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8669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427842.8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石力学实验室内定角度钻取岩心的装置,包括底座部件、支架部件和侧向限位部件;所述底座部件的基座顶面设置有贯通一对侧面的弧面凹槽,所述弧面凹槽的弧面上间隔设定角度依次设置有沿弧面轴线方向的限位卡槽,所述支架部件包括由两段支架构成的角度支架,所述角度支架的两段支架呈一定夹角固定连接;所述侧向限位部件包括分设在所述基座两个贯通侧面的夹持臂。本发明利用基座上的限位卡槽与具有一定角度的角度支架相配合,能够简单方便的钻取岩石力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层理角度岩心;并且通过侧向限位部件可以依据岩心的形状和大小,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夹持位置的夹持臂结构,该结构避免了常规钻床所配台钳上只能夹持外形规则岩样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27842.8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石力学实验室内定角度钻取岩心的装置,包括底座部件、支架部件和侧向限位部件;所述底座部件的基座顶面设置有贯通一对侧面的弧面凹槽,所述弧面凹槽的弧面上间隔设定角度依次设置有沿弧面轴线方向的限位卡槽,所述支架部件包括由两段支架构成的角度支架,所述角度支架的两段支架呈一定夹角固定连接;所述侧向限位部件包括分设在所述基座两个贯通侧面的夹持臂。本发明利用基座上的限位卡槽与具有一定角度的角度支架相配合,能够简单方便的钻取岩石力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层理角度岩心;并且通过侧向限位部件可以依据岩心的形状和大小,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夹持位置的夹持臂结构,该结构避免了常规钻床所配台钳上只能夹持外形规则岩样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93605.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钻井液对天然裂缝的伤害程度的试验系统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钻井液评价的试验装置,包括:试样,所述试样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盲孔,用于模拟水平井筒;所述盲孔内设有天然裂缝,所述天然裂缝用于充填不同类型的钻井液;模拟套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模拟套管上与所述预制射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喷射孔,所述模拟套管的第一端为盲端,所述模拟套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水力压裂系统;真三轴压裂试验机,所述真三轴压裂试验机内部放置所述室内水力压裂模拟装置;水力压裂系统,与所述钻井液评价的试验装置的模拟套管连接,用于向所述模拟套管泵入压裂液。解决了目前钻井液对天然裂缝封堵后难以定量评价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93605.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钻井液对天然裂缝的伤害程度的试验系统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钻井液评价的试验装置,包括:试样,所述试样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盲孔,用于模拟水平井筒;所述盲孔内设有天然裂缝,所述天然裂缝用于充填不同类型的钻井液;模拟套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模拟套管上与所述天然裂缝对应的位置设有喷射孔,所述模拟套管的第一端为盲端,所述模拟套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水力压裂系统;真三轴压裂试验机,所述真三轴压裂试验机内部放置所述水力压裂系统;水力压裂系统,与所述钻井液评价的试验装置的模拟套管连接,用于向所述模拟套管泵入压裂液。解决了目前钻井液对天然裂缝封堵后难以定量评价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1160180.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井段高密度泥浆钻井下的体积压裂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当钻井诱导缝走向与人工裂缝走向不一致时,先注入低黏度滑溜水以造缝、再注入暂堵剂以封堵缝端、最后大排量注入低黏度滑溜水;当钻井诱导缝走向与人工裂缝走向一致时,大排量注入低黏度滑溜水造缝。本发明针对钻井诱导缝与人工裂缝走向一致及不一致的情况,采用了缝内暂堵、变排量工艺等措施,在钻井诱导缝与人工裂缝走向不一致时增大了诱导缝导流能力、增强了主裂缝的油气供给能力;在走向一致时,促使高密度泥浆沉降在裂缝底部,避免泥浆卷起对主裂缝扩展的影响,从而在储层井段高密度泥浆钻井条件下提升了储层改造效果,最终实现了非常规油气藏的高效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5412.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敏感型泡沫压裂液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温度敏感型泡沫压裂液,通过加入温敏聚合物的方法提高整体粘度的稳定性,从而具有稳定的携砂、造缝能力。还具有低滤失、耐温耐剪切性能优良特点:与常规水基压裂液相比,滤失量减少70%,剪切后尾粘提高90%。本发明的温度敏感型泡沫压裂液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可随制备随用,方便高效,可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416659.0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7 ,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页岩气预增压实现体积压裂的方法,所述方法综合采用段内多簇射孔增加诱导压力、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低黏度滑溜水提升地层压力,变黏度变排量注入工艺促使主裂缝及支缝复杂化,合理选择预处理酸的类型等,配合注入液体量、注入工艺参数优化等工艺技术,有效改造常压页岩气藏,提高改造体积。本发明极大增加了常压页岩气压裂改造效果,优化结果可有效指导压裂施工、极大增加改造体积、明显改善施工效果,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83608.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渗调节泡沫压裂液,其包括以下组分:由压裂液和相渗调节剂组成的相渗调节压裂液,以及在所述相渗调节压裂液内部分散的CO2气体;其中,按质量份数计,压裂液100质量份、相渗调节剂0‑3质量份,其中所述相渗调节剂的用量不为0;以所述相渗调节压裂液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CO2气体占60‑8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的相渗调节泡沫压裂液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向压裂液中加入相渗调节剂,以形成相渗调节压裂液;(2)向所述相渗调节压裂液中通入CO2气体并搅拌,以制得相渗调节泡沫压裂液。本发明的相渗调节泡沫压裂液具有降低压裂液滤失量,提高压裂液效率,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0969878.9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 , E21B43/22 , E21B43/267 , E21B43/11 , E21B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套管变形的压裂新方法,属于石油开采领域,适用于页岩油气藏。所述方法综合采用钻完井及压裂一体化设计技术,优化水平井筒穿行方向,采用平面射孔技术,合理优化预处理酸的类型、配方及注入工艺参数等,配合超临界CO2压裂液破岩,全程应用70‑140目自悬浮支撑剂等工艺技术,防止套管压裂变形,充分提高压裂裂缝改造体积。本发明极大增加了压裂改造效果,优化结果可有效指导压裂施工、极大增加改造体积、明显改善施工效果,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05124.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 , E21B43/27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超深高应力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和应用,主要用以解决高应力储层破裂压力高、改造体积小、裂缝导流能力低的问题。具体地,本发明分析了目前超深高应力储层的压裂难题,指出了目前技术措施的局限,提出了新的高应力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该技术以前置复合降压工艺、强制扩缝工艺及裂缝有效支撑工艺为核心,解决了高应力储层难压开、难扩缝及难支撑的问题,应用效果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