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638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7619.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飞行器多体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投放通道的内装后向多体分离仿真方法,包括:网格生成:构建飞行器内装后向多体分离的基本抛物投放通道,根据所述基本抛物投放通道构建考虑不确定性的抛物投放通道,并生成多尺度渐变混合重叠网格;强剪切、强时变流动仿真:根据所述多尺度渐变混合重叠网格,基于自适应低速预处理方法对飞行器内装分离尾流区域中强剪切的流动特征进行仿真处理,并基于强时变流场预算方法和变时间步长方法对飞行器内装分离尾流区域中强时变的流动特征进行仿真处理。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飞行器内装后向多体分离的预测精度,解决内装后向投放分离数值仿真精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41398.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F18/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物与载机分离试验的分离参数设计方法,涉及悬挂物分离领域,包括:步骤S1:针对某型悬挂物分离的案例,梳理试验中悬挂物与载机分离的主要分离参数及取值范围;步骤S2:基于悬挂物与载机分离包线设计试验分离参数组合,再根据分离参数的物理意义,对试验的分离参数进行特征化;步骤S3:基于步骤S2特征化后的分离参数,对需要试验的分离参数组合采用聚类方法分成若干个子集,然后在每一子集中随机挑选若干个分离参数组合,使得总的分离参数组合数目满足试验资源消耗要求。本发明,对分离参数的特征化过程考虑了物理含义,避免了数值较大的物理量在计算“距离”时权重过大,参数特征化方法简单,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80294.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李欢 , 贾洪印 , 吴晓军 , 章超 , 陈江涛 , 赵炜 , 张培红 , 周桂宇 , 蒋安林 , 余婧 , 刘深深 , 陈兵 , 罗磊 , 张杰 , 杨悦悦 , 陈洪杨 , 莫焘 , 贾川 , 刘亮 , 赵辉
IPC: B64D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前缘直板的内埋弹舱及投放控制方法,其中内埋弹舱包括:前缘直板、弹舱舱门、连接杆、弹舱本体以及安装槽,所述前缘直板通过安装槽嵌入于飞行器的弹舱本体内部前缘位置,并通过连接杆与弹舱舱门联动,且能够随弹舱舱门的开启而运动至弹舱本体外部前缘位置。当飞行器无需投弹时,弹舱舱门关闭,前缘直板嵌入在弹舱本体内部,不影响飞行器正常飞行;当需要打开弹舱舱门投放导弹时,前缘直板随弹舱舱门运动至弹舱外部,抬升内埋弹舱的剪切层流动,减小内埋弹舱后缘底部的压强并使导弹下方呈现低压状态,从而使导弹从内埋弹舱投放分离时呈现低头姿态。本发明可以解决导弹从内埋弹舱投放分离时抬头姿态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1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5399.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张耀冰 , 李欢 , 贾洪印 , 吴晓军 , 龚小权 , 唐静 , 张培红 , 周桂宇 , 陈江涛 , 赵炜 , 刘深深 , 余婧 , 陈兵 , 蒋安林 , 张杰 , 杨悦悦 , 陈洪杨 , 贾川 , 罗磊 , 莫焘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伴随方程的自适应CFL数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流场方程,计算伴随方程初场,获取飞行器伴随方程的残差收敛信息;根据残差收敛信息,计算伴随方程的区间极值,并判断伴随方程的残差收敛趋势;设置CFL数调整策略,基于伴随方程的残差收敛趋势判断结果对CFL数进行调整;CFL数调整策略包括:当残差收敛趋势呈下降趋势时,增大CFL数;当残差收敛趋势呈上升趋势时,减小CFL数;将调整后CFL数再次代入伴随方程进行计算,循环执行直至达到设置的计算步数,获取飞行器网格每个单元的伴随变量信息。本发明根据伴随残差的收敛情况实时自适应调整CFL数,在计算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合理的CFL数,提高伴随方程求解的稳定性和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14802.1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迹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航迹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在航迹搜索空间内,采用网格表征航迹搜索空间,利用多个局部窗口并行地进行航迹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高效高精度完成航迹规划任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98130.