗分别培养在稳定氮同位素值不同的两种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待组培苗经过5周培养后,测定上述两种硝酸盐培养下的组培苗叶片的稳定氮同位素值和叶片的碳氮摩尔比;同样,另取无性系组培苗,将其培养在铵盐分别与两种稳定氮同位素值不同的硝酸盐组成的混合氮源的培养基上;测定两种混合氮源培养下组培苗叶片稳定氮同位素值和叶片的碳氮摩尔比;计算组培苗利用硝酸盐的份额,据此计算在混合氮源培养下组培苗利用铵态氮的碳氮摩尔比,也即为组培苗铵态氮利用效率或待测植物铵态氮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67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3348.7
申请日:2016-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00
CPC分类号: G01N33/009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林龄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测算区域采集红树林下覆和与之最近裸滩地的下表层土壤以及红树植物叶片;测定土壤有机碳和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裸滩地做背景值,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待测算区域和已知林龄的人工红树区的土壤有机碳中红树源有机碳所占的比例;随后计算出待测红树林林龄。本发明简便易行、无损树林,可较准确测算红树林林龄,可应用于红树林生长阶段判断以及其他需明确林龄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466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28171.0
申请日:2023-05-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含镁硅酸盐岩风化对微藻生物碳汇效应的方法,包括: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两组微藻,一组添加含镁硅酸盐岩与微藻作为实验组,一组不添加硅酸盐岩只添加微藻作为空白组;对于实验组,将待测微藻在培养液中培养i天,每天测定培养液中镁离子浓度Ci和叶绿素a浓度Chi;取实验组培养0天及培养T天藻体,采用多次低速离心分离镁硅酸盐岩后,测定藻体叶绿素a含量Cchl‑a后,转移藻体进入消解罐,采用HNO3与H2O2消解体系在预设温度消解设定时间,测定消解液的镁离子浓度CMg,分别计算出Cpi、Ti和CBi(R‑M);本发明能保证微藻与岩石得以充分分离,能精确获取获取含镁硅酸盐岩风化对微藻生物碳汇贡献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