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油膜阻尼器阻尼特性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8235.4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油膜阻尼器阻尼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可以充分考虑油膜的流动特性,得到不同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下的油膜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并将其应用于转子动力学分析中,从而更准确地分析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稳定性。具体计算流程为:(1)推导油膜压力分布函数;(2)构建油膜计算模型;(3)对油膜计算模型进行几何分割和计算网格划分;(4)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计算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压力分布;(5)根据短轴承理论建立油膜阻尼力与油膜压力分布之间的关系,计算油膜力;(6)建立油膜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与油膜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式,求得阻尼器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本发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较为精准,计算简便,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发动机转子过渡段弹性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1459611.4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转子过渡段弹性支承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转子支承领域,其主要包括轴承座、排气机匣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与排气机匣之间的柔性过渡段。所述柔性过渡段用于连接排气机匣与轴承座,其内安装边与轴承座外壁面固定连接,外安装边与排气机匣内壁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中柔性过渡段结构可兼做弹性支承元件,且通过改变柔性过渡段材料、结构等措施可以实现调节过渡段的刚度,从而改变轴承和机匣的组合刚度,进而改变整个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实现最优支承刚度,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改善振动特性的尾喷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214321.8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振动特性的尾喷管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结构领域,包括设置在外涵道机匣下游的收敛段喷管和延伸段喷管,通过在收敛段喷管和延伸段喷管的适当部位套设薄壁套筒,利用喷管外壁局部区域设置双层壁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重量增加,从而有效提高尾喷管刚度,调频效果明显,提高尾喷管的寿命和可靠性。当采用这种新型尾喷管结构时,其结构简单,适合批量生产,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对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板壳式大跨度轻量机械化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55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259741.7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壳式大跨度轻量机械化桥结构,包括导梁和桥体,采用模块化分节设计,每节的长度由载具、桥体总长及计算优化结果等方面因素确定,便于桥体运输和快速架桥。桥体与导梁均采用横向钢板夹层结构和纵向钢板夹层结构,一方面可以满足减重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增加桥体的抗弯截面系数,满足变形要求,纵向钢板夹层结构承受主要载荷,增加抗弯系数,横向钢板夹层结构增加屈曲稳定性,可以提高屈曲安全系数。

    一种堆叠型机械化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5581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284074.8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型机械化桥结构,以传统机械桥为基础,将桥体分为上下两层的上层桥体和下层桥体,上层桥体和下层桥体在厚度方向上分别采用多层隔板结构,每层隔板结构由纵隔板与横隔板交错组成;在长度方向上均为分节模块化桥体结构,相邻两节桥体之间在使用状态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结,在运输时处于拆分状态。在使用状态时,上层桥体下方的各立柱与下层桥体上方的各立柱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运输状态时,上层桥体与下层桥体的分节桥体在高度方向上错位堆叠布置。本发明的堆叠型机械化桥结构,不仅能便捷地切换工作状态与运输状态,而且能通过连接降低运输过程中机械化桥的整体高度。

    一种航空发动机悬臂式弹性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584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214322.2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悬臂式弹性支承结构,涉及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结构领域,其主要包括压气机主承力静子机匣和悬臂式衬套,所述悬臂式衬套可拆卸更换,通过改变悬臂式衬套的材料、长度和厚度来调整弹性支承刚度。本发明利用悬臂式衬套设计,降低后支点支承刚度,可作为后轴承和机匣连接处的弹性支承元件,且通过改变悬臂式衬套材料和结构等措施可以实现刚度调节,实现最优支承刚度,进而改变整个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