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23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703295.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压舱、气囊、活塞及排气机构,其中气囊设置于耐压舱内,排气机构设置于耐压舱的一端,且与气囊连接;活塞设置于耐压舱的另一端且与耐压舱的内壁滑动连接;耐压舱的另一端设有进水口,使海水通过活塞给予气囊当前工作深度的水体压力。本发明在深海高压环境下工作时,气囊中仅需充入较低压力气体,利用进水口进入的高压海水推挤活塞,使气囊中气体达到极高压力水平,利用排气机构将高压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无需预先在装置中充入超高压气体,极大程度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3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3295.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压舱、气囊、活塞及排气机构,其中气囊设置于耐压舱内,排气机构设置于耐压舱的一端,且与气囊连接;活塞设置于耐压舱的另一端且与耐压舱的内壁滑动连接;耐压舱的另一端设有进水口,使海水通过活塞给予气囊当前工作深度的水体压力。本发明在深海高压环境下工作时,气囊中仅需充入较低压力气体,利用进水口进入的高压海水推挤活塞,使气囊中气体达到极高压力水平,利用排气机构将高压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无需预先在装置中充入超高压气体,极大程度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7515355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1553352.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LIBS检测领域的充放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压舱、气囊、活塞及排气机构,其中气囊设置于耐压舱内,排气机构设置于耐压舱的一端,且与气囊连接;活塞设置于耐压舱的另一端且与耐压舱的内壁滑动连接;耐压舱的另一端设有进水口,使海水通过活塞给予气囊当前工作深度的水体压力。本实用新型在深海高压环境下工作时,气囊中仅需充入较低压力气体,利用进水口进入的高压海水推挤活塞,使气囊中气体达到极高压力水平,利用排气机构将高压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无需预先在装置中充入超高压气体,极大程度提高了排气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77527.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LIBS设备的水下元素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由密封压力仓内部的LIBS系统与外部的气流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气流控制系统包括气体探头仓、气源,气源通过气源管路连接气体探头仓,气体探头仓一端开孔,另一端与密封压力仓之间通过玻璃窗口密封隔断。LIBS系统内部的激光器输出激光至水下待检测物体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光谱,光谱仪采集沿原光路返回的等离子体光谱。装置在水中工作时,通过气体探头使探测光路由原有的水体环境改为气体环境,可极大提高等离子体的激发与收集效率,无需繁琐的精密对焦过程,提高水下固体或水体化学元素原位在线检测灵敏度。本装置和方法,可广泛用于海洋矿产勘探,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59959.1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81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选择最优光谱谱段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步骤为:1)获得LIBS光谱数据;2)参数编码,形成遗传算法初始种群;3)主成分分析;4)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5)评价网络;6)形成新种群;7)重复3)~6)至满足适应度指标,输出最优分段及对应的最优分类器;8)应用分类器对未知样品进行分类。本方法训练出的分类器可对训练样品对应种类的待测样品进行准确分类,从而定性分析样品成分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21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303439.7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N21/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3 , G01B11/14 , G01N21/21 , G01N21/718 , G01N21/8507 , G01N33/206 , G01N2021/695 , G01N2201/06113 , G01N2201/0636 , G01N2201/0683 , G01N220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距离冶金液态金属成分的原位、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探头的前端置入冶金液态金属中,充入惰性气体,使整个激发与收集光路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端光学传感装置,产生激发激光,远距离聚焦至液态金属表面,产生等离子体信号,并将其收集,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至后端控制平台,探测距离可根据需要大范围调节;后端控制平台,作为人工操作和显示平台,控制中端光学传感装置的激光信号、控制调节探测位置距离、采集探测位置,接收中端光学传感装置发送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装置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探测距离可大范围调节,大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能源消耗;测量结果准确;能够实现对C、S、P等难测成分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4651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49886.6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小波降噪的最佳分解层数选择方法,基于噪声能量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小波能量熵计算得到噪声能量值的预测区间并用于确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小波降噪的最佳分解层数,通过本方法可以自动地选择LIBS小波降噪的分解层数,取得了很好的小波降噪效果,在提高了信噪比同时降低了检出限。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721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10222087.9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液态金属成分的原位、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前端耐高温光学探头、中端信号发生和采集部分以及后端控制平台,其中:前端耐高温光学探头,其前端置入冶金液态金属中,产生光学信号送至中端信号发生和采集部分;中端信号发生和采集部分,将接收到的前端耐高温光学探头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至后端控制平台;后端控制平台,作为人工操作和显示平台,接收中端信号发生和采集部分发送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控制中端信号发生和采集部分的激光信号、控制前端耐高温光学探头中水和气的流量。本发明装置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大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及降低能源消耗;测量结果准确;能够实现对C、S、P等难测成分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93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7772.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F18/20 , G06F18/27 , G06F18/2135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合偏最小二乘统计约束的工业传感神经网络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配对数据集{测量数据,标签},并进行数据集划分。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优化其潜变量数,初步拟合测量数据与关键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全连接神经网络的隐藏层节点数量和网络的初始化权重。进一步结合训练集数据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初始化后的网络进行训练,精细调整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获得最优的PLS辅助优化网络(PLSaoNET)模型。本发明从神经网络的机理出发,指导网络超参数的确定和求解路径的指定,满足了工业应用对精度、鲁棒性和易用性的三重要求,为工业传感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9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21041.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光谱在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低起伏运动物料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柜、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激光激发和光谱信号收集系统、压力及温湿度控制模块、测距系统及自动调焦模块,压力及温湿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及检测主机柜内的压力及温湿度信息,且提供压缩空气;激光激发和光谱信号收集系统用于发射激光至物料表面及收集等离子体信号且输出到光谱仪中;测距系统用于检测物料表面高度变化信息,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根据物料表面高度变化信息控制自动调焦模块,进而调整激光聚焦和光谱收集的焦距。本发明集成度高,将在线检测的输送带上物料组分含量实时传送到中控室,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