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8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710617706.6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电缆施工位置和电缆施工位置的保护方案;(B)、选取护底块石的最小稳定质量;(C)、计算锚爪的刺入深度;(D)、计算保护体的深度H和宽度B;(E)、校核保护体的深度和宽度设计,首先电缆施工位置和保护方案,接着确定护底块石的最小稳定质量,通过第一方程组得出锚爪的刺入深度,根据第二方程和第三方程得出保护体的深度和宽度,完成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最后对保护体的尺度设计进行校核,根据地质种类及锚的尺寸进行设计保护体的尺度,并根据保护方案施工使海底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规范化标准化,避免靠经验设计而造成没有统一设计标准的情况。

    一种高压电缆通道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12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30782.7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通道,包括提升管道、第一工作井、第二工作井以及至少一条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井相连,所述提升管道与海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均包括由工作井底板和若干工作井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以及盖设在所述容纳腔上的工作井盖板,与所述连接管道和所述提升管道相连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通孔。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高压电缆通道,结构简单,组建工序简单且结构牢固,便于快速铺设。

    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285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43478.0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包括:终端站室、电缆沟、第一穿墙套管以及第二穿墙套管;电缆沟位于终端站室的室内地下,连通海底和终端站室的室内,以使得直流海缆进入终端站室的室内;第一穿墙套管和第二穿墙套管贯穿终端站室的侧室壁,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一端连接直流海缆的正极,第二端连接陆上直流架空线的正极;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一端连接直流海缆的负极,第二端连接陆上直流架空线的负极,以通过第一穿墙套管和第二穿墙套管将室内的直流海缆与室外的陆上直流架空线连接起来。本实施例采用全户内的布置方法,将直流海缆终端站的多种电气设备及连接方式布置在室内,有效提高电气设备耐污性能及抗风能力,提高海上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工程地质因素关联性的盾构机智能选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5099.X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工程地质因素关联性的盾构机智能选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造投影数据,依据盾构选型分类指标的分类标准,在各盾构机类型的各等级范围内随机产生盾构机选型的样本集和对应的经验等级yi;2)形成投影方向并计算投影值;3)建立投影指标函数,提取投影指标xij的变异信息,将投影值zi的局部投影点凝聚成若干个点团,以确定zi的局部密度Dz和zi的标准差Sz;4)优化投影指标函数,通过求解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问题来估计最佳投影方向a*;5)建立盾构选型分类模型;6)输入工程的工程地质参数组合至上述得到的盾构机选型分类模型,得到最适合采用的盾构机类型。本发明通过对各盾构选型结果进行了量化处理,具体易操作、适用范围广、功能强、开放性强和网络资源丰富的有益效果。

    一种输电线路悬翘式塔座

    公开(公告)号:CN103216134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26139.6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悬翘式塔座,其特征在于:由主柱结构(1)、悬臂梁结构(2)和小柱结构(3)构成,主柱结构(1)、悬臂梁结构(2)和小柱结构(3)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接成一体结构;主柱结构(1)的上端部与悬臂梁结构(2)固定连接、主柱结构(1)的下端部嵌置在地下与基础固定连接;悬臂梁结构(2)由若干条呈散射状分布的悬臂梁组成;小柱结构(3)包括若干个向内倾斜的小柱,形成具有若干个分布式连接点的向内倾斜式连接及支承平台。本发明采用主柱结构、悬臂梁结构和小柱结构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立体结构,铁塔的压力通过悬臂梁尾端的小柱传递到主柱结构上,而主柱结构所占用的面积相对于小柱结构所围成的面积大大的减小,即塔基占地面积明显减小,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有益效果。

    一种输电线路悬翘式塔座

    公开(公告)号:CN103216134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126139.6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悬翘式塔座,其特征在于:由主柱结构(1)、悬臂梁结构(2)和小柱结构(3)构成,主柱结构(1)、悬臂梁结构(2)和小柱结构(3)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接成一体结构;主柱结构(1)的上端部与悬臂梁结构(2)固定连接、主柱结构(1)的下端部嵌置在地下与基础固定连接;悬臂梁结构(2)由若干条呈散射状分布的悬臂梁组成;小柱结构(3)包括若干个向内倾斜的小柱,形成具有若干个分布式连接点的向内倾斜式连接及支承平台。本发明采用主柱结构、悬臂梁结构和小柱结构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立体结构,铁塔的压力通过悬臂梁尾端的小柱传递到主柱结构上,而主柱结构所占用的面积相对于小柱结构所围成的面积大大的减小,即塔基占地面积明显减小,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有益效果。

    一种高压电缆通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120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1230782.7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通道,包括提升管道、第一工作井、第二工作井以及至少一条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井相连,所述提升管道与海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均包括由工作井底板和若干工作井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以及盖设在所述容纳腔上的工作井盖板,与所述连接管道和所述提升管道相连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通孔。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高压电缆通道,结构简单,组建工序简单且结构牢固,便于快速铺设。

    海底电缆埋设深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2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184795.0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埋设深度的设计方法,采用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布辛奈斯克解可获取落锚深度、最大应力深度及托锚深度。相同条件下,最大应力深度小于落锚深度,而托锚深度则可大于也可小于落锚深度。当托锚深度大于落锚深度时,由于埋设深度大于托锚深度,故埋设深度也必然大于落锚深度,此时托锚或落锚均不会对海底电缆造成损害。当托锚深度小于落锚深度时,即使埋设深度小于落锚深度,但由于埋设深度大于最大应力深度。因此,海底电缆因船锚冲击而受到的应力也将小于电缆极限承载力,海底电缆也不会被损坏。可见,通过上述海底电缆埋设深度的设计方法可有效地避免锚害。

    水下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8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617706.6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电缆施工位置和电缆施工位置的保护方案;(B)、选取护底块石的最小稳定质量;(C)、计算锚爪的刺入深度;(D)、计算保护体的深度H和宽度B;(E)、校核保护体的深度和宽度设计,首先电缆施工位置和保护方案,接着确定护底块石的最小稳定质量,通过第一方程组得出锚爪的刺入深度,根据第二方程和第三方程得出保护体的深度和宽度,完成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最后对保护体的尺度设计进行校核,根据地质种类及锚的尺寸进行设计保护体的尺度,并根据保护方案施工使海底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规范化标准化,避免靠经验设计而造成没有统一设计标准的情况。

    海底电缆埋设深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22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811184795.0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埋设深度的设计方法,采用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布辛奈斯克解可获取落锚深度、最大应力深度及托锚深度。相同条件下,最大应力深度小于落锚深度,而托锚深度则可大于也可小于落锚深度。当托锚深度大于落锚深度时,由于埋设深度大于托锚深度,故埋设深度也必然大于落锚深度,此时托锚或落锚均不会对海底电缆造成损害。当托锚深度小于落锚深度时,即使埋设深度小于落锚深度,但由于埋设深度大于最大应力深度。因此,海底电缆因船锚冲击而受到的应力也将小于电缆极限承载力,海底电缆也不会被损坏。可见,通过上述海底电缆埋设深度的设计方法可有效地避免锚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