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高压氢无损加注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7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713762.1

    申请日:2023-12-13

    IPC分类号: F17C5/04 F17C13/00 F17C13/04

    摘要: 本申请提供的低温高压氢无损加注系统,其运行过程主要包含低温高压氢的制备、低温高压氢储罐预冷、低温高压氢储罐加注,其中,低温高压氢的制备过程包含两种形式,一种以常温气态氢为气源,另一种以常压液氢为气源,该加注系统在运行中可以保证低温高压氢在制备、储存容器预冷和加注过程中无氢气的损耗,提高输运密度和加注速率,降低加注能耗和输运成本。另外,系统中关键部件的选型和多路旁通的设计,既保证了低温高压氢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又保障了低温高压氢的存储品质,有利于其在储运后的高品质利用和大范围的推广。

    一种小型氢液化装置及液化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9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77780.4

    申请日:2023-11-08

    IPC分类号: F25J1/0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氢液化装置,具体涉及于低温液化技术领域,所述小型氢液化装置包括换热单元、储存单元和压缩制冷单元,其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制冷单元包括压缩机和第一制冷机;所述储存单元包括液氢储罐;所述压缩机出口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制冷机、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液氢储罐的入口端,所述液氢储罐的出口端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并与所述压缩机入口端连接并形成一个回路,通过本发明可以不需要借助外部液氮等冷源进行液化氢气,不受地域限制,同时功耗更低,液化效率更高。

    一种流体相变可视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102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810830814.6

    申请日:2018-07-26

    IPC分类号: F28D15/02 F28F1/02

    摘要: 一种流体相变可视化系统,包括透明真空罩、相变反应装置和再沸器。相变反应装置包括透明壳体、隔板和换热组件,隔板将透明壳体的腔体分为上腔和集液腔,换热组件包括设于隔板上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再沸器的透明液体罐上设有透明气体管道,透明气体管道和集液腔连通,集液腔的底部设有透明液体管道,透明液体管道和透明液体罐连通。上述流体相变可视化系统,上腔内的液态流体进入第二换热管,与集液腔中的气态流体进行换热,集液腔中的气态流体在第二换热管的表面凝结。集液腔内的气态流体进入第一换热管内,与上腔中的液态流体进行换热,上腔中的液态流体在第一换热管的表面蒸发。因此,可以同时观测到流体冷凝和蒸发的相变过程。

    一种级联式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61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4629.3

    申请日:2022-05-23

    IPC分类号: F17C5/04 F17C7/04 F17C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级联式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和方法,所述级联式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包括均布置于封闭冷箱中的多个三通结构和多个换热器,还包括氢流路和多个工质流路,本发明选用氮、二氧化碳、乙二醇溶液、水等作为冷能回收和蓄冷工质,根据温度梯度级联式地实现液氢气化过程中冷能的回收,并能进行有效冷能再利用,避免了液氢在空冷、水冷气化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液氢加氢站的经济性。

    一种非接触式的低温旋转机械轴系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566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113777.X

    申请日:2022-09-14

    发明人: 伍继浩 商晋 吕翠

    IPC分类号: H02K49/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的低温旋转机械轴系结构,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的磁力联轴器,所述磁力联轴器包括内环和套设在所述内环外的外环,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或者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其中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的内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永磁体,本发明将主轴分为两段,采用磁力联轴器实现非接触连接,可以减少轴向漏热,有利于提高整机效率。

    一种旋转机械的主轴支撑结构及旋转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57112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968491.9

    申请日:2021-08-23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机械设备领域,公开了旋转机械的主轴支撑结构及旋转机械,旋转机械包括机壳、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主轴、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二轴承组件,主轴一端穿过第一端盖,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装配在主轴上的第一轴承和固定在第一端盖上的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组件包括装配在主轴上的第二轴承、与第二轴承同轴装配的第二轴承座、第一端部固定在第二端盖上的外挡板、装配在第二轴承座和外挡板之间的滑套和弹性件,滑套包括外圈和嵌设在外圈上的滚珠,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座均位于外挡板与第二端盖之间,第二轴承座与滚珠接触,弹性件压缩在第二轴承座与第二端盖之间,在主轴轴向收缩时,弹性件被压缩或被释放拉伸,保证旋转机械的稳定运行。

    一种超流氦制冷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39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90161.8

    申请日:2022-05-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流氦制冷机,包括压缩机组、第一冷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冷箱内的氦气预冷模块、多级透平膨胀机组、换热器组、过冷器和冷压缩机组、第二冷箱、设置于所述第二冷箱内的50~75K温区负载、4.5~75K温区负载、2K负载和气液分离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冷箱和所述第二冷箱外的液氦杜瓦。所述超流氦制冷机通过在第一冷箱和第二冷箱外设置液氦杜瓦,使得所述超流氦制冷机适用于多种提氦应用场合,例如应用于3000L/h的提氦场景,有利于扩大所述超流氦制冷机的适用范围,一机多用,节省造价,同时该液氦杜瓦还可以储存低温系统在动、静态负载间变化的冗余制冷量,避免对超流氦制冷机造成热冲击。

    自适应控制器及磁悬浮压缩机叶顶间隙的在线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7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63469.0

    申请日:2021-10-28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压缩机领域,公开了自适应控制器及磁悬浮压缩机叶顶间隙的在线调节方法,磁悬浮压缩机叶顶间隙的在线调节方法通过自适应控制器实施,自适应控制器根据磁悬浮转子所在的平衡位置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保证想要的系统响应性能,磁悬浮压缩机叶顶间隙的在线调节方法包括:根据所需叶顶间隙调整磁悬浮压缩机的转子的平衡位置;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调整控制参数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磁悬浮压缩机的磁悬浮轴承以使转子稳定于平衡位置;当压缩机转子的平衡位置改变时,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自动更改,无需手动调试参数,依然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良好的响应性能,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实现叶顶间隙的实时调节。

    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磁悬浮轴承鲁棒控制器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521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029714.3

    申请日:2018-01-12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鲁棒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磁悬浮轴承鲁棒控制器构造方法,通过总结出鲁棒控制器权矩阵函数的通用公式并对权函数参数进行范围限定;给出手动调节权参数的调节方向,解决了初学者选择鲁棒控制器权函数的盲目性。本发明进一步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权函数参数进行优化,使设计者能根据实际需要在闭环响应性能和控制信号之间进行折衷,从而得到这两个目标下的最优鲁棒H∞控制器。本发明可以让使用者无需掌握过多的专业知识,轻松合理构造出适用于轴向(单自由度)的磁悬浮轴承系统的鲁棒H∞控制器。

    一种阻尼装置
    10.
    发明公开
    一种阻尼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412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77712.0

    申请日:2020-05-07

    IPC分类号: F16F6/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阻尼装置,包括真空边界、弹性件、金属管、丝杆、永磁体及高磁导率合金,在外界干扰促使真空实验装置发生振动时,通过所述丝杆可带动所述弹性件发生伸缩,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下,所述永磁体与所述金属管发生相对运动,在所述金属管内形成涡流,产生洛伦兹力阻碍所述永磁体的振动,使得所述真空实验装置振幅逐渐减小直至为零,从而避免了橡胶阻尼的刚度大、阻尼系数大、蠕变、影响真空度等问题,可以适用高真空的精密物理实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