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6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7269.2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IPC分类号: A41D13/005 , A41D31/06 , A41D31/3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充冷相变冷却服,包括:冷却服本体、冷却盘管、相变材料层和充冷装置;其中,冷却服本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相变材料层的封闭腔室,冷却盘管设置于冷却服本体内部且与相变材料层接触,冷却盘管与充冷装置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充冷相变冷却服,通过充冷装置和冷却盘管对冷却服进行充冷,使得相变材料层放热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当冷却服放出冷量时,相变材料层吸热并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给人体降温。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充冷相变冷却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快速启用,具有快速充冷,便携性好、结构简单、重量轻和供冷时间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67840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2013427.9
申请日:2020-09-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IPC分类号: A41D13/005 , A41D31/06 , A41D3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充冷相变冷却服,包括:冷却服本体、冷却盘管、相变材料层和充冷装置;其中,冷却服本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相变材料层的封闭腔室,冷却盘管设置于冷却服本体内部且与相变材料层接触,冷却盘管与充冷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充冷相变冷却服,通过充冷装置和冷却盘管对冷却服进行充冷,使得相变材料层放热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当冷却服放出冷量时,相变材料层吸热并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给人体降温。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充冷相变冷却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快速启用,具有快速充冷,便携性好、结构简单、重量轻和供冷时间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900566.2
申请日:2019-09-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汽车热泵系统包括沿送风方向依次安装于汽车的空调风道内的第一车内换热器和第二车内换热器,还包括安装于空调风道外的压缩单元、制热膨胀阀和第一车外换热器,压缩单元包括第一级压缩机和第二级压缩机;第一车外换热器的出口、第一级压缩机、第一车内换热器、第二级压缩机、第二车内换热器、制热膨胀阀和第一车外换热器的进口依次连接,以形成制热循环回路。该汽车热泵系统利用第一车内换热器对压缩单元的第一级压缩机的排气进行冷却,同时利用第一车内换热器对刚进入空调风道的温度较低的空气进行预加热,有效回收中间冷却的废热,提升冬季工况的制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63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175291.2
申请日:2018-10-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F16K31/68 , F16K31/126 , F16K41/00 , F16K1/00 , F25B41/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及其热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内部从右至左依次构造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第一腔室设有进气口,第二腔室设有出气口;第一感温腔体,第一感温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三腔室连通;阀门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并能控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断;其中,当第一感温腔体的温度高于临界值时,第三腔室内的压力大于阀门组件中的弹性件的弹力和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压力之和,从而使得阀门组件中的阀芯与阀口分离。本发明通过感温腔体及对应的阀门结构控制热管的启停,以根据热源器件温度自动实现热开关功能,防止热源器件被过度冷却,大幅提高了环形热管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451469.X
申请日:2019-05-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10/635 , H01M10/42 , H01M10/48 , A62C3/1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单元和电池灭火单元;在电池冷却单元中,气冷器将冷却后的气态二氧化碳输出至喷射器进气口,喷射器将由进气口进入的气态二氧化碳和由引射口引射到的气态二氧化碳输入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将分离后的液态二氧化碳由液道口和膨胀阀输出至电池冷却蒸发器,电池冷却蒸发器通过液态二氧化碳对动力电池包进行冷却降温;在动力电池包内失火时,电池冷却单元停止工作,在电池灭火单元中,气液分离器将液态二氧化碳由液道口和电动阀输出至喷嘴,喷嘴通过喷发液态二氧化碳对动力电池包进行灭火降温。本实施例实现了在动力电池运行冷却的同时,能够对动力电池温热失控进行有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7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813170.4
申请日:2019-08-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的结构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冷库排管蒸发器及冷库局部控温方法,包括:蒸发器单管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的转动中心线与蒸发器单管的轴线平行,蒸发器单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第一隔层,第一隔层将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区域分隔为两个传热腔,内管内填充有第一工质,每个传热腔内均填充有第二工质。本发明提供的冷库排管蒸发器及冷库局部控温方法,由于蒸发器单管的特殊性,由于重力的作用其沿轴向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第二工质与内管的外管壁接触面积的变化,从而能够实现对制冷量的无极调节,并且针对库温不均的区域可调节局部的蒸发器单管转动即可实现对局部制冷效果的控制,另外也可以起到部分储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4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00718.0
申请日:2023-09-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超冰温保存的冰箱,包括:冰箱本体,冰箱本体包括冷藏室,冷藏室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及第四线圈;线圈产生的磁场的磁场强度的取值范围为0至10mT,第一磁场、第二磁场以及第三磁场的频率的取值范围为0至100Hz;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间距为L1,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之间的间距为L2,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之间的间距为L3;其中,L1:L2:L3=(2~4):(0.5~1.5):(2~4)。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超冰温保存的冰箱,能够使蔬菜水果等食品能够在零下进行低温贮藏,而不发生冻结,提升保鲜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38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38323.1
申请日:2022-02-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热泵系统,包括第一车内换热器、补气压缩机、中间换热器、喷射器、闪发罐以及车外换热器;通过设置喷射器和闪发罐的组合,在夏季制冷工况下,能够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在冬季制热工况下,能够增加系统从环境中的吸热量;通过闪发罐与喷射器的高效耦合,不仅能降低节流损失,还能减小补气压缩机功耗,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全气候能效,拓宽了电动车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区与高温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02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8425.9
申请日:2021-08-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自由度脉冲强光杀菌消毒机器人,包括:脉冲强光灯管、灯座、机体、移动机构以及摆动机构,灯座内设有腔室,脉冲强光灯管一端设于腔室,摆动机构设于机体的顶部,灯座与摆动机构连接,在摆动机构的驱动下,灯座可绕其轴线旋转,移动机构设于机体底部,一方面,在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多自由度脉冲强光杀菌消毒机器人能够移动,对房间进行全面覆盖,另一方面,在摆动机构的驱动下,脉冲强光灯管能进行摆动,进而对房间覆盖更全面、辐射分布更均匀,结合这两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多自由度脉冲强光杀菌消毒机器人整体能进行移动,同时脉冲强光灯管能进行摆动,从而确保对空间高效、快速杀菌,实现对空间全覆盖和均匀辐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57407.1
申请日:2022-04-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F25B25/02 , F25B15/04 , F25B29/00 , F25D13/00 , F25D23/00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氨冷库能源综合利用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氨冷库的电冷热联供系统,使用时,首先利用外部电源对所有的需电元件供电启动运行,当供电模块电量达到使用要求后,切换为供电模块供电,多余电量储存在供电模块内。氢气供给管路用于向氢燃料电池供给氢气,在制氢过程中,第一供热回路用于为液氨气化装置供热,气体冷却装置用于为分解后的氢气和氮气降温,冷却所需冷量由制冷回路提供。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供热回路输送到供热房间内,热泵循环系统的制冷回路还用于吸收冷库间内的热量。如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氨冷库的电冷热联供系统,综合实现了电、冷、热联供的效果。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