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036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10545799.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设计平台和专业软件的智能变电站集成设计方法,在三维设计平台MicroStation中分别设置两个功能模块:设备布置模块,用于设备布置和属性定义功能;设备编码模块,用于设备编码,编码作为设备属性的一部分,能与设备信息绑定,能从编码提取位置信息,计算电缆长度。本发明通过在MicroStation平台中集成使用Visual SCD智能变电站系统集成设计软件和BRCM电缆敷设软件,将智能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及系统集成工作融合,实现在设计中除完成常规的变电站一、二次接线图外,还能够根据各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模型文件及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原理完成全站完整的数据模型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2396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60519.X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分组搜索技术的CAD网络拓扑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元的自定义及属性的扩展,根据定义的图元做网络拓扑图,并利用算法给出各类线型的连接关系,从而计算得到各图元的拓扑关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若需要图像分析处理,大多采用单独开发一套系统,自定义图元的方式来解决,极大的浪费人力及财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分组搜索技术的CAD网络拓扑图分析方法,使很多图形分析类系统都可以建立在CAD上开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0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9674.9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温州电力局
IPC: G01R31/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独立于断路器及刀闸位置的内桥接线电流求和方法,其利用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及智能电表的装置检修压板,矢量和逻辑充分考虑进线合并单元的“装置检修”状态、桥合并单元的“装置检修”状态以及智能电表的“装置检修”状态,当各状态一致则对应SV计入矢量和计算原则。本发明利用状态一致则对应SV计入矢量和计算原则简便的解决了主变高压侧的电流计算,满足电能计量的需要,即充分利用“装置检修”状态,而不依赖于现有方法的进线断路器、桥断路器及刀闸位置;无需配置独立的变高合并单元,节省成本,内部逻辑简单,通过人为手动操作,出错概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1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4885.4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智能电力设备对时系统中受时设备平滑过渡对时方法,其步骤如下:(1)接收对时信号,用内部晶振时钟计数,记录两次对时沿的间隔计数值C1,即为对时时钟整秒计数值。(2)内部晶振时钟整秒计数值为常数C2,计算可得内部时钟与对时时钟的整秒计数差△C1=C1-C2;测量时间点可得新旧时钟的时间差为△C2;(3)通过智能平均分摊法产生装置系统频率f,该智能平均分摊法是将整秒计数差△C1与新旧时钟的时间差△C2,平分到一秒中。在对时系统中。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智能平均分摊法,使受时设备从根本上避免对时过程中的系统频率突变,以防止智能化电力系统中数据丢失与错误。本发明资源消耗量小,易于实现,减小了装置发热量,进而增强了装置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2036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5799.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设计平台和专业软件的智能变电站集成设计方法,在三维设计平台MicroStation中分别设置两个功能模块:设备布置模块,用于设备布置和属性定义功能;设备编码模块,用于设备编码,编码作为设备属性的一部分,能与设备信息绑定,能从编码提取位置信息,计算电缆长度。本发明通过在MicroStation平台中集成使用VisualSCD智能变电站系统集成设计软件和BRCM电缆敷设软件,将智能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及系统集成工作融合,实现在设计中除完成常规的变电站一、二次接线图外,还能够根据各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模型文件及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原理完成全站完整的数据模型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14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10254885.4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智能电力设备对时系统中受时设备平滑过渡对时方法,其步骤如下:(1)接收对时信号,用内部晶振时钟计数,记录两次对时沿的间隔计数值C1,即为对时时钟整秒计数值。(2)内部晶振时钟整秒计数值为常数C2,计算可得内部时钟与对时时钟的整秒计数差△C1=C1-C2;测量时间点可得新旧时钟的时间差为△C2;(3)通过智能平均分摊法产生装置系统频率f,该智能平均分摊法是将整秒计数差△C1与新旧时钟的时间差△C2,平分到一秒中。在对时系统中。本发明通过采用了智能平均分摊法,使受时设备从根本上避免对时过程中的系统频率突变,以防止智能化电力系统中数据丢失与错误。本发明资源消耗量小,易于实现,减小了装置发热量,进而增强了装置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23966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10260519.X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分组搜索技术的CAD网络拓扑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元的自定义及属性的扩展,根据定义的图元做网络拓扑图,并利用算法给出各类线型的连接关系,从而计算得到各图元的拓扑关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若需要图像分析处理,大多采用单独开发一套系统,自定义图元的方式来解决,极大的浪费人力及财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分组搜索技术的CAD网络拓扑图分析方法,使很多图形分析类系统都可以建立在CAD上开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07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009674.9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温州电力局
IPC: G01R31/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独立于断路器及刀闸位置的内桥接线电流求和方法,其利用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及智能电表的装置检修压板,矢量和逻辑充分考虑进线合并单元的“装置检修”状态、桥合并单元的“装置检修”状态以及智能电表的“装置检修”状态,当各状态一致则对应SV计入矢量和计算原则。本发明利用状态一致则对应SV计入矢量和计算原则简便的解决了主变高压侧的电流计算,满足电能计量的需要,即充分利用“装置检修”状态,而不依赖于现有方法的进线断路器、桥断路器及刀闸位置;无需配置独立的变高合并单元,节省成本,内部逻辑简单,通过人为手动操作,出错概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202206035U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20330161.9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B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IS防跳回路一体化装置,包括由合闸继电器构成的合闸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防跳继电器和防跳继电器构成的防跳回路、由防跳重动继电器构成的防跳重动回路,所述合闸回路与防跳回路之间通过防跳继电器防跳继电器的常闭接点连接;合闸回路与防跳回路之间还通过断路器的常开接点相连接;所述防跳重动回路与防跳回路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GIS防跳回路采用二选一的方式,只能针对机械和电气故障中的一种进行解决,不能两者都能兼容的问题。在智能终端防跳回路的基础上加入机械故障防跳设计,接线更简单,体积更小,经典的回路设计保证了防跳功能动作的可靠,提高一次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206063U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20330164.2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B15/00
Abstract: 一种GIS集成化模拟屏,包括CPU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PU芯片包括两个串行外围设备接口、通用异步接收/发射接口、两个外围存储器接口、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器和通用输出/输入接口;所述两个串行外围设备接口一个用于和智能终端CPU通信,另一个和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存储器相连接,所述通用异步接收/发射接口用来作为模件的调试接口,所述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器外接物理层时钟控制收发器用于以太网通讯,所述两个外围存储器接口分别与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LCD相连接,所述通用输出/输入接口与LED相连接用来控制LED显示各种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液晶和触摸屏的方式显示和操作,同时可以集成在智能终端、合并器或其他智能设备中,做到一体化设计的GIS集成化模拟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