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9295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410714220.0
申请日:2014-11-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9/04 , C02F103/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化学铣切废液的处理方法,处理的具体过程为:(1)过滤:将化学铣切废液中的固体杂质过滤去除;(2)化学铣切废液冷却至20℃以下后加入形核剂,使氟氧化铝从溶液中沉淀出来;(3)将钾盐加入到废液中,使钛离子成为氟钛酸钾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并通过离心分离机将其集中到残渣中;(4)离心分离机出来的废液进行有效成分分析标定,可作为再生化铣溶液。本发明可以使失效的化学铣切废液得到再生,进行循环使用,有效降低了化铣溶液成本,降低了化学铣切废液的排放成本,可以使工厂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并且降低了化学铣切废液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118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1083478.0
申请日:2016-11-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型电镀硬铬领域,具体为一种铬的三价化合物电镀体系及其使用方法。该电镀体系的镀液成份为:三价铬镀盐1.0~1.5mol/L,配位剂2.0~3.0mol/L,缓冲剂0.5~1.0mol/L,导电盐3.0mol/L,其余为水。采用脉冲超声的方法在电镀过程中,通过电镀体系的镀液对阴极表面进行处理,有效的减少Cr2+的富集,促进电镀反应进行,使镀层厚度得以提升。在特殊的电镀装置下,通过电镀液中特殊添加剂的使用,有效的提高铬镀层的厚度至100μm以上,结晶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07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69295.1
申请日:2016-04-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5D3/06
CPC分类号: C25D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型电镀硬铬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三价铬电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六价铬离子毒性对健康及环境保护影响较大的问题。镀液成份为:氯化铬0.5~1.0mol/L,硫酸铬0.2~0.5mol/L,配位剂1.5~3.0mol/L,缓冲剂0.1~1.0mol/L,导电盐0.5~2.5mol/L,润湿剂2~10g/L,分散剂2~10g/L,其余为水。本发明采用铬的不同种类三价化合物共混体系,在常规的电镀装置下,通过电镀液中特殊添加剂的使用,有效的提高铬镀层的厚度至60μm以上,结晶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151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598193.0
申请日:2013-1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铣切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γ-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化学铣切溶液及化学铣切方法。化铣溶液成份为:氢氟酸3~20wt%,盐酸0~10wt%,硝酸8~30wt%,冰乙酸1~3wt%,缓蚀剂0.1~5g/L,钛离子0~100g/L,铝离子0~80g/L,其余为水。本发明采用氢氟酸、盐酸和冰乙酸作为腐蚀剂,硝酸作为氧化剂,并添加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和缓蚀剂配制γ-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化铣溶液,温度在35~60℃时对材料进行化学铣切加工,化铣速率约为0.01~0.04mm/min。本发明提供的化铣溶液配方及化铣加工方法可实现γ-钛铝材料的化学铣切加工,化铣速率可控,处理后的零部件尺寸精度满足要求,表面粗糙度好,整个化铣过程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097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10405946.2
申请日:2011-12-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钕铁硼磁体材料的表面防护技术,具体为一种钕铁硼磁体材料表面镀锌/有机涂层双层防护的方法。首先,对钕铁硼除油、除锈、砂纸打磨;然后,将钕铁硼进行镀锌处理;之后,再涂覆一层有机涂料,形成有机涂层。本发明针对目前电镀、化学镀、有机涂层等一些单层表面防护的防腐性能差问题,采用镀锌/有机涂层双层防护的表面处理技术,解决了钕铁硼在应用上的限制,且在保证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磁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较大程度的提高涂层的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5421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03784.9
申请日:2010-12-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的表面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在酸性条件下铝粉阳极氧化抑制析氢的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技术,首先将铝粉进行化学脱脂酸、清洗后置于酸性电解液中,在搅拌下,使铝粉随时接触阳极,实现铝粉的阳极氧化,从而在铝粉表面形成氧化物膜,达到抑制铝粉析氢目的。本发明解决现有铝粉在水性涂料中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析氢的实际问题,其制作工艺简单、且又能显著提高铝粉的抑制析氢性能,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625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13249.5
申请日:2009-08-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表面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水性涂料中锌铝粉钝化液。该钝化液是由去离子水、钝化剂、助溶剂、pH调节剂组成,按重量份数计,钝化剂0.5~10份,助溶剂25~50份,去离子水500~1000份,pH调节剂0.2~5份。先将钝化剂用去离子水和助溶剂稀释到相应的浓度,搅拌均匀,然后用pH调节剂来调节体系的酸碱性,使之最后的pH=7~9之间,经搅拌均匀制成钝化液。本发明可以解决存在析氢和涂料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钝化液对锌铝粉有较好的抑制析氢作用,并使水性涂料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配制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1183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611081183.X
申请日:2016-11-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5D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型电镀硬铬领域,具体为一种三价铬环保电镀液及其使用方法。该电镀液的成份为:氯化铬0.5~2.0mol/L,配位剂1.5~3.0mol/L,导电盐0.5~2.5mol/L,分散剂0.2~1.0mol/L,特殊组分0.1~0.5mol/L,其余为水。在确定的酸度、温度、电流密度下,制取出厚度超过80μm铬镀层;电镀液使用过程中,酸度控制在pH=2~4之间,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电流密度控制在30~40A/dm2。从而,通过在常规三价铬电镀液配方中引进一类特殊组分,有效降低电镀过程中镀层表面张力,提高电镀液分散性,进而解决电镀过程中边缘效应问题,从而提高镀层厚度至80微米和致密度,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118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1081183.X
申请日:2016-11-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5D3/06
CPC分类号: C25D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型电镀硬铬领域,具体为一种三价铬环保电镀液及其使用方法。该电镀液的成份为:氯化铬0.5~2.0mol/L,配位剂1.5~3.0mol/L,导电盐0.5~2.5mol/L,分散剂0.2~1.0mol/L,特殊组分0.1~0.5mol/L,其余为水。在确定的酸度、温度、电流密度下,制取出厚度超过80μm铬镀层;电镀液使用过程中,酸度控制在pH=2~4之间,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电流密度控制在30~40A/dm2。从而,通过在常规三价铬电镀液配方中引进一类特殊组分,有效降低电镀过程中镀层表面张力,提高电镀液分散性,进而解决电镀过程中边缘效应问题,从而提高镀层厚度至80微米和致密度,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10349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54529.7
申请日:2016-11-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分类号: C23C22/40 , C23C22/06 , C23C22/07 , C23C22/42 , C23C2222/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表面环保化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2024铝合金表面硅烷水解液及其使用方法。该硅烷水解液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硅烷5~30g/L;助溶剂5~40g/L;缓蚀剂0.1~10g/L;氧化剂0.1~4g/L;pH调节剂0.1~3g/L;去离子水余量。使用时,首先对铝合金进行打磨、碱洗、酸洗;然后,将铝合金浸于硅烷水解液中1~10min,取出后在25~200℃固化,形成硅烷膜。本发明一种应用于2024铝合金表面的硅烷水解液无六价铬及铅、汞、镉重金属离子化合物,不含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毒溶剂,满足环保要求,工艺简单,易于形成产业化,且硅烷膜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