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放射性废过滤器滤芯屏蔽容器及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92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416604.3

    申请日:2016-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过滤器滤芯屏蔽容器,其包括可屏蔽放射性辐射的容器本体和顶盖;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可由外力推拉而关闭或打开底部的闸板,闸板从容器本体一侧的开口水平插装在容器本体底部;容器本体上设有驱动闸板开合的闸板驱动机构和驱动顶盖开合的顶盖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放射性废过滤器滤芯屏蔽容器具有以下优点:1)使得废过滤器滤芯在转运过程中保持在被屏蔽状态,减少了放射性气溶胶的扩散,降低了厂房环境的放射性辐射强度;2)通过远程控制闸板驱动机构和顶盖驱动机构,实现远程控制顶盖和闸板的开合,不需要操作人员进入厂房进行现场操作,减少了人员受辐射照射的风险。

    核电厂放射性废过滤器滤芯屏蔽容器及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9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16604.3

    申请日:2016-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过滤器滤芯屏蔽容器,其包括可屏蔽放射性辐射的容器本体和顶盖;容器本体底部设有可由外力推拉而关闭或打开底部的闸板,闸板从容器本体一侧的开口水平插装在容器本体底部;容器本体上设有驱动闸板开合的闸板驱动机构和驱动顶盖开合的顶盖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放射性废过滤器滤芯屏蔽容器具有以下优点:1)使得废过滤器滤芯在转运过程中保持在被屏蔽状态,减少了放射性气溶胶的扩散,降低了厂房环境的放射性辐射强度;2)通过远程控制闸板驱动机构和顶盖驱动机构,实现远程控制顶盖和闸板的开合,不需要操作人员进入厂房进行现场操作,减少了人员受辐射照射的风险。

    热室中放废物收集封装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52903.5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室中放废物收集封装系统,包括废物收集热室、废物装载屏蔽室、废物转运装置以及废物封装容器;所述废物收集热室包括热室本体,所述热室本体形成有用于容置放射性废物的废物收集封装空间以及可操作地将所述废物收集封装空间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转运口;所述废物装载屏蔽室包括屏蔽室本体,所述屏蔽室本体与所述热室本体相邻设置,并形成有用于二次封装放射性废物的废物封装空间以及可操作地将所述废物封装空间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转运口。

    一种核电厂废物包脱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026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593519.X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废物包脱水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目前缺乏对盛装有放射性固体废物的高密度聚乙烯高整体容器(HIC)进行脱水的方案的问题,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管,用于在脱水时排出HIC中的游离液体;脱水泵,用于在脱水时产生抽吸作用力,使HIC中废物所含游离液体流出;脱水检测槽,用于在脱水时检测从HIC中脱出的游离液体的体积,并基于所述体积判断HIC中废物的游离液体含量;阀门组件,用于在阀门开关状态改变时,开启或关闭脱水管,以控制所述脱出的游离液体直接或经由脱水检测槽进行体积检测后排放至核电厂废液处理系统。实现HIC废物包内游离液体的分离,使废物包内游离液体体积小于固体废物体积的1%。

    核电站放射性废过滤器芯子的更换转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684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03020.1

    申请日:2013-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放射性废过滤器芯子的更换转运方法,其使用的更换装运装置包括屏蔽舱体和设置于屏蔽舱体内的三套抓具,三套抓具都具有自动抓取功能,可彼此配合完成过滤器芯子更换过程中的所有抓取操作,更换转运方法是利用上述装置对废过滤器芯子进行更换和转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站放射性废过滤器芯子的更换转运方法和装置通过三套抓具自动化完成废过滤器芯子的更换,整个更换过程中,过滤器始终由屏蔽舱体所覆盖,因此不会引起放射性扩散,在提高自动化水平的同时,降低了工作区域和操作人员所受的辐射照射。

    固体废物处置场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9510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122592.X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废物处置场排水系统,其包括开设有渗析水孔的处置单元格、渗析水收集系统和渗析水收集处理厂房,处置单元格的渗析水孔开设于处置单元格底板的一侧边上,渗析水收集系统设于各列处置单元格侧面的地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固体废物处置场排水系统设于处置单元格侧面的地下,因此不会因承重大而失效,稳定性更强;也不会因为工程屏障失效而引起处置单元格的沉降,既保护了处置单元格和覆盖层,提高了处置场的长期天然安全性,也降低了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和人员受照剂量,有助于降低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核电厂废物容器内增加灌浆帽的方法及养护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01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89884.5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废物容器养护密封装置,其包括:盖板,与待养护的废物容器适配,其上设置有真空破坏装置,用于防止盖板盖紧废物容器过程中,废物容器内废物体养护收缩形成负压导致盖板无法与废物容器脱离;支撑结构,设置在盖板的上方,通过在底部设置可伸缩的导向杆与盖板连接;可伸缩顶杆,穿设在支撑结构上,底部与盖板固定连接;以及盖板升降驱动装置,与顶杆连接,用于驱动盖板进行升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核电厂废物容器养护密封装置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真空破坏装置,解决了水泥固化体养护后废物容器内因产生负压导致不易与养护密封装置脱开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废物容器内增加灌浆帽的方法。

    核电厂放射性流体废物在线取样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77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5377.2

    申请日:2015-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 G01N2001/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放射性流体废物在线取样装置,其包括:密封连接于流体管道上的取样部,取样部设有收容空间和与收容空间导通的样品排放口;密封收容于收容空间中的活动杆,活动杆设有凹形取样空间,并可在排样位置和取样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及密封安装于取样部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杆在收容空间中在排样位置和取样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其中,活动杆位于取样位置时,活动杆进入流体管道,流体样品进入凹形取样空间;活动杆位于排样位置时,凹形取样空间与样品排放口对应,凹形取样空间携带的流体样品自样品排放口流入密封连接在样品排放口上的屏蔽取样瓶中。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放射性流体废物在线取样方法。

    一种核电站低中水平放射性活性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34521.0

    申请日:2014-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低中水平放射性活性炭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低中水平放射性活性炭,并将其转运至活性炭计量罐中;2)对活性炭计量罐中的活性炭进行脱水;3)将脱水后的活性炭排入废物桶中;4)对装有活性炭的废物桶进行灌浆固定并封盖;5)养护及暂存固定有活性炭的废物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站低中水平放射性活性炭处理方法采用脱水、计量、装桶、灌浆固定的工艺对活性炭进行处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化体放射性水平分布不均匀、安全风险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