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69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41395.4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02 , C05D3/02 , C05G3/00 , C05G3/02 , C05G3/04 , C12R1/645 , C05F5/002 , C05F11/00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药废弃物为基质的抗虫土壤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将绿僵菌接种子培养基,制得发酵种子液;种子培养基包含葡萄糖、酵母粉、蛋白胨和马铃薯液;发酵种子液接种于固相培养基,接种量10-15%,于浅盘固态发酵装置中25-30℃静置发酵;固相培养基包含中药废弃物、蔗糖、玉米浆粉、豆粕、Ca(OH)2、木醋液。本发明的发酵方法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与放大,提供的固相发酵基质发酵速率快,发酵后土壤调节剂具有抗虫效果;同时功能性物质木醋液可提供促生、抗病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241839.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计算的方法,涉及环境科学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未侵蚀土壤剖面深度‑年龄关系函数的建立;S2:侵蚀区土壤剖面分层采样与土壤年龄测定;S3:侵蚀区土壤侵蚀量的计算;S4:侵蚀区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计算。本发明利用14C测年技术和土壤沉积理论,将土壤侵蚀量与土壤碳库流失量估算相结合,提供了一种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的计算方法,弥补了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的计算方法的缺失。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41839.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计算的方法,涉及环境科学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未侵蚀土壤剖面深度-年龄关系函数的建立;S2:侵蚀区土壤剖面分层采样与土壤年龄测定;S3:侵蚀区土壤侵蚀量的计算;S4:侵蚀区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计算。本发明利用14C测年技术和土壤沉积理论,将土壤侵蚀量与土壤碳库流失量估算相结合,提供了一种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的计算方法,弥补了历史时期土壤侵蚀碳库流失量的计算方法的缺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8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8974.9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Q50/02 , G06F16/29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18/241 , G06F123/02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基于长时序NDVI的区域粮食供给服务时空变化分析方法,具体涉及遥感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获取包含研究区的NDVI数据、LUCC数据以及收集年鉴中的地区粮食产量数据,下载有关影响粮食供给的各类生态和社会经济栅格;步骤S200,从土地利用栅格中提取目标年份耕地区域,将其他区域删除,用以提取研究区各年份耕地的NDVI栅格。通过基于长时序的NDVI来分配并将粮食供给服务进行栅格尺度的空间化,不仅直观展示其时空演化分析过程,而且考虑了耕地质量、水域分布、土壤和管理等对于粮食生产服务的潜在影响,同时也作为其后续驱动因子的空间分析的基础,能够为政策制定者识别生态服务功能受损区提供关键科学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9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925940.X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PC: C05G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058 , C05B1/02 , C05G3/04 , C05C9/00 , C05D1/02 , C05D9/02 , C05F5/006 , C05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土高原贫瘠土壤的中药渣有机复混肥及生产方法。提供的有机复混肥的生产方法是:将中药渣混合均匀,晾干或低温烘干,研磨成粉末;取中药渣60~80份、尿素6~8份、过磷酸钙12~14份、氯化钾2.5~3.5份、无害化钼尾矿4~6份和腐植酸1.5~2.5份,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为40~60%,盖上塑料薄膜密闭存放5‑7天;摊开晾干或烘干,至含水量≤10%,加工成为颗粒肥。经肥效实验验证,本发明所得中药渣有机复混肥营养成份全面,生态环境友好,能够提高黄土结构稳定性,生产过程操作简便,无害化、卫生化程度高,满足产业化需求,极具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101992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776314.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种植快速切块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承载板,多个支撑柱之间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升降盒,升降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贯穿承载板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气缸,升降盒的下端通过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有多个切刀。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筛网,被切割过的马铃薯会从传送带一端掉落到筛网上,在马铃薯块从筛网上滚落下来的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尺寸较小的马铃薯块会从筛网的孔眼内掉落到筛网下方的收集篓内,尺寸合格的会在筛网上直接滚落到收集筐内,能自动将不合格的马铃薯块剔除,无需人工进行挑拣,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