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人工挖孔桩穿越溶洞施工方法及穿越溶洞的超长桩

    公开(公告)号:CN10169175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306369.4

    申请日:2009-08-31

    Abstract: 一种超长人工挖孔桩穿越溶洞施工方法及穿越溶洞的超长桩,其施工方法包括溶洞顶部的桩孔开挖以及穿越溶洞部分混凝土护壁施工两大步骤,所述溶洞顶部的桩孔开挖步骤为从上到下的逐层分节开挖,所述穿越溶洞部分桩孔半径较原设计扩大,溶洞护壁外模为砖胎模,并由下至上分节进行护壁施工,最后吊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本发明的人工挖孔桩穿越溶洞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施工场地地质条件的影响,且能有效提高桩身强度、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造价,保障施工安全。

    倒摆钟式双滑移面隔震支座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6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90556.6

    申请日:2017-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造一种倒摆钟式双滑移面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用于隔震支座支墩混凝土浇注的钢模;S2、进行隔震支座支墩混凝土浇注,待混凝土达到终凝状态后,采用液压千斤顶将钢模顶起后吊出;S3、将下锚板吊装至隔震支座支墩上,下锚板螺栓插入对应的孔洞内;S4、进行灌浆,使下锚板固定在隔震支座支墩上;S5、当灌浆料的强度达到预设值时,进行抗震支座本体和上锚板的安装。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后注灌浆料施工工艺安装精度将大大提高,避免了一次性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因振捣棒、混凝土下落造成对下锚板的偏位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锚板下容易出现的混凝土蜂窝、麻面及振捣不密实等质量问题。

    应用于造楼机的智能测量放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9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67489.X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造楼机的智能测量放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造楼机顶部设置智能全站仪;S2、在地面上设置固定点棱镜A和固定点棱镜B;S3、智能全站仪通过采集固定点棱镜A和固定点棱镜B的坐标点,得到智能全站仪的坐标点C;S4、智能全站仪对放线机器人顶部接收棱镜发射脉冲激光从而获得距离和角度,通过自身坐标点C、固定点棱镜A和固定点棱镜B的坐标点获取放线机器人实际坐标点D;S5、智能全站仪将坐标点D传输至放线机器人;S6、放线机器人根据接收到的已知坐标点D进行墙柱边线和控制线的弹设。本发明方法通过全站仪直接在作业楼层测量的方式进行放线,放线精度高,减少测量人员测量、放线和弹线工序,操作简便,放线速度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