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5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729450.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58 , C22C38/04 , C22C38/48 , C22C33/04 , C21D6/04 , C21D7/10 , C21D6/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钴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照质量百分比,包含:1%~10%的Cr,5%~17%的Ni,0.5%~5%的Al,0.25%~2%的Mo,0%~2%的Mn、0%~0.2%的Nb、0.01%~0.2%的C,余量的Fe。该无钴钢无需添加Co、Ti、B等即可获得残余奥氏体稳定的超强钢且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无钴钢的抗拉强度≥1900MPa,断后延伸率≥10%,能够满足钢材在特殊应用环境下的服役安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0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1463334.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105 , G21C19/02 ,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棒位探测器组件、耐压壳组件、钩爪组件、驱动杆组件、线圈组件及安全防扩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包含倾翻磁极、倾翻锁死线圈、倾翻弹簧、倾翻衔铁、倾翻钩爪及过渡支撑套;密封壳借助倾翻磁极与过渡支撑套固定,过渡支撑套再钩爪组件装配连接;倾翻衔铁可滑移装于过渡支撑套;倾翻弹簧一端与倾翻衔铁弹性抵接,另一端与倾翻磁极或过渡支撑套弹性抵接;倾翻钩爪装于过渡支撑套并与倾翻衔铁连动,驱动杆组件穿置于过渡支撑套和倾翻磁极;倾翻锁死线圈装于线圈组件,倾翻衔铁在轴向滑移过程中连动倾翻钩爪做与驱动杆组件啮合或脱啮合的枢摆运动;以具备倾翻锁死的安全功能,实现反应堆的安全停堆。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22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298142.7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一回路主设备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内套管、蒸汽发生器、主泵泵壳预先组装成容器模块,将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堆顶结构预先组装成堆顶模块;S2)安装主设备支架和稳压器支架;S3)将容器模块吊装至主设备支架上,调整容器模块位置,并将容器模块安装在主设备支架上;以及S4)将稳压器安装在稳压器支架上,将主泵电机和水力部件与主泵泵壳连接,并将堆顶模块安装在容器模块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反应堆一回路主设备安装方法在设备总装厂将各个设备预先组装成容器模块和堆顶模块,再将容器模块和堆顶模块运输至安装现场安装,因此可以提高安装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3078.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应堆控制棒组件倾翻锁定装置及其控制棒组件,所述倾翻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棒组件的耐压壳组件中,所述倾翻锁定装置的中心穿设有可滑动的驱动杆组件;所述倾翻锁定装置包括电磁线圈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衔铁、弹性件、滑动衔铁和保护爪;所述电磁线圈组件套设在所述固定衔铁和所述滑动衔铁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顶部与所述固定衔铁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底部与所述滑动衔铁抵接,所述保护爪可枢摆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衔铁上。本发明的倾翻锁定装置能够实现在非能动状态下对其中的驱动杆组件进行锁定,进而防止控制棒从堆芯中抽出,且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实现非能动锁死,锁死后能够远程解锁,锁定结构具有可恢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4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23057.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渡管接头及其制备方法,该过渡管接头包括基棒以及与基棒对接配合的连接棒,基棒与连接棒之间通过爆炸焊接进行连接,基棒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轴段以及第二轴段,第二轴段的直径小于第一轴段的直径,连接棒的直径与第一轴段的直径一致,且连接棒上设有供第二轴段容置的盲孔,基棒采用第一金属材质制成,连接棒采用第二金属材质制成。该过渡管接头可采用管棒爆炸焊接原理制得,其总体为等径过渡管接头结构,可保证过渡管接头的力学强度、耐疲劳、耐腐蚀、气密性等性能,提升了过渡管接头在工况环境严苛的条件下服役的可靠性,该过渡管接头的两端无杂质,易与其他材料管件连接,使用范围广,同时该过渡管接头爆炸焊搭接长度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810803831.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万富 , 黄天荣 , 路广遥 , 宋磊 , 刘青松 , 唐叔建 , 芮旻 , 周建民 , 翟立宏 , 钟金童 , 周国丰 , 董超群 , 赵月扬 , 袁杰 , 张超 , 苏晓炜 , 乔建毅
