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3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5464.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86 , F24F14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式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因空调运行温度过高导致的制冷效率低的问题。水冷式空调包括热管式系统和压缩机系统,热管式系统与压缩机系统串联,该方法包括:获取热管式系统的进水温度和压缩机系统的进水温度;在热管式系统的进水温度小于或等于压缩机系统的启动温度的情况下,独立运行热管式系统;在热管式系统的进水温度大于压缩机系统的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同时运行热管式系统和压缩机系统;在热管式系统的进水温度大于热管式系统的关闭温度的情况下,独立运行压缩机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用于通信机房的日常运行温度调节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221264275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2556201.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节能设备,包括:壳体,沿高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壳体的底面设置有进风口;送风机设置在壳体内,送风机的入风口与进风口连通;过滤器设置在壳体内,且过滤器的背风面朝向出风口的一侧,送风机吹出的风经过过滤器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后从出风口流出;吸尘组件,吸尘组件位于壳体内,且靠近过滤器的迎风面设置。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启动送风机就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到壳体内,然后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就可以从出风口流入到基站内。当过滤器上积落有大量的粉尘颗粒时,通过吸尘组件就可以快速吸附过滤器上的尘土,从而避免过滤器发生堵塞现象,进而减少过滤器的清洗次数,有效降低了维护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976663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586512.1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滤尘清洁装置和至少一个空气调节器本体,滤尘清洁装置包括框架、两个水箱和至少两个基座,两个水箱分别固定在框架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空气调节器本体置于框架内且相对于框架沿第三方向移动,至少两个基座分别盖设在空气调节器本体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基座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并与空气调节器本体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中的至少一者上的滤尘器对应,基座和与其对应的水箱通过其上第一通孔连通,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通过上述设置,既可以完成滤尘器的清洁工作,且当空气调节器本体出现故障时,可以方便对其进行移动拆卸,实现了节约成本、方便操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868265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337333.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式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空调系统的室外机频发高温高压告警的技术问题。水冷式空调系统包括:具有冷却塔和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的室外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室内机和分液罐及集气罐的多联机空调末端系统、第一换热器。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一端分别与冷却塔连通;分液罐包括:多个出液口和至少一个进液口,多个出液口与多个第一室内机一一连通;集气罐包括:多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多个进气口与多个第一室内机一一连通;第一换热器包括:与进水管路连通的室外第一进口、与出水管路连通的室外第一出口、与出气口连通的室内第一进口、与进液口连通的室内第一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20135583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590385.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73 , F24F1/0087 , F24F1/0063 , F24F1/0067 , F24F13/10 , F24F13/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精密空调,该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壳体内设有:V型蒸发器,其包括呈夹角相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组成V型结构;加湿器,其位于第二蒸发器的进风侧,加湿器与第二蒸发器接触;第一导风组件,其位于第一蒸发器的进风侧,第一导风组件连通进风孔与第一蒸发器的进风口;第二导风组件,其位于第二蒸发器的进风侧,第二导风组件连通进风孔与第二蒸发器的进风口,从而通过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改变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进风量,提升V型蒸发器的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58254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1447794.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式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空调系统的室外机频发高温高压告警的技术问题。水冷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水冷系统、室内空调末端系统、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中,室外水冷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供水装置用于提供冷却水;室内空调末端系统包括:热管式空调末端和压缩式空调末端,热管式空调末端包括:具有热管式换热器的第一室内机;压缩式空调末端包括:具有压缩机的第二室内机;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水流路、第一冷媒流路、室外第一进口、室外第一出口、室内第一进口和室内第一出口;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水流路、第二冷媒流路、室外第二进口、室外第二出口、室内第二进口和室内第二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27940.5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隐患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电气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空间多个区域内每个区域布置的复式检测装置检测电气隐患发生过程中的多个参数,并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数转换后的多个参数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每个参数在频域上的频谱特征值;利用AI将每个参数对应的频谱特征值与预存的电气隐患发生时相应参数的频谱特征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每个参数对应的电气隐患识别结果;根据每个参数对应的电气隐患识别结果确定相应区域最终的电气隐患识别结果。该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的电气隐患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在早期及时发现隐患,且不能对隐患源头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60992.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燃油发电机组包括拖动电机、燃油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单元,拖动电机,与燃油发动机和发电机同轴连接,用于在运转时,拖动燃油发动机和发电机转动,以使燃油发动机和发电机处于空转状态,控制单元,与拖动电机、燃油发动机、发电机连接,用于在市电正常供电时,控制拖动电机运转,并控制燃油发动机不喷燃油、发电机无励磁电流。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油机启动频次低,经常处于冷机状态,在急需启动时,从冷机状态到带全载状态的时间短暂,导致油机容易出故障,投资庞大,利用率极低,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适应于燃油发电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20159.4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房换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该系统包括:放置有机柜的机房、以及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机柜用于部署至少一个通信电子设备,且设置有风道;所述机房设置有高架地板,所述高架地板将所述机房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位于所述高架地板下方;所述第二空间位于高架地板上方,用于放置所述机柜;所述换热装置的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高架地板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所述第一空间连通至所述换热装置的出风口。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基于以上系统形成由机柜到换热装置,再由换热装置到机柜的循环气流通道,可有效调节机房内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7673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16557.0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红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标准化终端接头实现光缆快速成端的方法,属于通讯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带接头的光缆段,通过光缆段两端的标准化光纤接头与终端光纤连接器配合,以实现光链路的快速接通或光路调整,避免了复杂的光缆现场成端工艺,大大简化了光缆敷设接续程序,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光缆接续成本;光缆段成品质量由制造商保证,避免了接续质量由现场工艺水平随机决定,保证了光缆接续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