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1489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510995310.6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密钥与用户之间缺乏对应关系,无法判断密钥使用者是否是其合法拥有者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根据生物特征数据,生成特征向量;根据预定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处理,生成与用户对应的个人密钥;根据个人密钥对用户的待加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本发明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生成与该用户对应的个人密钥和公开密钥,根据个人密钥对待加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无需保存和管理用于加密的个人密钥,在解密时将从当前生物特征数据中提取出的序列化特征向量,辅以可公开密钥来重建唯一确定的个人密钥进行信息的解密,防止密钥被冒用及窃取风险,从而增强了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2148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5310.6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密钥与用户之间缺乏对应关系,无法判断密钥使用者是否是其合法拥有者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根据生物特征数据,生成特征向量;根据预定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处理,生成与用户对应的个人密钥;根据个人密钥对用户的待加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本发明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生成与该用户对应的个人密钥和公开密钥,根据个人密钥对待加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无需保存和管理用于加密的个人密钥,在解密时将从当前生物特征数据中提取出的序列化特征向量,辅以可公开密钥来重建唯一确定的个人密钥进行信息的解密,防止密钥被冒用及窃取风险,从而增强了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110451080.9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食习惯分析方法、系统和设备,在被测者身上佩戴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连续性地采集被测者的口腔活动信号,同时,第二传感器连续性地采集被测者的身体运动信号;根据采集到的口腔活动信号及身体运动信号确定被测者在各不同时间段内的饮食状态和身体运动状态,并记录各不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与该时间段内的饮食状态和身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各不同时间段为一系列连续的时间段;根据所记录的内容分析得到被测者的饮食习惯。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能够得到客观、准确的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7047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696874.5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W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健康业务的业务鉴权方法及业务鉴权装置,其中,该业务鉴权方法包括:接收佩戴于人体上的设备采集到的动态体征数据信息以及所述设备的ID信息;对所述动态体征数据信息进行人体特征信息的提取,获取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和所述设备的ID信息进行鉴权,获取业务鉴权结果;在所述业务鉴权结果指示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以及所述设备均合法时,与所述设备建立业务互动。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从人体的动态体征信息中提取到的用于区分用户的个人体征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一方面节约了采集设备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用户身份鉴别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3028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611190048.9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前节图像的晶体区域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眼前节图像,并去除所述眼前节图像中的皮肤区域,获得第一图像;采用预先训练的眼前节图像的皮肤反光模型,去除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皮肤反光区域,获得第二图像;采用预先训练的主动形状模型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晶体检测,获得晶体区域。因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去除眼前节图像中的皮肤区域和皮肤反光区域,从而避免利用主动形状模型对眼前节图像进行晶体检测时,陷入极小值,进而使得用于进行晶体检测的眼前节图像不再局限于只包括晶体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909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77717.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G06F3/0487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持握方式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持握方式的识别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括:根据采集到的终端持握区域的持握信息,构建持握图像;其中,终端持握区域包括终端的侧边框区域和背板区域;持握信息包括用户手部在终端的持握位置和持握强度;对持握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持握图像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在预存储的特征向量模板中进行匹配查询,特征向量模板记录有终端在不同持握方式下的持握图像的特征向量;根据查询到的特征向量模板,确定当前持握方式。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进行持握信息采集进行持握方式识别,判断的准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强,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和操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25038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004086.X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征连续变化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体征数据库中的体征数据,得到基础体征变化曲线;根据基础体征变化曲线,确定对应基础体征变化曲线的关键点,并生成体征测量方案,体征测量方案包括关键点对应的单次体征数据的测量时间点;根据基础体征变化曲线拟合用户体征数据,得到用户的个性化基础体征变化曲线;其中用户体征数据是根据体征测量方案获取的;根据触发事件的类型,获取对应事件的类型的事件体征变化曲线;根据触发事件的时间,将个性化基础体征变化曲线和所述事件体征变化曲线进行融合,得到个性化连续体征变化曲线。本发明的方案,实现在特定事件的基础上,真正意义的连续体征数据变化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3580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210272627.3
申请日:2012-08-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安全控制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节点,其中该通信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从上一跳的第二物联网节点接收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第一传输数据包;基于所述第二物联网节点的唯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序号生成第三数据;判断所述第三数据是否与第二数据相同,获取一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第三数据与第二数据不同时,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判断结果指示第三数据与第二数据相同时,根据第一物联网节点的唯一识别信息和第一物联网节点端当前的第二数据包传输序号生成第四数据;向下一跳的第三物联网节点发送包括第四数据和与所述原始数据相关的第五数据的第二传输数据包。本发明提高了物联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8190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2190.3
申请日:2012-08-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安全控制方法、装置、第一移动终端及移动健康设备,该通信安全控制方法包括:生成与待传输指令相关的第一数据;利用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移动终端当前的数据包传输序号生成第二数据;合并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得到第一传输数据包;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包到移动健康设备,使得所述移动健康设备能够比较第三数据和第二数据,并在相同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获取并执行所述指令,否则丢弃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加密密钥根据与所述移动健康设备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唯一识别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第三数据为利用所述第二加密密钥和所述数据包传输序号生成的数据。本发明提高了移动健康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0929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510977717.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G06F3/0487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持握方式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持握方式的识别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括:根据采集到的终端持握区域的持握信息,构建持握图像;其中,终端持握区域包括终端的侧边框区域和背板区域;持握信息包括用户手部在终端的持握位置和持握强度;对持握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持握图像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在预存储的特征向量模板中进行匹配查询,特征向量模板记录有终端在不同持握方式下的持握图像的特征向量;根据查询到的特征向量模板,确定当前持握方式。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进行持握信息采集进行持握方式识别,判断的准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强,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和操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