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伴随梯度的变形网格质量优化方法,涉及网格变形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目标物体进行网格划分形成粘性网格,经过网格变形后获取第一变形网格;第一变形网格不满足后续使用需求时,对目标物体重新进行网格划分形成非粘性网格;基于所述非粘性网格构造网格变形质量优化目标函数;推导所述优化目标函数相对设计变量的伴随梯度;根据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和伴随梯度得到网格单元刚度的最优解;将优化刚度值插值到所述粘性网格中,求解粘性网格系统的刚度方程,获得基于优化刚度的网格节点分布,重新生成第一变形网格。本发明可以实现网格质量的提升,解决由于网格变形后的单元质量过低导致的计算结果失真或计算过程终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6710.0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00 , B64D33/02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弱内外流干扰的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成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及内转式激波;S2:生成外压缩轴对称基准流场及外压缩激波;设计气动壁面;S3:设计进气道唇口型线的投影线和乘波体前缘线投影线;S4:在步骤S2生成的外压缩轴对称基准流场中生成乘波面、机翼上表面;S5:在步骤S1生成的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中生成内转式进气道;S6:基于生成的内转式进气道向外设计设定的厚度构成进气道整流罩;S7:设计机身上表面、底面。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体化设计时进气道的激波捕获特性减弱、机体的乘波特性减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2078.0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李欢 , 张杰 , 贾洪印 , 吴晓军 , 章超 , 杨悦悦 , 陈洪杨 , 陈江涛 , 赵炜 , 周桂宇 , 张培红 , 余婧 , 刘深深 , 陈兵 , 罗磊 , 蒋安林 , 贾川 , 莫焘 , 赵辉 , 刘亮 , 吴龙 , 李龙飞
IPC: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速内埋投放数值仿真的混合网格构造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预估初场特征:基于流场计算工具和定常计算方法预估飞行器内埋投放对应计算域的初场特征即初始流场特征,所述初场特征包括压力、密度和速度信息;生成结构化表面网格:基于结构网格生成飞行器表面网格;计算域分解:基于所述初场特征将计算域分解为若干区域,包括漩涡干扰区、剪切层干扰区、激波干扰区和动态分离区;分区域生成差异化混合空间网格:针对所述漩涡干扰区、剪切层干扰区、激波干扰区和动态分离区,分区域差异化生成飞行器空间网格。本发明减小了计算网格造成的数值误差,提高了超声速内埋投放数值仿真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0294.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崔鹏程 , 李欢 , 贾洪印 , 吴晓军 , 章超 , 陈江涛 , 赵炜 , 张培红 , 周桂宇 , 蒋安林 , 余婧 , 刘深深 , 陈兵 , 罗磊 , 张杰 , 杨悦悦 , 陈洪杨 , 莫焘 , 贾川 , 刘亮 , 赵辉
IPC: B64D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前缘直板的内埋弹舱及投放控制方法,其中内埋弹舱包括:前缘直板、弹舱舱门、连接杆、弹舱本体以及安装槽,所述前缘直板通过安装槽嵌入于飞行器的弹舱本体内部前缘位置,并通过连接杆与弹舱舱门联动,且能够随弹舱舱门的开启而运动至弹舱本体外部前缘位置。当飞行器无需投弹时,弹舱舱门关闭,前缘直板嵌入在弹舱本体内部,不影响飞行器正常飞行;当需要打开弹舱舱门投放导弹时,前缘直板随弹舱舱门运动至弹舱外部,抬升内埋弹舱的剪切层流动,减小内埋弹舱后缘底部的压强并使导弹下方呈现低压状态,从而使导弹从内埋弹舱投放分离时呈现低头姿态。本发明可以解决导弹从内埋弹舱投放分离时抬头姿态较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5434.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飞行器的阻力修正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可重复使用飞行器防热瓦间隙的阻力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基于理论计算得到不同攻角下,防热瓦间隙产生的阻力增量ΔCD;再通过CFD计算得到无防热瓦间隙时阻力系数CD0;再将ΔCD与CD0相加得到修正后的考虑防热瓦间隙影响的飞行器全机阻力系数CD;本方法在可以获得防热瓦间隙流动对飞行器全机阻力的影响,且相比于现有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的防热瓦间隙影响阻力修正方法,本方法需要的试验数据少,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和缩短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