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0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9411.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河道断面水位遥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河段水体第一河段范围和第二河段范围,基于第一河段范围和第二河段范围分别获取河段中心线长度、不同形态河段;获取河段地形数据;根据不同形态河段对应的河段范围获取不同形态河段水体范围,并根据不同形态河段水体范围获取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动态提取的水边线;基于水边线或水边线与断面矢量交点提取高程并获取河段和断面的水位;以河段和断面水位为基准,分析断面水位和基准水位的关系,构建不同形态河段的多源卫星监测水位一致性修正模型;基于一致性修正模型对水位进行修正,获取河段和断面水位监测数据集,如此提升多源卫星遥感监测河道水位和径流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4497.2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F23/292 , G01C7/02 , G01S17/89 , G01S17/86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断面水位多源卫星协同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河道断面水位遥感监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断面形态特征和坡度特征,对断面进行分类;基于不同类型断面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监测的断面水位,构建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监测不同类型断面水位误差修正模型;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监测不同类型断面水位误差修正模型,以及不同空间分辨率卫星监测不同类型断面不同时相断面水位,得不同类型断面的多源卫星协同监测时序水位数据集,即完成断面水位多源卫星协同遥感监测。本发明实现对断面进行分类,随后通过多源卫星协同遥感监测不同类型断面的水位,满足了河段水位监测的高频次监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4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5061.3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分区动态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目标绿洲区的多个环境因素对所述目标绿洲区进行分区,以及确定所述目标绿洲区的地下水生态水位的分区动态阈值;基于所述分区动态阈值,确定目标调控月份;基于所述目标绿洲区的环境信息,确定一个基准调控方案和多个衍生调控方案;基于所述分区动态阈值和所述目标调控月份,在所述多个衍生调控方案中确定目标调控方案;基于所述目标调控方案对所述目标绿洲区的地下水生态水位进行调控,由此,可以分区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动态阈值,在保证生态健康与用水高效的前提下,实现地下水生态水位分区动态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9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728549.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水源供水调度方法,属于城市水源供需调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获取目标函数;构建RR关系矩阵;构建供水转供水量模型;构建RU关系矩阵;计算各节点的工程能力;构建基于最低缺水率的全局均衡调度模型;本发明在水量平衡基础上提出了水库/闸泵‑水库/闸泵、水库‑闸泵‑水厂用户拓扑矩阵算法,能够支撑闸、泵、水库多节点的城市供水系统水量分配的计算;结合水厂需水要求数据进行城市用水波动分析,为城市供水调度方案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82879.2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自动控制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网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供水网络系统中引水渠道和调节池的属性信息、不同闸门开度对应闸门上下游的流量信息、闸门之间的供水关系;建立控制模型;对引水闸门和分水闸门的实际开度、流量和调节池的内水位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和预设控制目标值输入控制模型得到控制数据;根据控制数据对闸门的开度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对供水网络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控制模型,再通过采集多点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模型计算如何对闸门进行控制调整,相较于现有分析节省了大量时间,具有较高的计算和执行效率,在面对风险时从而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为供水提供更好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49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60700.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渠道衬砌对灌区生态耗水影响的评价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渠道衬砌方案;将多个渠道衬砌方案分别输入至灌区水循环模型中,得到对应的灌区生态耗水量;根据每个灌区生态耗水量和对应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拟合得到评价公式;根据评价公式进行对生态耗水的影响评价。通过实施本发明,引入渠系水利用系数表征渠道衬砌情况,采用多个渠系水利用系数设置多个不同的渠道衬砌方案,将多个渠道衬砌方案输入至灌区水循环模型中,得到相应方案的灌区生态耗水量,基于每个方案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相应的灌区生态耗水量拟合得到相应的评价公式,即可实现灌区生态耗水量的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4498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08145.4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水区域高效利用和优化调配方法,涉及非常规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区域内各用水户的用水需求,用水户包括生产、生活、生态;获取区域内各供水水源的供水量、水质,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煤矿水及其他非常规水资源;根据各供水水源的供水量、水质,以及不同用水户的用水需求,构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模型得到各供水水源的配置方案;获取区域内的输配水能力、排水能力、管网连通性及对各用水户输配水的可能性,结合所述配置方案,得到煤矿水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将煤矿水纳入区域水资源配置,形成面向区域生产、生态的配置方法,解决了地区煤矿水富裕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生态环境亟需保护的双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47017.6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457 , G06F16/2458 ,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库调度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库群筛选相似水库进行风险防控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水库的坝型、风险类型和水库群中各水库的数据信息;根据坝型和风险类型对各水库的数据信息进行差异分析,得到多个备选水库;计算每个备选水库与目标水库的相似度;从备选水库中选择相似度最高的水库作为目标水库的相似水库进行风险防控。本发明通过筛选相似度高的水库作为目标水库进行风险防控,用于单体水库的应急调度以及梯级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提高水库群的风险应对能力,并且通过高效率锁定目标水库的方式,可以在应对风险时为水库群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多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94903.3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干旱区灌溉绿洲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干旱区灌溉绿洲水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确定用于干旱区灌溉绿洲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多个参数指标;基于多个所述参数指标,确定每个参数指标对应的多个评价要素;基于每个参数指标对应的多个评价要素,确定每个参数指标指数,得到多个参数指标指数;基于多个所述参数指标指数,确定所述干旱区灌溉绿洲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结果,由本方法,可以量化干旱区灌溉绿洲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干旱区灌溉绿洲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满足干旱区灌溉绿洲高质量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860700.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渠道衬砌对灌区生态耗水影响的评价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渠道衬砌方案;将多个渠道衬砌方案分别输入至灌区水循环模型中,得到对应的灌区生态耗水量;根据每个灌区生态耗水量和对应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拟合得到评价公式;根据评价公式进行对生态耗水的影响评价。通过实施本发明,引入渠系水利用系数表征渠道衬砌情况,采用多个渠系水利用系数设置多个不同的渠道衬砌方案,将多个渠道衬砌方案输入至灌区水循环模型中,得到相应方案的灌区生态耗水量,基于每个方案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相应的灌区生态耗水量拟合得到相应的评价公式,即可实现灌区生态耗水量的定量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