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其制造方法和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4900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40033.9

    申请日:2013-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H01M10/045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其制造方法和锂二次电池。该电极组件由阳极板、隔离层和阴极板组成,其中,所述阳极板为阳极集流体双面均涂覆有阳极活性材料并连续弯折成垂直截面为Z字形的连续阳极板;所述阴极板的阴极集流体双面均涂覆有阴极活性材料,分别独立地位于阳极板经弯折后形成的相对面之间,使每个阴极板的两个涂覆了阴极活性材料的面分别与所述阳极板弯折形成的面相对,但所述阳极板弯折后的外侧不与所述阴极板面对;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相对的面之间;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还具有用于连接引线的接触区。本发明提供的电极组件易于制造,并充分利用材料,节约了成本,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51264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1286744.6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镍锰酸锂改性材料和镍锰酸锂改性材料表面的包覆层,包括碳和无机化合物,碳层靠近镍锰酸锂改性材料分布,无机化合物层叠加在碳层上;镍锰酸锂改性材料包括内核尖晶石相和外壳为类岩盐相的初级粒子;类岩盐相中包含Mg、Zn、Ni、Mn、Fe、Co、Ti、Cr、Y、Sc、Ru、Cu、Mo、Ge、W、Zr、Ca、Ta、Sr、Al、Nb、B、Si、F和S中的至少一种占位元素,占位元素位于尖晶石相的16c或8a位置;类岩盐相中还掺杂有磷元素,磷元素从类岩盐相的外表面向内部呈梯度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含有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51264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1284599.8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镍锰酸锂改性材料和镍锰酸锂改性材料表面的包覆层,包括碳和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具有‑N键或者‑COO键,碳层靠近镍锰酸锂改性材料分布,有机化合物层叠加在碳层上;镍锰酸锂改性材料包括内核尖晶石相和外壳为类岩盐相的初级粒子;类岩盐相中包含Mg、Zn、Ni、Mn、Fe、Co、Ti、Cr、Y、Sc、Ru、Cu、Mo、Ge、W、Zr、Ca、Ta、Sr、Al、Nb、B、Si、F和S中的至少一种占位元素,占位元素位于尖晶石相的16c或8a位置;类岩盐相中还掺杂有磷元素,磷元素从类岩盐相的外表面向内部呈梯度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含有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3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216087.0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补锂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补锂方法包括: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补锂组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其中,补锂组合物包括补锂材料和还原剂。补锂材料包括正硅酸锂、偏硅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原剂包括单质硫、单质磷、单质硼、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钛、硫化锂、硫化镁、硫化钙、硫化镧、硫化钽和硫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添加剂包括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补锂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