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然水体修复的微纳气泡释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7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18543.8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气泡制备技术与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天然水体修复的微纳气泡释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所述材料投放于目标水体后,材料在水中可形成大量的微纳气泡,其中体相微纳气泡分散于上覆水体,可实现上覆水体的高效快速增氧,而界面微纳气泡由于附着于材料界面而存在于覆盖层中,其与厌氧沉积物直接接触,可长效逆转沉积物-水界面的氧化还原电位,钝化表层沉积物。且可通过控制材料的性质调控微纳气泡的释放性能。此方法兼具天然水体治理的生态安全性和长效性,不使用化学试剂,无毒无害,可以高效消除天然水体缺氧和水体黑臭现象,加速上覆水中还原性物质的氧化分解,为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营造良好的条件。

    磷酸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3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48989.9

    申请日:2025-02-11

    Inventor: 毕磊 宋茂勇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磷酸铋的制备方法,属于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该磷酸铋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铋化合物分散于含磷废水中,以使得含铋化合物中的铋离子与含磷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原位形成含有磷酸铋的混合溶液;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得到磷酸铋;其中,磷酸铋具有中空纳米管状结构。本公开还提供了磷酸铋和磷酸铋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由于利用含铋化合物作为吸附剂来吸附含磷废水中的磷酸盐,可以高效去除含磷废水中的磷,原位形成具有中空纳米管状结构的磷酸铋,无需对吸附后的磷进行脱附。此外,吸附磷酸盐后生成的磷酸铋可以高效降解并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含磷废水中磷的高效去除和回收增值再利用。

    一种具有多个磁性纳米内核@空隙@多孔外壳结构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126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310447529.3

    申请日:2013-09-27

    Inventor: 潘纲 毕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磁性纳米内核@空隙@多孔外壳结构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球结构特点为球型多孔中空外壳内含有多个磁性纳米内核。制备方法为以三价铁为单一铁前驱体,利用单细胞藻类自身所具有的球型细胞壁作为多孔微球壁的前驱体,并利用藻细胞内部物质代替化学试剂参与反应,采用条件温和的水热法制备出具有多个磁性纳米内核@空隙@多孔外壳结构的微球。该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模板即可得到复杂的多孔中空外壳和多磁性内核结构微球,并且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无需添加任何有机试剂,所得微球产品表现出优良的磁响应特性,和较大的装载空间。

    纳米颗粒散射光共聚焦成像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5471.0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一种纳米颗粒散射光共聚焦成像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单元、第一针孔、分束镜转盘、扫描聚焦单元、电动载物台、第一检测成像单元、第二针孔、分光单元和第二检测成像单元。本发明无需对纳米进行标记,能够同步收集无标记纳米颗粒和荧光标记生物分子;能够原位成像,直接观察活细胞中纳米颗粒分布位置和含量;成像分辨率高,既能够对纳米颗粒单颗粒成像,也能够在生物分子水平进行荧光成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