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46166.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风电场风速组合预测方法,采用小波分析、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的组合,充分考虑风速信号的高度非线性、随机性和不平稳性,利用小波分析将风速信号分解为多层信号,并通过多种预测方法对各层信号进行训练预测,通过权重系数的配置提高了全局收敛精度和风速信号的预测精度;本方法可获得较单一预测方法精度更高的风速预测结果。为电力系统改善风电功率预测精确度提供技术上的参考,有利于电网调度部门合理安排调度计划,减少电网运行成本,保证电网完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8801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60398.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裂磁钢的混合励磁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和带斜齿的转子;定子同圆心环绕转子设置,且内侧端贴近斜齿;定子间设有磁钢槽,两端分别设置不同极性的磁钢,形成磁钢对;励磁绕组设于磁钢间,形成定子永磁体磁钢,且以“N→S”的形式交替排布;定子内设定子槽,定子槽内设有电枢绕组。通过将永磁体分为上下两段,降低永磁体损耗、涡流损耗、磁滞损耗,加大定子的铁芯利用率,增大发电机的反电势幅值;通过电枢绕组降低电枢铜耗;通过励磁绕组降低发电机的端部效应,同时降低损耗;且直流电不会和电枢绕组产生耦合,不影响发电机的反电势波形;通过闭口磁钢槽降低漏磁,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通过双励磁,保证电机的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0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52324.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电磁材料领域的一种超表面单元及超表面系统,所述超表面单元包括有源超表面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有源超表面单元包括偏置线路和可调元件,所述可调元件响应于通过所述偏置线路施加的不同偏置电压以改变所述有源超表面单元的电磁响应特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覆盖有透光电极以同时实现能量收集和电磁波调控;所述有源超表面单元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层叠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覆盖透光电极,不仅能有效收集太阳能,还能作为电磁功能的载体。将有源超表面单元与表面覆盖透光电极的太阳能电池板层叠设置,不仅节省空间,提升了系统的集成度,还能够在保证能量收集效率的同时,实现对电磁环境的动态调控,适用于多种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7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56497.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储能制氢混合系统的火电厂能量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系统包括火电机组、储能系统、制氢系统和调度控制系统;储能系统、制氢系统与火电机组两两之间分别设有电能传输通道;调度控制系统接收外部调度指令信息并获取其中的调度出力目标数据,根据所述调度出力目标数据控制火电机组、储能系统和/或制氢系统的运行,以使得火电厂最终出力符合所述调度出力目标数据;所述火电厂最终出力为火电机组出力,或者为火电机组出力经储能系统和/或制氢系统消纳后的剩余出力,或者为火电机组与储能系统放电状态运行的出力之和。本发明通过在火电厂配置储能-制氢混合系统,提高火电厂自身以及电网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同时能够补偿火电厂深度调峰下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1446.5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冷‑热‑电联产的光伏电站出力快速调控方法,当电能供给区域内供大于求时,利用多余的电能对冷水库内的水进行制冷;当电能供给区域内供小于求时,通过背板水冷散热管道对光伏板进行冷却降温,可快速提高10%~25%的系统出力;当电能供给区域内有尖峰型负荷投入时,电站可根据调度指令,事先做好冷却处理,提高发电能力裕度。本发明利用光伏电池的温度特性,平抑了光伏电站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天然供求差异,避免了在供大于求时电力远距离外送或弃光所造成的网损增加、资源浪费,并在供小于求时提供了一种快速增加光伏发电能力的手段,同时满足了电站及周边设施的部分热水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48845.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升压站的蓄电池主动维护系统,包括监控模块、修复模块和巡检模块;监控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远程通讯单元和判别单元;监控模块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交直流数据、蓄电池数据和告警数据,通过远程通讯单元将数据上送;判别单元根据采集的数据判别落后电池;修复模块包括电池除硫单元和主动均衡单元,除硫单元通过减少蓄电池内的硫酸盐体积对所述落后电池进行除硫,主动均衡单元采集蓄电池运行状态,并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对蓄电池的能量进行均衡控制;巡检模块获取监控模块所采集的各单体电池的运行状态数据,对各单体电池进行分析、预测和/或告警处理,并上送处理结果。