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61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185244.7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将微电网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微电网的碳排放评价指标、微电网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和微电网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作为微电网的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微电网的经济性评价G1(X)和微电网的碳排放评价G2(X)作为微电网总体综合评价max G(X)的目标函数,微电网的可靠性评价和微电网的安全性评价作为微电网总体综合评价max G(X)的约束条件,得出微电网投资效益的多目标评价模型:本发明从微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碳排放等多方面对微电网进行全面评价,实现了自动化决策,计算简便且可操作性请,获得的数据更准确。本发明还为微电网工程的技术方案比较及微电网综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354355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170159.3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4 , Y04S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网络化保护方法及装置,通过分散安装在主变器、母线、电网线路两侧的智能电子单元IED采集线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根据设定的故障检测法,判断主电网是否发生故障,当判断主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时,继续监视主电网和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当判断出主电网发生故障时,网络化监控系统投入工作,此时智能电子单元IED首先根据故障方向信息判断出故障发生的线路,然后将故障判断信息发送到保护控制主机。本发明采用网络保护系统对微电网进行实时监控,使得微电网保护成为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实现了对微电网“四性”的保护,保障了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分布式电源DG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21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351561.1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岛型微电网的电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将微电网中涉及的每个电源作为一个粒子,将各种类型电源的数目xi作为一组粒子,建立粒子群;获取每组粒子在规划期初始的建设费用在规划期内所发出的电量Eti,所产生的燃料费用Oti以及运行维护费用Mti;然后判断是否满足设定的约束条件,满足则当前目标函数来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不满足,则采用罚函数来调整当前粒子群的适应度,根据计算粒子群的适应度选出最优粒子组;选出最优粒子组后,直至达到设定的迭代次数后输出最优解得到海岛型微电网的电源优化配置。采用粒子群的算法求解最优选型的电源配置容量,降低了微电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投资费用,提高了微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18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82441.3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系统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方案、设计微电网网络结构方案和设计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方案;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设计方案:首先确定是孤网模式还是并网模式;然后根据微电网容量大小确定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及接入位置;设计微电网网络结构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负荷等级选择其供电方式为双重电源供电还是单电源供电;设计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方案:选择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优先选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并配以相应的储能设备;选择分布式电源的容量。本发明为微电网系统建设提供了依据。本发明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而设计的微电网系统,实用性强,且降低了微电网系统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2037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95659.2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的选址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陆上集控中心的坐标,得到海上升压站的离岸最近点a;根据所有N个风机的坐标,得到海上风电场的重心点b,并根据重心点b与离岸最近点a、得到直线L;在直线L上预设多个点c,将多个点c的坐标、重心点b的坐标及离岸最近点a的坐标分别预设为海上升压站的初始坐标,分别得到对应的海上风电场的集电线路布局;当其中一个点c、重心点b或离岸最近点a对应的总成本小于或等于预设总成本,则该点为海上升压站的最优坐标。该海上升压站的选址优化方法,能综合考虑海上风电建设条件,最大限度的降低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66432.9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7 , Y02E10/38 , Y02E10/725 , Y02E1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光伏与海上风机联合发电系统,包括一个以上基础桩、风力机、升压站以及一个以上波浪能发电装置。风力机与所述升压站电性连接,且风力机与升压站均安装在基础桩上。波浪能发电装置通过若干缆绳与基础桩相连,波浪能发电装置与升压站和/或风力机电性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波浪能发电系统,本发明取消了原有锚固定位系统、抗台风半潜驳平台、气压式升潜设施、船舶拖拽设施及岸送输电海底电缆等设施,如此提高了波浪能发电实用性与经济性。同时波浪能发电装置所发电力就地供给海上风机消纳或者输送至升压站,提高了波浪能光伏发电经济性,改善了海上风机及升压站自用电可靠性,整体提高了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综合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81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140760.8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一种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方法,当有大量的微电网并入大电网时,获取大电网与微电网的公共连接点的频率值和功率值;判断频率值和功率值是否满足断开要求,即频率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频率值且功率值大于零,或频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频率值且功率值小于零;若频率值和功率值满足断开要求则断开公共连接点。在大电网发生扰动时,通过切除微电网,消除微电网对大电网的频率波动影响,可快速恢复大电网频率,提高大电网的安全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00586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423155.0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运营调控系统,海上风电场管理信息系统对海上风电场进行统筹调控;海事‑离岸人员监控系统对与海上风电场对应的海域进行海事监控、对海域进行海上环境监测、对离岸人员进行安全监控,生成海事监控信息、海上环境信息和离岸人员工作信息;风电场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对海上风电场的各设备进行实时状态监测,生成各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风电场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对各设备状态进行故障评估和故障预警;海上风电场管理信息系统生成风电场运维信息;相互进行信息交互,海事‑离岸人员监控系统对海上风电场的各设备进行与所述风电场运维信息和各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相应的运维。本发明可提高海上风电场的运营水平,实现智能化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3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20298.7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二次参数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参数进行处理,生成第二参数;获取参考参数,将所述第二参数与所述参考参数进行对比;根据所述第二参数与所述参考参数的对比结果,生成电场模型。通过预设规则计算得到第二参数,并将计算得到的第二参数与参考参数进行对比,生成电场模型,使得生成的电场模型更为可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40208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310363326.6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视频监控方法及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换流站视频监控系统对换流站内及周边进行监控,在换流站的接地极处设置接地极视频监控设备,利用换流站视频监控系统与接地极视频监控设备连接,实现包括换流站内外及接地极处的视频监控;通过接地极视频监控设备采集视频信息,然后将视频信息经过传输至移动通讯单元,移动通讯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公网和Internet传输至远程的服务器;换流站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对服务器的访问获得接地极的视频信息。本发明将接地极纳入换流站视频监控系统的监视范围,具有监控全面、效率高、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等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