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7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53244.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口干式舰船无线温度传感记录器的校准装置,真空腔体内设置有均温腔体,均温部件和控温屏均设于均温腔体内;待校准的无线温度传感记录器放置在均温部件上;均温部件上还设有参考温度计、均温温度传感器以及均温加热机构;控温屏上设有控温温度传感器和控温加热机构;参考温度计、控温温度传感器和均温用温度传感器接入外部的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均温加热机构和控温加热机构接入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制冷机的冷源接头和均温腔体热接触。本发明通过控制均温腔体内均温部件的温度,实现采用比较法高精度、安全校准无线温度传感记录器温度参数的目的,被校准的无线温度传感记录器可用于舰船设备或冷链运输中的温度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2724.8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声学谐振频率同步测量的热力学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信号发生模块同时产生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正弦电压信号,经过混频、增强后,声学换能器通过机械振动产生与各个正弦电压信号相同频率的声波,声波在声学共鸣腔中建立声场,使声学共鸣腔内部的气体产生相应频率的振动实现共振;声学接收器转化为电压信号后,信号解调模块进行解调,信号处理模块对解调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对应的声学谐振频率信号,进一步计算获得对应的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据此得到最终的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本发明通过同时进行两个以上声学谐振频率的激励和测量,在确保测量信噪比的同时,显著加快气体声学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5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04905.X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碱金属原子光吸收的温度测量系统,通过第一激光光路和第二激光光路对两种混合碱金属原子光吸收同时测量,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机理可使测量灵敏度提升,混合碱金属原子通过光吸收实现两束激光同时测量温度,并且可避免较高碱金属原子密度时,光学深度大导致的原子光吸收不均匀,或者激光被全部吸收从而无法出射气室,可有效降低所需激光功率。本发明中采用光强归一化的光路设计,避免了激光传输过程中,由于光学器件以及环境变化引起的光强波动对输出信号的影响,使激光可远程传输从而实现原子的远程操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碱金属原子光吸收的温度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3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52724.8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声学谐振频率同步测量的热力学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信号发生模块同时产生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正弦电压信号,经过混频、增强后,声学换能器通过机械振动产生与各个正弦电压信号相同频率的声波,声波在声学共鸣腔中建立声场,使声学共鸣腔内部的气体产生相应频率的振动实现共振;声学接收器转化为电压信号后,信号解调模块进行解调,信号处理模块对解调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对应的声学谐振频率信号,进一步计算获得对应的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据此得到最终的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本发明通过同时进行两个以上声学谐振频率的激励和测量,在确保测量信噪比的同时,显著加快气体声学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0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05526.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的精密低温恒温器温度控制方法,针对一般低温恒温器建立传热物理模型,并结合物理模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温恒温器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可有效提升参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温控的超调量,实现目标温度的快速控制。本发明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了扩展状态观测器,提升了低温恒温器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解决了常规PI或PID控制方法存在超调量大、参数适用温度范围小、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使低温恒温器能实现更大范围的温度调节,并提高温控效率、节省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7324.7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零场劈裂红移效应的ODMR测量方法,采用连续的激光照射金刚石NV色心;在设定的频率点上进行片段连续式ODMR测量,得到该频率点上的荧光信号测量值;片段连续式ODMR测量的具体过程为:(1)微波照射持续时间τ1,使得NV色心自旋的磁矩被充分地极化,在这个时间段内,重复j次连续式ODMR测量,收集读取荧光信号;(2)关闭微波,等待时间τ2;(3)重复步骤(1)和(2),直至到达预设的测量次数N。收集读取N轮测量得到的N个片段的荧光信号,并对读取的荧光信号求和,得到对应频率点上的荧光信号测量值。利用本发明可以避免传统持续工作的连续式ODMR测量造成的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零场劈裂的红移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9987.4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势指零法校准固态量子温度计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测量端均温块、热电堆、参考端均温块和参考温度计。首先,热电偶对温度的响应是由于热在热电偶丝内激励的热电势,是无外源的,结点的热容是体积的线性函数,体积是丝径的三次方函数,因此微小丝径的热电偶结点对被测体引入的热扰动可忽略,并且结点的温度响应快;其次,利用塞贝克效应,主动地控制参考端的温度,在热电势等于零的情况下,用高准确度的参考温度计,测量参考端当地温度,从而可以在相当的准确度下获得测量端的当地温度,从而避免了热电偶测温准确性不高的技术限制,可以用最高计量等级的温度计实现对固态量子温度计(传感器)的校准和国际温标I TS‑90的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5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1104905.X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碱金属原子光吸收的温度测量系统,通过第一激光光路和第二激光光路对两种混合碱金属原子光吸收同时测量,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机理可使测量灵敏度提升,混合碱金属原子通过光吸收实现两束激光同时测量温度,并且可避免较高碱金属原子密度时,光学深度大导致的原子光吸收不均匀,或者激光被全部吸收从而无法出射气室,可有效降低所需激光功率。本发明中采用光强归一化的光路设计,避免了激光传输过程中,由于光学器件以及环境变化引起的光强波动对输出信号的影响,使激光可远程传输从而实现原子的远程操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碱金属原子光吸收的温度测量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