利用本发明能够对海上风电升压站的蓄电池系统进行监测和主动维护,降低蓄电池的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36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816001.1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琦 , 潘磊 , 王海华 , 张瑞云 , 沈小平 , 袁龙威 , 胡煜 , 王磊 , 卢红前 , 陈昕 , 曹炜 , 陆冉 , 韩学栋 , 张震 , 谢伟 , 李奔 , 单新锐 , 杨非 , 齐文瑾 , 陆思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化配送式升压站,升压站根据站内“R”型道路分为四个功能性区块:低压/中压配电区、高压配电区、无功补偿区和生产辅助区,低压/中压配电区包含一座功能集成化预制舱,为双层结构,集成了升压站低压配电,中压配电,蓄电池,二次设备和中央控制设备功能。升压站全站预制舱化,可大幅降低工程现场工作量,减少用地面积,缩短建设周期。升压站具备可根据不同建设方案进行调整的功能,仅需对功能区进行简单的扩展即可实现,为分期建设的升压站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51466.0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江苏梓涅新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冉 , 徐俊 , 韩学栋 , 袁万 , 马强 , 陈佳志 , 陆界屹 , 高鲁超 , 雍慧 , 陈琦 , 李奔 , 齐文瑾 , 陈昕 , 刘洋 , 张天伟 , 吴树莽 , 查期 , 姜黎 , 姚宏胜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合地理参数的光伏方阵最优安装间距确定方法,涉及光伏电站测算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光伏方阵的安装地点,采集安装地点的综合参数;确定相应的地理间距系数;根据地理参数计算太阳位置参数;根据地形参数,获得光伏组件的最佳倾角;计算基础安装间距,根据综合参数计算综合修正系数,根据基础安装间距和综合修正系数计算得到优化安装间距;按照优化安装间距排布光伏方阵,在仿真软件中进行阴影分布模拟和发电量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微调优化安装间距;直至仿真结果达到要求,输出得到最优安装间距。本发明能实现光伏方阵安装间距的精确计算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光伏电站的土地利用率和发电效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4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2975.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江苏梓涅新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学栋 , 袁万 , 陆冉 , 徐俊 , 马强 , 陈佳志 , 陆界屹 , 高鲁超 , 雍慧 , 陈琦 , 李奔 , 齐文瑾 , 陈昕 , 刘洋 , 张天伟 , 吴树莽 , 查期 , 姜黎 , 姚宏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光伏发电量分析方法,包括:采集光伏太阳能板周边障碍物结构参数,基于光伏太阳能板周边障碍物结构参数构建光伏太阳能板周边障碍物模型;根据太阳能板分布区域的周日运动,在光伏太阳能板周边障碍物模型上空模拟光源基于周日运动移动照射障碍物模型,分析光伏太阳能板的发电优势因子;本发明通过求取光伏太阳能板的发电优势因子、光伏太阳能板的运行稳定性表现值及光伏太阳能板连接储电设备的储电能力表现值,结合三者进一步综合分析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相关性能作出有效评价,辅助光伏发电系统后台管理人员以更加有效的参考数据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日常发电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3978.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江苏梓涅新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万 , 陆冉 , 徐俊 , 韩学栋 , 马强 , 陈佳志 , 陆界屹 , 高鲁超 , 雍慧 , 陈琦 , 李奔 , 齐文瑾 , 陈昕 , 刘洋 , 张天伟 , 吴树莽 , 查期 , 姜黎 , 姚宏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高承压的光伏支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后端转动安装有覆盖装置,支撑部件的前端顶部滑动插接有对位装置,对位装置包括光伏板、下套板、第一弹簧、接触片和L型卡键,L型卡键对称固定安装在光伏板的底端,下套板对称固定安装在光伏板的底部,且下套板位于L型卡键的上方,第一弹簧固定安装在下套板的内部顶端,接触片固定安装在第一弹簧的底端,覆盖装置包括支撑轴和覆盖侧板,支撑轴固定安装在覆盖侧板的两侧后方,支撑部件包括位移装置、定位装置和限制装置。通过对位装置和支撑部件的设置,实现了光伏支架在与光伏板适配安装时可进行往复式进给推进与对位式配合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