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6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65654.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13/08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海流各向设计流速的海床基础局部冲刷防护范围确定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海流观测数据、工程海域现场测风数据以及设计波要素;根据所述海流观测数据确定16个方向上的潮流最大流速;根据所述工程海域现场测风数据确定16个方向上的风海流流速;根据所述设计波要素计算16个方向上的波生流设计流速;根据各方向上的潮流最大流速、风海流流速与波生流设计流速计算得对应方向上的海流设计流速;根据各方向上的海流设计流速确定海床基础局部对应方向上的最大冲刷深度、最大冲刷半径,根据16个方向上的最大冲刷半径确定海床基础局部冲刷防护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65960.0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雨变化趋势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计算方法,包括将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划分为已开工时段土壤流失量及未开工时段土壤流失量;根据实测降雨量计算已开工时段降雨侵蚀力因子,进而计算已开工时段土壤流失量;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历年降雨量分析降雨变化趋势,修正未开工时段降雨侵蚀力因子,进而计算未开工时段土壤流失量;将已开工时段土壤流失量及未开工时段土壤流失量累加求得建设项目总的土壤流失量。本发明可以为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施工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及其潜在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合理布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提供直接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00066.3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短期资料考虑误差的设计潮位取值方法,旨在解决潮位数据短缺地区的工程设计潮位取值困难的问题。其包括根据长期潮位站的年最高和/或低潮位序列,计算长期潮位站的设计高和/或低潮位值,并估算抽样误差;获取工程所在海域临时与长期潮位站的同期逐时潮位资料,形成日最高和/或低潮位序列;建立简单线性相关方程,得出回归线误差和相关系数的抽样误差;再据此计算出临时潮位站的设计高和/或低潮位值;本发明适用于工程结构的防潮及防腐,解决了依据短期潮位资料设计潮位取值时成果不可靠的问题,并将所需长期潮位资料的年限缩短至5年,改变了工程海域长期潮位资料不足20年时设计潮位取值困难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8254.2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海波浪预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波浪预报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报区域的气象数据和边界波浪特征数据;将所述待预报区域的气象数据和边界波浪特征数据,输入至预先建立的波浪预报模型中,得到所述待预报区域在预设时间的波浪预报结果,所述波浪预报结果包括有效波高、波向角、波周期和谱峰周期;其中,所述波浪预报模型包括多个层,并且下一层的输入数据包括上一层的输出数据。本发明提出的沿海波浪预报方法通过建立基于风速和区域边界条件的集成机器学习波浪预报模型,同时通过引入K参数来抑制波浪预报结果中的有效波高的数值震荡,提升了波浪预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840743.5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nventor: 张洋 , 温茂增 , 任亚群 , 李一平 , 贾振宏 , 燕文明 , 王骢 , 王晓惠 , 张婷 , 石军 , 程春龙 , 徐君民 , 潘晓春 , 巫黎明 , 王鹏 , 沈旭伟 , 刘灿 , 赵菁蕾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脚踏清洁的纳米集城市水体修复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系统包括:漂浮植生带、悬浮增光同化吸收带、蜂窝状纳米覆盖修复集、生物牵引绳、脚踏清洁动力组、水体净化子系统通过悬索,所述漂浮植生带、悬浮增光同化吸收带、蜂窝状纳米覆盖修复集通过所述生物牵引绳从上至下依次垂向连接,所述生物牵引绳通过所述水体净化子系统通过悬索与所述脚踏清洁动力组5侧向连接;所述脚踏清洁动力组通过拉动所述水体净化子系统通过悬索收缩拉动所述生物牵引绳,进而拉动所述漂浮植生带、悬浮增光同化吸收带、蜂窝状纳米覆盖修复集来搅动水体,实现水体富氧。本发明利用纳米材料优异的吸附能力,结合水生植物与吸附材料高效地净化污染水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6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0743.5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nventor: 张洋 , 温茂增 , 任亚群 , 李一平 , 贾振宏 , 燕文明 , 王骢 , 王晓惠 , 张婷 , 石军 , 程春龙 , 徐君民 , 潘晓春 , 巫黎明 , 王鹏 , 沈旭伟 , 刘灿 , 赵菁蕾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脚踏清洁的纳米集城市水体修复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系统包括:漂浮植生带、悬浮增光同化吸收带、蜂窝状纳米覆盖修复集、生物牵引绳、脚踏清洁动力组、水体净化子系统通过悬索,所述漂浮植生带、悬浮增光同化吸收带、蜂窝状纳米覆盖修复集通过所述生物牵引绳从上至下依次垂向连接,所述生物牵引绳通过所述水体净化子系统通过悬索与所述脚踏清洁动力组5侧向连接;所述脚踏清洁动力组通过拉动所述水体净化子系统通过悬索收缩拉动所述生物牵引绳,进而拉动所述漂浮植生带、悬浮增光同化吸收带、蜂窝状纳米覆盖修复集来搅动水体,实现水体富氧。本发明利用纳米材料优异的吸附能力,结合水生植物与吸附材料高效地净化污染水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