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942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119909.0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冷热器的插入式温度测量装置。该插入式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套管组件,包括部分地伸入所述蓄冷热器的填充床储罐中的套管;测温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套管中且由所述套管伸出至所述填充床储罐中的测温元件;套筒组件,将所述套管组件及所述测温组件连接至所述蓄冷热器的冷箱壁面。通过这种方式,测温元件外部的套管能够对测温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且不会影响测温元件的正常测温功能。由此,在填充诸如固相蓄冷介质时测温元件不会被砸中而造成损坏。另外,当蓄冷热器在高/低温运行时,测温元件不会因为填充床储罐和冷箱壁面热胀冷缩作用的差异导致测温元件弯扭损坏。并且,测温元件出现损坏时可抽出进行更换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6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859789.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源供热的电蓄热暖风供给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热泵、低品位热量收集器、换热器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热介质,蓄热介质通过加热元件与外部供电设备相连,加热元件在低谷电阶段进行加热,加热元件在高峰电阶段停止加热,保温腔体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蒸气压缩式热泵安装在进气口,低品位热量收集器安装在保温腔体外,换热器与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相连并安装在保温腔体内,外部空气经过冷凝器后再经过蓄热介质和换热器,最后从出气口排出。该多源供热的电蓄热暖风供给装置,进气口安装蒸气压缩式热泵,低品位热量集热器持续运行收集热量,减少了用电量并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电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6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859817.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热源供热的蓄热式暖风供给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保温腔体、维勒米尔热泵、低品位热量收集器、换热器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热介质,蓄热介质通过加热元件与外部供电设备相连,保温腔体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维勒米尔热泵安装在进气口,维勒米尔热泵的高温腔与蓄热介质热连接,低品位热量收集器位于保温腔体外,换热器位于保温腔体内并与蓄热介质热连接,换热器与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相连。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热源供热的蓄热式暖风供给装置,在进气口处安装热能驱动的维勒米尔热泵,使用低谷电蓄热的同时还能借助低品位热量收集器收集低品位热量,然后在高峰电阶段供热,减小耗电量,降低供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8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859800.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蓄冷式供冷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气液换热器、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冷介质,气液换热器安装在保温腔体内并与外部供液管连通,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气液换热器的出风口,低品位热量收集器位于保温腔体外,低品位热量收集器与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热端相连,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冷端位于保温腔体内,保温腔体为密封腔,气液换热器排出的空气经过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蓄冷介质和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后与气液换热器内的流体再次进行热交换。本发明提供的电蓄冷式供冷装置,减少了用电量并实现了热量的梯级利用,降低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806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638908.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F28D20/00 , F28F9/24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板的设计方法及内置折流板的蓄冷/热器,该折流板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填充床式蓄热/冷器的基本参数;建立具有折流板的填充床物理模型,选择传热模型和流动模型,并计算填充床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获得初始模型结果,改变折流板的设置参数,分别计算并对比不同设置参数的折流板对应的填充床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计算不同设置参数的折流板下填充床式蓄热/冷器的压降值;设定填充床式蓄热/冷器的目标压降值和目标速度值,确定折流板的目标设置参数。本发明实现对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流道进行优化,提高填充床式蓄热/冷器中的换热流体分布的均匀性,换热流体与储能工质换热更为充分,提高填充床有效容量,保证储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647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910411555.8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台冷却技术领域,提供基于低温固体冷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冷系统及方法,该基于低温固体冷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冷系统,包括:容器、第一真空腔体、第二真空腔体、样品台、低温冷头和液体源;样品台设置于容器的上方,低温冷头用于为容器提供冷量,液体源用于为容器提供液体,低温冷头位于第一真空腔体的内部,容器和样品台位于第二真空腔体的内部。该基于低温固体冷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冷系统,由液体转化的低温固体的潜热制冷以实现样品台的温度的调控,在切断低温冷头和容器之间的冷量输送后,系统处于零振动状态,并且样品台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设定温度,温度波动范围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09462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411584.4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温液体贮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化可燃气体零排放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液化可燃气体的贮箱以及设置在贮箱上的制冷机;制冷机为热驱动型制冷机,制冷机利用所述贮箱内汽化的可燃气体的燃烧热进行驱动产生冷源,冷源置于贮箱内部液化的可燃气体中、汽化的可燃气体中或者与贮箱的壁面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化可燃气体零排放装置及方法,使用制冷机来再冷凝汽化后的气体,实现低温液体贮箱零排放的主动制冷技术,从而减少能源浪费以及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且该装置采用热驱动型制冷机,利用可燃气体的燃烧热作为热源来驱动该制冷机,不需要外界输入热量,便于装置的移动运输以及在电能获取困难场合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186006.0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冷处理设备及方法,其中设备包括:对待处理工件进行深冷处理的箱体;箱体具有进气口和主排气口,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箱体内部,箱体内的气体通过主排气口排出,在箱体的进气口和主排气口之间、环绕箱体的侧壁设置一环形进液槽,环形进液槽用于向箱体内输送低温介质,箱体内进气口端的气体穿过环形进液槽所在的平面从主排气口排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冷处理设备及方法,随着气体的流动可将箱体中部多余的冷量吹向主排气口,直接对待处理工件进行预冷,实现冷量的连续回收利用,使冷量能够得到充分完全的利用,可节约能源的消耗,提高深冷处理效率;另外,可直接连续的对待处理工件进行回温及回火处理,使处理过程连续高效。
-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7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614277.3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紧凑式冷箱的液态空气储能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组、压缩热利用装置、低温换热器和低温储罐依次连接形成液态空气储能通路;低温储罐、低温换热器、压缩热利用装置和空气膨胀机组依次连接形成液态空气释能通路;低温换热器和蓄冷器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低温换热器设置于冷箱的内部,蓄冷器设置于冷箱的外部;循环回路在液态空气储能通路中释放冷能,循环回路在液态空气释能通路中吸收冷能。本发明在传统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可同时完成空气液化和复温的紧凑式冷箱,既解决了系统初始投资、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又可减少换热器在运行间歇期,由于轴向导热产生换热器冷热端温度梯度导致的衰减幅度等问题,提高系统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