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331805.X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33/122 ,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变径式分层结构密封装置与方法,用于在变径的井筒内实现不同层位的密封分隔,该井筒包括由不同直径的井段区分的不同层位,各井段随深度增加直径变小;该装置包括多个直径不同的密封部件,每个密封部件安装在井筒内的一个井段中;密封部件包括取样段、变径封隔组件、注浆管和止水条;取样段的下端安装包裹了止水条的变径封隔组件,并将变径封隔组件安装于井段变径处,注浆管的一端设置在地面,另一端穿过取样段与变径封隔组件相连;取样段用于采集井筒内本井段的地下水;变径封隔组件,用于通过注浆管注入的浆液对分层的井段进行化学封隔;止水条用于在井筒直径变化处对分层的井段进行物理封隔,以及在装置下井过程中的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9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31805.X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33/122 ,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变径式分层结构密封装置与方法,用于在变径的井筒内实现不同层位的密封分隔,该井筒包括由不同直径的井段区分的不同层位,各井段随深度增加直径变小;该装置包括多个直径不同的密封部件,每个密封部件安装在井筒内的一个井段中;密封部件包括取样段、变径封隔组件、注浆管和止水条;取样段的下端安装包裹了止水条的变径封隔组件,并将变径封隔组件安装于井段变径处,注浆管的一端设置在地面,另一端穿过取样段与变径封隔组件相连;取样段用于采集井筒内本井段的地下水;变径封隔组件,用于通过注浆管注入的浆液对分层的井段进行化学封隔;止水条用于在井筒直径变化处对分层的井段进行物理封隔,以及在装置下井过程中的缓冲。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81245.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条件下岩石孔隙度渗透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用于在三轴应力条件下对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测量,该装置包括孔渗测量组件、岩心夹持器(17)、围压加载组件、轴压加载组件、多通道数据采集卡(15)和数据存储处理模块(16);所述孔渗测量组件、围压加载组件和轴压加载组件分别与岩心夹持器(17)相连。本发明将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完全耦合在一起。在气体扩散过程中,根据待测岩石两端的压力值及差压衰减曲线,分别根据孔隙度计算公式和渗透率计算公式得到岩石在某三轴应力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全面分析岩石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应力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81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523223.0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套式四口三通分流机构,包括连接体,连接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外接头和上内接头,上内接头位于上外接头内,连接体的侧部设置有侧部内接头,上内接头通过设置在连接体内的内通孔与侧部内接头连通,连接体的上端面位于上外接头和上内接头之间的部分开设有连通连接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中通孔,连接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外接头。本发明能通过四个软管接口实现对两条嵌套式管路流体的独立控制;软管接头处防脱、固定、流体密封一体化因地制宜设计,性能优越,整体构架合理,易于加工实现,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92962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38566.X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4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中管地下流体分层取样装置,至少包括压力源、井头固定架、管中管井下进样机构、封隔机构和地面取样机构,井头固定架用于固定该装置,压力源提供取样的动力,管中管井下进样机构为管中管系统,为地下流体取样进行管道布局,地面取样机构将动力源的动力送至管中管井下进样机构,将地下流体抽提到地面上,再将地下流体进行收集取样。该装置仍然采用气体推动式取样原理,将U形管系统升级扩展为管中管系统,不仅使分层取样的层数承载力翻倍,将取样的深度由-30m级别扩展至-200m级,而且使该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以及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进而使该装置在地下流体取样装置领域的竞争性优势进一步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181256.2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地应力下岩石孔隙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孔隙度测量组件、岩心夹持器(10)、轴压加载组件、围压加载组件、温控组件(24)和抽真空组件;所述孔隙度测量组件、轴压加载组件、围压加载组件和抽真空组件分别与岩心夹持器(10)相连;所述孔隙度测量组件和岩心夹持器(10)置于温控组件(24)中。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够测量不同应力环境下,特别是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岩石孔隙度,更加符合现场地层条件下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围压及轴压通过计量泵进行控制。此外,本发明通过差压计对岩心两端的孔隙压力进行测量,有效判断气体平衡状态,对致密岩石的孔隙度测量提供准确判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181245.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条件下岩石孔隙度渗透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用于在三轴应力条件下对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测量,该装置包括孔渗测量组件、岩心夹持器(17)、围压加载组件、轴压加载组件、多通道数据采集卡(15)和数据存储处理模块(16);所述孔渗测量组件、围压加载组件和轴压加载组件分别与岩心夹持器(17)相连。本发明将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完全耦合在一起。在气体扩散过程中,根据待测岩石两端的压力值及差压衰减曲线,分别根据孔隙度计算公式和渗透率计算公式得到岩石在某三轴应力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全面分析岩石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应力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90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852795.3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4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U形管技术的地下流体分层取样装置包括地下流体进样子系统、封隔器子系统、链接子系统、地面取样子系统和土壤气取样子系统。地下流体进样子系统包括驱动管、出样管、储流容器、液相单向阀和滤芯,土壤气取样子系统包括设置在设定位置的气相单向阀,气相单向阀依次通过气动球阀、气体取样袋与手动泵接。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U形管技术的地下流体分层取样方法。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克服若干技术难点,较原技术产品在工作性能、适用范围、系统稳定方面有较大幅度提升,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和业内领先优势;应用广泛,工程需求强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20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376106.1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井筒内地下流体取样可视化实验装置和方法,包括井筒单元,用于模拟不同深度下的井筒;地层单元,与井筒单元相连接,其包括高压玻璃填砂管,用于模拟及替换不同渗透率的地层;加压单位,与地层单元相连接,其包括水源、加压泵,水源通过加压泵与高压玻璃填砂管相连,用于向模拟井筒及模拟地层内注入流体并实现加载;取样单元,与井筒单元相连接,用于对井筒内的流体进行气体推动式流体取样及取样效果监测。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不同地层深度(0~500m)下井筒内地下流体取样的三维可视化动态演示过程,可用于研究气体驱动式取样器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取样性能,对于气体推动式取样器的性能升级改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90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1943.3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井下地层封堵的化学注浆封隔装置,包括中继容器,所述的中继容器的输入端设置有手动泵,中继容器的输出端通过节流阀与注浆管连接,中继容器的输出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中继容器的输出端压力的压力表,在地下设定位置设置喷浆堵头,各个设定位置的喷浆堵头通过自力式分段压力控制阀门与注浆管位于地下的注浆段连通。还公开了井下地层封堵的化学注浆封隔方法。本发明对套管没有损害,轻松实现多层封隔;体积膨胀率更大,井下密封适应性更好,实现了通过井口一条注浆管的不同注入压力值实现不同深度位置的注浆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