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01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650676.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晖 , 方芸 , 刘泽颖 , 佃仁俊 , 刘尚伟 , 彭新 , 许磊 , 柳明 , 雷阳 , 杨辉 , 魏华 , 林莉 , 张高明 , 丁鹏 , 杜红彪 , 刘婷 , 朱星球 , 孟畅 , 屈建平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非线性PI和峰值电流的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IGBT半桥模块,超级电容CSC以及控制模块;IGBT半桥模块中设置有两个桥臂,其中,第一桥臂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于超级电容CSC的正极,第二桥臂通过串联的第二电感L2和电阻R连接于超级电容CSC的负极;控制模块连接于IGBT半桥模块的控制端,控制模块用于向IGBT半桥模块中的IGBT晶体管发送驱动信号。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超级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因需要使用大电感导致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并有助于提高超级电容充放电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654526.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泵房海泥厚度一体化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式操控台架、操控系统、显示系统,其内部组成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升降传动系统、位置调节机构、水下密封功能组件和测量组件。本发明针对核电厂海水泵房淤泥厚度传统测量方式存在的精度、随机、操作便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一体化海泥厚度自动测量装置。该装置集成电力驱动、声波测量、压力测量和可视化操控于一体,实现了泵房海泥厚度的一键式测量,针对水下测量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特殊设计,在保证系统对水下淤泥连续测量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测量探头在水下存在的激荡摆动和测量点位的调整等难点,提高了该装置测量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650638.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泵房海泥厚度自动测量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1)、伺服系统(6)、电缆卷筒(7)、电滑环(8)、声波传感器(9)和压力传感器(10)。本发明针对核电厂海水泵房淤泥厚度测量存在的自动化程度、测量数据呈现、现场适应性及业务化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电厂泵房海泥厚度自动测量系统。该方案采用运动控制和采样反馈原理,针对未知水位深度进行了特殊设计,确保声波传感器始终处于水下预设位置,实现了场地变化导致的水位差异的自适应。本发明极大提高了海泥厚度的测量效率;同时DTU终端与控制器连接,实现测量和报警数据的实时远传或短信群发,为核电厂对泵房海泥厚度业务化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52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654487.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晖 , 方芸 , 刘泽颖 , 佃仁俊 , 魏华 , 耿攀 , 吴大立 , 姜波 , 彭新 , 刘尚伟 , 许磊 , 柳明 , 雷阳 , 杨辉 , 林莉 , 张高明 , 丁鹏 , 杜红彪 , 刘婷 , 屈建平 , 朱星球 , 孟畅
IPC: H02J3/38 , H02M7/539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分断能力测试的交流输出回路控制方法。交流输出回路由超级电容器、单相逆变器和多磁路变压器组成。考虑到变压器漏感等因素对电流控制产生影响,因此采用多磁路变压器原边电流模型预测控制和副边电流PI有效值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利用状态观测器对系统误差进行观测并补偿到模型预测控制中,为使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效果好,应用在线参数辨识的方法建立更加精确的系统模型,并利用死区时间补偿的方法降低系统谐波。该控制方法输出电流稳定,电流谐波小,为实现单相逆变器交流输出提供了重要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54526.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泵房海泥厚度一体化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式操控台架、操控系统、显示系统,其内部组成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升降传动系统、位置调节机构、水下密封功能组件和测量组件。本发明针对核电厂海水泵房淤泥厚度传统测量方式存在的精度、随机、操作便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一体化海泥厚度自动测量装置。该装置集成电力驱动、声波测量、压力测量和可视化操控于一体,实现了泵房海泥厚度的一键式测量,针对水下测量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特殊设计,在保证系统对水下淤泥连续测量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测量探头在水下存在的激荡摆动和测量点位的调整等难点,提高了该装置测量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50638.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泵房海泥厚度自动测量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1)、伺服系统(6)、电缆卷筒(7)、电滑环(8)、声波传感器(9)和压力传感器(10)。本发明针对核电厂海水泵房淤泥厚度测量存在的自动化程度、测量数据呈现、现场适应性及业务化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电厂泵房海泥厚度自动测量系统。该方案采用运动控制和采样反馈原理,针对未知水位深度进行了特殊设计,确保声波传感器始终处于水下预设位置,实现了场地变化导致的水位差异的自适应。本发明极大提高了海泥厚度的测量效率;同时DTU终端与控制器连接,实现测量和报警数据的实时远传或短信群发,为核电厂对泵房海泥厚度业务化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54487.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晖 , 方芸 , 刘泽颖 , 佃仁俊 , 魏华 , 耿攀 , 吴大立 , 姜波 , 彭新 , 刘尚伟 , 许磊 , 柳明 , 雷阳 , 杨辉 , 林莉 , 张高明 , 丁鹏 , 杜红彪 , 刘婷 , 屈建平 , 朱星球 , 孟畅
IPC: H02J3/38 , H02M7/539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分断能力测试的交流输出回路控制方法。交流输出回路由超级电容器、单相逆变器和多磁路变压器组成。考虑到变压器漏感等因素对电流控制产生影响,因此采用多磁路变压器原边电流模型预测控制和副边电流PI有效值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利用状态观测器对系统误差进行观测并补偿到模型预测控制中,为使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效果好,应用在线参数辨识的方法建立更加精确的系统模型,并利用死区时间补偿的方法降低系统谐波。该控制方法输出电流稳定,电流谐波小,为实现单相逆变器交流输出提供了重要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4301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650676.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武汉海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晖 , 方芸 , 刘泽颖 , 佃仁俊 , 刘尚伟 , 彭新 , 许磊 , 柳明 , 雷阳 , 杨辉 , 魏华 , 林莉 , 张高明 , 丁鹏 , 杜红彪 , 刘婷 , 朱星球 , 孟畅 , 屈建平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非线性PI和峰值电流的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IGBT半桥模块,超级电容CSC以及控制模块;IGBT半桥模块中设置有两个桥臂,其中,第一桥臂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于超级电容CSC的正极,第二桥臂通过串联的第二电感L2和电阻R连接于超级电容CSC的负极;控制模块连接于IGBT半桥模块的控制端,控制模块用于向IGBT半桥模块中的IGBT晶体管发送驱动信号。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超级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因需要使用大电感导致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并有助于提高超级电容充放电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38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1336702.7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易分离式水下变压器,包括前端能量发送装置、后端能量接收装置。本发明针对深海环境下传统接触式输变电方式存在密封、绝缘、磨损、寿命、操作便捷性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易分离松耦合变压器方案。该方案采用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针对水介质特性进行了特殊设计,实现了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和变换的功能,在保证高传输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接触式动密封、磨损等难点,提高了电力传输和变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00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01085.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布式高功率电源模块的水下隐形拦网装置,所述水下隐形拦网装置包括:直流供电装置、水面脉冲发生器、导体电极、水底压载体,所述直流供电装置用于将市电或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变换成水面脉冲发生器所需的稳定直流电;所述直流供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水面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水面脉冲发生器用于将直流供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变换成极性正负可调的高压脉冲,驱动所述导体电极,形成脉冲电子拦网。所述水面脉冲发生器采用分布式,高功率形式,使得隐形拦网装置简单高效,能够确保阻拦生物的安全,同时不间断供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