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303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52587.1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逆变器箱变平台的桩基加固方法,包括由圈梁联结的若干管桩,通过与圈梁连接的抱箍包裹管桩后,使用混凝土将圈梁、抱箍和管桩浇筑一体。本发明在逆变器箱变平台管桩的地面增加钢筋混凝土圈梁,通过圈梁的拉结作用将管桩连接成整体,通过两侧焊有角钢的抱箍有效连接管桩和圈梁;当某一根管桩由于桩身缺陷导致承载力偏低发生局部沉降时,可通过抱箍和角钢将下拉力传给附近的圈梁,进而传给相邻的桩基,最终整个平台的桩基都分摊该力,使得均匀受力,避免由于个别桩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整个平台所有的桩基共同受力,整体性加强,使得平台上面的逆变器、箱变等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8964.1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7/0021 , H02S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极寒地区水面光伏支撑的抗冰推体系,包括管状改性聚乙烯闭孔泡沫、自锁式不锈钢钢筋网片、刚性金属抱箍及其配套限位螺栓;管状改性聚乙烯闭孔泡沫通过其自身纵向切缝包裹于水面光伏支撑外侧表面的覆冰范围(纵向);自锁式不锈钢钢筋网片通过其自锁装置包裹于管状改性聚乙烯闭孔泡沫外表面,形成约束结构;配套限位螺栓沿刚性金属抱箍的丝扣紧固至水面光伏支撑对应位置的开孔,形成限位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在保证水面光伏支撑(PHC管桩)在极寒地区水面结冰时有效减小冰面对支撑结构的巨大水平推力及纵向摩擦力,还能有效减小覆冰范围内混凝土桩体受冻融破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54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09440.7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 Y04S10/60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面粗糙度的海上风电场风能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基本资料;步骤2,检验基本资料;步骤3,分析测风数据;步骤4,根据分析后的测风数据制作测风资料文件;步骤5,计算各局部海域粗糙度值;步骤6,根据地形图和各局部海域粗糙度值,制作地形地貌文件;步骤7,风电场风能评估。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实际工程中有关海面粗糙度简化取值的目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匀粗糙度法在海上风能评估中计算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对整个风电场经济效益的合理判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99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552535.5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邵勤 , 吴锁平 , 金连明 , 高正平 , 王朋 , 徐强 , 凌俊斌 , 白闰平 , 米占宽 , 李国英 , 刘欣良 , 王尉 , 王磊 , 姚刚 , 周元强 , 陆启亮 , 李龙剑 , 朱烁 , 丁桂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碎石桩刚度的辅助试验装置,包括用于与混凝土块体连接的圆板、和用于嵌套在碎石桩的上端部的圆筒罩;所述圆筒罩垂直设置在圆板的下表面,圆筒罩的上沿与圆板的下表面相平贴连接,且圆筒罩与圆板为同圆心轴设置。圆板上第一圆圈上均匀设置有三对用于与混凝土块体连接螺杆穿过的第一圆形通孔;圆板第二圆圈向内均匀环设有多圈用于与圆筒罩连接的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每圈第二通孔有三对均匀设置的第二通孔。本发明提供的测定碎石桩刚度的辅助试验装置,该装置将原有试验中的激振质量全部放置在碎石桩的桩体上,只针对碎石桩的桩体进行试验,大大减少了土体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碎石桩刚度测试的精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7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739033.0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静载试验时单桩水平加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求出桩身抗弯刚度EI、桩径d、计算宽度b0以及风机正常运行工况下单桩桩顶处的水平力Hik,采用EXCEL对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与桩换算埋深αh进行数据拟合;步骤(b),求出带有变量m0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a0;步骤(c),令Rha0取下限值Hik,采用EXCEL算出风机正常运行工况下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0;步骤(d),得出静载试验工况下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为m1=m0/0.4=2.5m0;步骤(e),根据风机对水平位移敏感(桩顶允许水平位移χ0a取值6mm),得出静载试验工况下单桩水平加载力下限值F1,min=Rha1/0.75。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静载试验时单桩水平加载力的计算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7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375359.1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基桩抗压抗拔刚度差异的桩顶竖向力计算方法,针对刚性基础下基桩抗压刚度与抗拔刚度不同时桩顶竖向力计算问题,首先建立了基桩的变形协调方程、本构方程、平衡方程,通过联立求解,得到了基桩桩顶竖向力计算的通用公式;然后引入基桩抗拔刚度与抗压刚度的比例系数,利用通用公式,得到了基桩抗压刚度与抗拔刚度不同时桩顶竖向力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桩顶竖向力与桩中心坐标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一规律,给出了一种“桩身编号随桩顶竖向力增加而依次递增”的桩身编号规则,并在该编号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以抗拔桩数量为参变量”的桩顶竖向力求解方法,该方法可正确计算桩顶竖向压力,更好地保证设计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96462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687116.6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测风塔数据的既有风电场粗糙度值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在既有风电场或其临近区域内收集双测风塔数据;步骤2,数据分组;步骤3,对每组数据分别进行检验和处理;步骤4,初绘粗糙度线;步骤5,采用“双塔法”确定各局部区域粗糙度值;步骤6,判断既有风电场是否投产,若否,粗糙度值确定完毕,若是,进入步骤7;步骤7,细化既有风电场粗糙度线;步骤8,建立既有风电场投产后阶段其粗糙度值计算表达式;步骤9,采用“双塔法”确定既有风电场区域粗糙度值。本发明填补了现阶段对既有风电场区域粗糙度值设置方法问题的空白,可引入到今后在既有风电场存在条件下其临近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评估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296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87116.6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测风塔数据的既有风电场粗糙度值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在既有风电场或其临近区域内收集双测风塔数据;步骤2,数据分组;步骤3,对每组数据分别进行检验和处理;步骤4,初绘粗糙度线;步骤5,采用“双塔法”确定各局部区域粗糙度值;步骤6,判断既有风电场是否投产,若否,粗糙度值确定完毕,若是,进入步骤7;步骤7,细化既有风电场粗糙度线;步骤8,建立既有风电场投产后阶段其粗糙度值计算表达式;步骤9,采用“双塔法”确定既有风电场区域粗糙度值。本发明填补了现阶段对既有风电场区域粗糙度值设置方法问题的空白,可引入到今后在既有风电场存在条件下其临近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评估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12069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83741.3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箱变平台,包括作为基础和柱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和设置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上端部的平台,所述平台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包括平台梁和平台板3,所述平台梁固定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的上端部,所述平台板3固定在所述平台梁上。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逆变器箱变平台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工序简单、施工难度小,而且工期短、工程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93033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152587.1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逆变器箱变平台的桩基加固方法,包括由圈梁联结的若干管桩,通过与圈梁连接的抱箍包裹管桩后,使用混凝土将圈梁、抱箍和管桩浇筑一体。本发明在逆变器箱变平台管桩的地面增加钢筋混凝土圈梁,通过圈梁的拉结作用将管桩连接成整体,通过两侧焊有角钢的抱箍有效连接管桩和圈梁;当某一根管桩由于桩身缺陷导致承载力偏低发生局部沉降时,可通过抱箍和角钢将下拉力传给附近的圈梁,进而传给相邻的桩基,最终整个平台的桩基都分摊该力,使得均匀受力,避免由于个别桩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整个平台所有的桩基共同受力,整体性加强,使得平台上面的逆变器、箱变等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