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639333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21087476.3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简易分离大型垃圾的鱼卵鱼苗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在网衣的一端装有支撑圈,支撑圈上装有过滤挡板,过滤挡板的中部装有流速仪,支撑圈的边缘对称装有牵引绳,支撑圈上部边缘装有保险绳,网衣的另一端装有采集器。该装置在保证水流及鱼卵鱼苗顺利通过网口时,可阻挡一些大型垃圾进入网中,不会出现对网衣及对鱼苗、鱼卵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09002626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086921.4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棋盘式鱼卵计数、时期观察及长度测量装置。所述装置中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装有载物器,显微镜用数据线与电脑相连接,载物器为无色透明玻璃板,载物器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各边与载物器各边对应平行,矩形凹槽底部设置有坐标轴,坐标轴的坐标原点与矩形凹槽的中心点重合,坐标轴上的刻度值采用加粗的黑线刻印。该装置在鱼卵时期观察和鱼卵长度测量时,可一次性观察25颗鱼卵,以数字25为一单位,一是便于复查核对,二是操作迅速,减缓鱼卵发育时期,使得鱼类产卵场位置的推测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08639374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21087479.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IPC: A01K7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鱼类卵苗采集网具的装置。所述装置在中心底座上装有支撑件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中上部的卷线盘轴上装有卷线盘,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装有后延长杆和后挂钩,后延长杆的端部套装有中延长杆,中延长杆的端部套装有前延长杆,前延长杆的前部装有前挂钩。该装置通过固定底座在江边也能够较好的安置鱼类卵苗采集网具,通过延伸杆控制鱼类卵苗采集网具的距离,以更方便地采集所需的鱼类卵苗。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28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47566.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鳅科鱼类的引物、试剂盒以及方法。鉴定引物包括第一引物对和第二引物对,第一引物对的上下游分别具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第二引物对的上下游分别具有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核苷酸序列。鉴定鳅科鱼类的方法包括:S1:获取鳅科鱼类样品的DNA;S2:用第一引物对对S1中获取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第一PCR扩增产物;S3:用第二引物对进行巢氏PCR扩增,以第一PCR扩增产物位模板,获得第二PCR扩增产物;S4:将S3中获得的第二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纯化,得到纯化后的第二PCR扩增产物;以及S5:将纯化后的第二PCR扩增产物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的碱基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已知物种鳅科鱼类的线粒体基因序列,确认鳅科鱼类样品的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17796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04073.9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涉及底栖动物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底栖动物收集装置相比,改进了现有技术对于收集的底栖动物的要求较高,不能够保证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且装置的放置和采集过程会大范围扰动生态系统,使水体变浑浊,非常不利于调查与研究进展的问题,基于多个锥形凹槽和不同材质划分的人工基质板为底栖动物提供不同生存基质,能够同时能够兼顾在水底底层活动的底栖生物和一些固着型底栖生物,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方式,放置过程和采集过程对水体扰动均较小,整个过程中基本不扰动底泥,因此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2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36727.8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沿岸带底栖动物定量采集装置,它由手柄、滑轨、固定桩、滑轮、网框、尖齿、网兜组成。手柄、滑轨、网框、尖齿构成一个整体,网框与手柄通过焊接直接相连,尖齿通过焊接固定于网框一侧,手柄为中空的方管,内嵌长度为50cm的滑轨(也可根据底栖动物的采样定量标准设为其他固定长度),网兜通过缝制或胶粘固定于网框上,固定桩与滑轮通过焊接直接相连,滑轮嵌入滑轨中使固定桩与手柄相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采样精度高,解决了水体沿岸带底栖动物采集定量准确度低的技术难题,显著的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采样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5712.9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生生物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浮游甲壳动物解剖与夹取装置,包括:解剖针、外壳和镊子,外壳内部具有腔体,外壳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解剖针包括解剖杆和针头,针头连接于解剖杆的一端,解剖杆位于腔体内,针头能够延伸出第一开口;镊子包括:镊杆和镊头,镊杆连接于外壳外侧壁,镊头位于外壳远离第一开口的方向。使用时,将浮游甲壳动物放在显微镜下,用解剖针进行解剖,解剖完成后,只需要将该装置换一个方向,即可将解剖部位夹取到载玻片上,操作简单,解剖完成后,即可进行夹取操作,不需要转移视线,避免了因视线转移需要再次寻找解剖部位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1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11426.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行为实验研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亲鱼洄游行为的实验研究水槽装置,包括环形水槽,环形水槽包括环形状的水槽框架,水槽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地脚螺栓,水槽框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块钢化玻璃板。该基于亲鱼洄游行为的实验研究水槽装置,通过造流组件的设置,不仅具有推力大,运行稳定,而且流速可调,以便于更好的模拟鱼类生境,提高其实验研究效果,通过温控组件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水源的温度进行调控,而且可以对加热后的水源进行中和,防止加热后的水源直接排至到环形水槽中,造成温差较大,从而造成鱼群不适,影响其产卵繁殖和自主上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2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047566.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鳅科鱼类的引物、试剂盒以及方法。鉴定引物包括第一引物对和第二引物对,第一引物对的上下游分别具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第二引物对的上下游分别具有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核苷酸序列。鉴定鳅科鱼类的方法包括:S1:获取鳅科鱼类样品的DNA;S2:用第一引物对对S1中获取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第一PCR扩增产物;S3:用第二引物对进行巢氏PCR扩增,以第一PCR扩增产物位模板,获得第二PCR扩增产物;S4:将S3中获得的第二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纯化,得到纯化后的第二PCR扩增产物;以及S5:将纯化后的第二PCR扩增产物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的碱基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已知物种鳅科鱼类的线粒体基因序列,确认鳅科鱼类样品的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18020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0805.8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流速和水温对四大家鱼洄游行为影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涉及鱼类行为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鱼类洄游实验装置相比,解决了如何在同一高程及复杂流场下探索鱼类上溯洄游的适宜流速及水温范围的问题。通过推进器和冷暖温控机来实现不同水流速度和水温梯度,将四大家鱼通过拦鱼网控制在实验区内活动,利用监控设备对实验区的四大家鱼进行监控,同时基于智能检测算法提高监控设备对于鱼类的追踪能力,可以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四大家鱼的上溯洄游行为。本实验装置及方法建立水温和水流变化与鱼类洄游行为的定量响应关系,既能为鱼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又能为优化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