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70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07871.3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声波的微球操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成像系统,微球操纵装置包括基片和多个电极部;基片以压电材料制作;多个电极部位于基片平面内,多个电极部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且以目标区域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部,目标区域用于放置微球样品。向电极部通入交流电信号,可在基片表面激励产生表面声波,相对方向传播的表面声波在目标区域叠加形成表面声波驻波场,在驻波场的作用下驱动微球移动。本发明基于表面声波的微球操纵装置及成像系统,实现利用表面声波操纵微球移动,在扫描成像时可避免形成成像盲区,能得到样品的全部面积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61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7051.X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低成本、批量化微棱镜模具的设计方法,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解决现有加工棱镜模具采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使棱镜表面粗糙度大,且加工成本高,不便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表面光洁的硅片,结合光刻、ICP等MEMS技术,加工出所需角度棱镜左侧面、右侧面、斜面以及后直面等不同面的微小硅片,并且在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刻有角度微型沟槽、竖直微型沟槽与角度标示孔,通过微型沟槽将各个硅片斜面和模具硅片后直面简单地拼接组装,实现微小型棱镜模具的制作,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用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化生产;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棱镜等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95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473066.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传感标定方法、标定系统及疾病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生物传感标定方法通过在光纤表面固定一层被测生物标志物第一抗体的方式,使部分所述光纤通过被测样品时,能够使所述被测样品中的抗原被所述第一抗体捕获;然后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固定被测生物标志物第二抗体,并将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混入所述被测样品中,由于所述第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使所述金属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抗体与所述被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利用所述生物传感标定方法可以实现对被测样品中的抗原的检测。由于金属纳米粒子的消光截面远远大于传统的荧光分子,因此相较于传统的荧光标记法,所述生物传感标定方法对于所述抗原的检测灵敏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95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73066.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 , G01N21/71 , G01N2201/08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传感标定方法、标定系统及疾病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生物传感标定方法通过在光纤表面固定一层被测生物标志物第一抗体的方式,使部分所述光纤通过被测样品时,能够使所述被测样品中的抗原被所述第一抗体捕获;然后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固定被测生物标志物第二抗体,并将所述金属纳米粒子混入所述被测样品中,由于所述第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使所述金属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抗体与所述被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利用所述生物传感标定方法可以实现对被测样品中的抗原的检测。由于金属纳米粒子的消光截面远远大于传统的荧光分子,因此相较于传统的荧光标记法,所述生物传感标定方法对于所述抗原的检测灵敏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5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07825.3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 G02B6/25 , G02B21/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微球操纵装置及显微成像系统,微球操纵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纤分束器和多个光纤;多个所述光纤设置在微球样品所在平面内,多个光纤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且以微球样品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两个光纤;光纤具有锥形的尾端,每一光纤的尾端正对微球样品;激光器与光纤分束器连接,光纤分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光纤对应连接。本发明基于光纤的微球操纵装置及显微成像系统,实现利用光束操纵微球移动,避免了在扫描成像时形成成像盲区,保证得到样品的全部面积成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纤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99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180095.5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2B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式多光谱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微纳米滤光片领域。解决现有微流控芯片中多通道阵列化检测的集成化问题。该滤光片只包括二维金属光栅层、缓冲层、波导层和基底四层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是利用二维金属光栅的导模共振原理,通过调节光栅周期实现不同波长的选择。通过缓冲层的厚度还可以调节透过波长的半波带宽。通过调节二维金属光栅层的合适的占空比,可以减少旁瓣。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阵列式多光谱滤光片相对于其他可调谐滤光片来说,具有结构简单、旁瓣低、半波带宽可调、透过率高、与偏振无关等突出优点。应用本发明的滤光片,能够实现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615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137051.X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低成本、批量化微棱镜模具的设计方法,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解决现有加工棱镜模具采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使棱镜表面粗糙度大,且加工成本高,不便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表面光洁的硅片,结合光刻、ICP等MEMS技术,加工出所需角度棱镜左侧面、右侧面、斜面以及后直面等不同面的微小硅片,并且在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刻有角度微型沟槽、竖直微型沟槽与角度标示孔,通过微型沟槽将各个硅片斜面和模具硅片后直面简单地拼接组装,实现微小型棱镜模具的制作,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使用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化生产;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棱镜等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996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0095.5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IPC: G02B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式多光谱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微纳米滤光片领域。解决现有微流控芯片中多通道阵列化检测的集成化问题。该滤光片只包括二维金属光栅层、缓冲层、波导层和基底四层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是利用二维金属光栅的导模共振原理,通过调节光栅周期实现不同波长的选择。通过缓冲层的厚度还可以调节透过波长的半波带宽。通过调节二维金属光栅层的合适的占空比,可以减少旁瓣。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阵列式多光谱滤光片相对于其他可调谐滤光片来说,具有结构简单、旁瓣低、半波带宽可调、透过率高、与偏振无关等突出优点。应用本发明的滤光片,能够实现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53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07824.9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 G02B6/25 , G02B21/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微球操纵装置及显微成像系统,微球操纵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纤分束器和多个光纤;多个所述光纤至少包括位于与微球样品所在平面垂直的第一平面内且以微球样品为中心相对设置的两个光纤;光纤位于微球样品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且与微球样品所在平面具有预设夹角,并具有锥形的尾端,每一光纤的尾端正对微球样品;激光器与光纤分束器连接,光纤分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光纤对应连接。本发明基于光纤的微球操纵装置及显微成像系统,实现利用光束操纵微球在纵向方向移动,能够调整微球的纵向位置到达最佳成像点,进而提高成像质量。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光纤制作方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