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反应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1853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579751.8

    申请日:2015-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100)以及容纳于所述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堆芯(200)、蒸汽发生器(300)、隔板(400),所述蒸汽发生器(300)设置在所述堆芯(200)的外周,所述蒸汽发生器(300)与所述堆芯(200)通过所述隔板(400)隔开。本发明的一体化反应堆通过将稳压器、堆芯和蒸汽发生器融合在一起,使其能够适用于空间有限紧凑式船艇中,减少占用空间,并将放射性完全包容在压力容器内,大大提高了船艇空间的合理利用率、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核电厂事故应急响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025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591560.3

    申请日:2015-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事故应急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核电厂事故源项分类,确定每一类的事故源项的放射性释放份额;S200、确定每一类故源源项的实时比活度和放射性释放率;S300、将所述每一类的事故源项的放射性释放份额和所述每一类故源源项的放射性释放率导入核电厂严重事故分析软件,得到应急响应屏蔽、撤离距离和区域。本发明通过准确获取每一类的事故源项的放射性释放份额、实时比活度和放射性释放率,进而通过核电厂严重事故分析软件获得放射性覆盖图,直观指引规定剂量距离内的人员进行隐蔽或者撤离,保护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23624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11877.7

    申请日:2015-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S1:信号测量系统(1)实时获取核电厂各项监测的测量信号;S2:信号转换系统(2)将信号测量系统(1)实时获取的所述测量信号与预先存储的严重事故导则中对应的阈值动作信号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符合严重事故导则中的某个导则的进入条件时,输出该导则的进入信号给导则提示系统(3);S3:导则提示系统(3)接收该进入信号并将该进入信号对应的导则按预定方式提示给操纵员。本发明利省略了操纵员的导则查阅工作,实现自动监测事故信号并指导操纵员快速完成严重事故的准确缓解,避免人为延误或者失误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

    堆芯冷却系统以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90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41955.6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冷却系统以及方法,系统包括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存水坑、压力容器以及蒸汽发生器,双层安全壳包括安全壳内、外墙,内、外墙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存储冷却剂的冷却水腔室,核电厂发生全厂断电事故时,稳压器专用释放阀和注水阀被打开,注水管道向压力容器注入冷却剂,释放管道将从堆芯进入热管段中的蒸汽、汽水混合物或者冷却剂排放到反应堆存水坑内,当反应堆存水坑的水位上升至第一高度时,注水阀被关闭并且回流注入阀被打开,反应堆存水坑内的部分冷却剂通过回流注入管道回流进入压力容器与堆芯,反应堆存水坑的水位降低到第二高度时,注水阀被打开并且回流注入阀被关闭,如此压力容器内外可以实现同时冷却效果,且节约冷却剂。

    一种核电厂事故应急响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025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591560.3

    申请日:2015-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事故应急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核电厂事故源项分类,确定每一类的事故源项的放射性释放份额;S200、确定每一类故源源项的实时比活度和放射性释放率;S300、将所述每一类的事故源项的放射性释放份额和所述每一类故源源项的放射性释放率导入核电厂严重事故分析软件,得到应急响应屏蔽、撤离距离和区域。本发明通过准确获取每一类的事故源项的放射性释放份额、实时比活度和放射性释放率,进而通过核电厂严重事故分析软件获得放射性覆盖图,直观指引规定剂量距离内的人员进行隐蔽或者撤离,保护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体化反应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1853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9751.8

    申请日:2015-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100)以及容纳于所述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堆芯(200)、蒸汽发生器(300)、隔板(400),所述蒸汽发生器(300)设置在所述堆芯(200)的外周,所述蒸汽发生器(300)与所述堆芯(200)通过所述隔板(400)隔开。本发明的一体化反应堆通过将稳压器、堆芯和蒸汽发生器融合在一起,使其能够适用于空间有限紧凑式船艇中,减少占用空间,并将放射性完全包容在压力容器内,大大提高了船艇空间的合理利用率、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堆芯冷却系统以及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90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1041955.6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冷却系统以及方法,系统包括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存水坑、压力容器以及蒸汽发生器,双层安全壳包括安全壳内、外墙,内、外墙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存储冷却剂的冷却水腔室,核电厂发生全厂断电事故时,稳压器专用释放阀和注水阀被打开,注水管道向压力容器注入冷却剂,释放管道将从堆芯进入热管段中的蒸汽、汽水混合物或者冷却剂排放到反应堆存水坑内,当反应堆存水坑的水位上升至第一高度时,注水阀被关闭并且回流注入阀被打开,反应堆存水坑内的部分冷却剂通过回流注入管道回流进入压力容器与堆芯,反应堆存水坑的水位降低到第二高度时,注水阀被打开并且回流注入阀被关闭,如此压力容器内外可以实现同时冷却效果,且节约冷却剂。

    预防堆芯熔化以及放射物释放到环境的装置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59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306874.4

    申请日:2018-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堆芯熔化以及放射物释放到环境的装置以及方法,装置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及安注系统,在安全壳内的主蒸汽管道上设置有专用隔离阀,安注系统包括安注泵,安注泵与压力容器的下降段或者底部之间连接有专用注水管道,专用注水管道上设置有专用安注阀;当主蒸汽管道在安全壳外的主蒸汽隔离阀前发生不可隔离的断裂或者发生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卡开事故,且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时,安全壳内的专用隔离阀被关闭,隔离来自堆芯的冷却剂以及避免冷却剂中的放射物释放到环境中;且专用安注阀被打开,将来自非能动水箱的冷却剂或者将安注泵抽取的来自安全壳内的换料水箱或者地坑的冷却剂注入到堆芯以预防堆芯熔化。

    一种堆熔物收集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3168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442912.3

    申请日:2016-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熔物收集冷却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堆熔物的堆熔物收集装置、用于向所述堆熔物收集装置内喷淋冷却剂的喷淋冷却装置、用于从所述堆熔物收集装置的外部冷却堆熔物的冷却池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堆熔物收集装置的承重装置,所述承重装置安装在所述冷却池内的底部,所述堆熔物收集装置位于所述冷却池内且由所述承重装置支撑。本发明的堆熔物收集冷却系统中的堆熔物收集装置以及同时配制喷淋冷却装置、冷却池及承重装置,使其可快速冷却,有效的避免了堆熔物与冷却剂接触引起蒸汽爆炸,并且避免了堆熔物熔化安全壳地板危害环境居民的生命安全。

    乏燃料冷却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90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42172.X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燃料冷却系统,包括:底部注水系统、顶部抽水系统以及热交换系统,所述顶部抽水系统和底部注水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热交换系统,所述顶部抽水系统从乏燃料水池的顶部抽水并送往热交换系统进行换热,所述底部注水系统将所述热交换系统换热后的冷却水从所述乏燃料水池的底部注入所述乏燃料水池,如此可以预防和缓解乏燃料在乏池高温注水时发生熔化;进一步的,底部注水系统包括注水管网,其包括多个出水管口,每一个乏燃料组件的底部均开设有一个安装所述出水管口的注水孔,如此注入的冷却剂通过注水管网注入到每一个乏燃料组件的底部,避免了乏燃料熔化和放射性释放到环境危害环境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