IPC: G21C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入口流量分配装置,设置于压水堆的堆芯下板之下,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等厚的外壁,在所述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流水孔(100);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开口的边缘延伸出法兰部件(11)。实施本发明,具有安装简单、流量分配更均衡,以及可减少涡流产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87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0169497.2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万富 , 黄天荣 , 钟金童 , 胡伦宝 , 路广遥 , 刘青松 , 唐叔建 , 芮旻 , 周建明 , 周国丰 , 吴凤岐 , 袁杰 , 张超 , 苏晓炜 , 乔建毅 , 陈青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堆及用于反应堆的流道结构,该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中且套设在堆内构件外围的导流筒;导流筒包括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紧密连接的筒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套管设置在吊篮的出口管嘴,与其连通;筒体的内壁面与吊篮的外侧壁之间留设有间隔以形成与第一套管连通的第一环腔;吊篮的外侧壁与压力容器的内侧壁之间留设有间隔以形成与第一环腔和堆内构件连通的第二环腔,第二环腔设置在筒体设有第二连接部的一端;筒体的外侧壁与压力容器的内侧壁之间留设有间隔以形成与第一环腔和第二环腔隔离的第三环腔。该用于反应堆的流道结构能够实现双层套管的紧凑布置,其取消长管道,降低发生LOCA事故概率,提高反应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53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0866817.5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M5/00 , F16M7/00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分层支承装置,包括设置在抑压水箱内并支承在反应堆设备下方的支承基础、用于释放反应堆设备冷热变化时热位移的第一滑座组件和第二滑座组件、以及限制反应堆设备上部水平位移的水平支承组件;第一滑座组件和第二滑座组件设置在支承基础上并与反应堆设备下部的外侧面连接;水平支承组件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反应堆设备上部的外侧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抑压水箱内壁面上。本发明中通过支承基础来安装支承反应堆一回路设备,传递设备及其附件产生的静载荷至堆舱底部;通过滑座组件释放设备发生的热位移;通过水平支承组件保持设备的稳定状态,限制其上部的水平位移,从而提高反应堆一回路设备在海洋载荷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5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0866822.6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 F16M5/00 , F16M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支承基础装置,包括用于支承反应堆设备的支承筒组件、支承面板、第一防晃分隔组件以及横向支承组件;所述支承面板平行反应堆舱底面设置在所述支承筒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防晃分隔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承筒组件的相对两侧并连接在所述支承面板和反应堆舱底面之间;所述横向支承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承筒组件和反应堆舱内壁面之间。本发明的反应堆支承基础装置,用于海上小型堆中设备的安装支承,将海洋工况载荷、反应堆一回路设备静载荷均匀传递至反应堆舱,抵抗海洋工况下的海浪冲击、外部撞击等冲击载荷,提高一回路设备在海洋载荷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在寿命期内长期受海洋周期性交变载荷而导致的疲劳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8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1711065728.2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乏燃料运输储存容器,包括筒体、上内封盖、外壳体、导热件、上外封盖以及下外封盖,筒体呈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筒体内部设有铅层;上内封盖设置于筒体上对开口进行密封;外壳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套设于筒体外与筒体之间形成环腔;导热件连接于外壳体与筒体之间将环腔分割成复数个单元腔,单元腔内填充有中子吸收层,导热件藉由至少两种不同导热系数的金属件叠加连接形成;上外封盖对外壳体的上开口进行密封,下外封盖对外壳体的下开口进行密封。本发明藉由筒体、外壳体的双层保护,藉由铅层及中子吸收层的防辐射保护,以及藉由导热件的散热保护,使得本发明屏蔽效果好、且安全稳定,既能用于运输又能用于贮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