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9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10322.1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比能氧化石墨烯复合的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溶液‑凝胶法制备,后经氧化石墨烯复合而成,改性后材料的电压衰减、首次循环效率、首次放电容量均有所提升。本发明制备方法所需原料常见易得、制作工艺流程简单,可批量制备,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6051.6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硝酸与浓硫酸混合,得到混合液;S2、将含有目标扩层石墨的原料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液中,反应,得到所述氧化石墨材料;S3、将步骤S2中的氧化石墨材料与碳源的水溶液混合,恒温搅拌至水分蒸发完全,在非活性气氛下煅烧得到所述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节约能源且生产效率高;原料配制、反应设备比较简单、反应过程容易调控,本申请方法特别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快充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37614.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C01B25/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此申请属于固态电池领域。本申请主要通过调节硫银锗矿结构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SPSCl(锂硅磷硫氯化物)中氯元素比例,进而得到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富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设计组装全固态电池。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可以缩短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的传输路径,降低锂离子传输阻抗,显著提高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有望解决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实际应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12268.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扩层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扩层石墨材料的层间距为0.335~0.4nm。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氧化氢与浓硫酸混合,得到混合溶液;(2)将含有目标扩层石墨的原料与(1)中得到的所述混合溶液混合,反应,烘干,得到所述扩层石墨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节约能源且生产效率高;原料配制、反应设备比较简单、反应过程容易调控,本申请方法特别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可用于快速充电锂离子电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495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9610.X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10/05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通式为Li(7‑x)(GeSi)(1‑x)/2SbxS5I,其中1/3≤x≤1。本发明主要通过调节Li2S、GeS2、Sb2S3、Si、S、LiI的比例,改善硫银锗矿结构的LPSI(锂磷硫碘化物)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进而得到一种高离子电导率、优异电化学性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Ge、Si、Sb对P元素的完全取代,增大了离子半径,为锂离子传输提供通道,实现了锂离子的协同迁移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具有极高的容量及优异的长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34044.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62 , H01M10/42 , H01M4/3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金属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金属锂片浸泡于氟化金属盐溶液中,再将金属锂片表面的氟化金属盐溶液烘干;其中,所述氟化金属盐溶液包括氟化金属盐和溶剂,所述氟化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1~1mmol;所述氟化金属盐选自氟化锡、氟化镁、氟化锌、氟化铟、氟化钴、氟化银、氟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乙腈、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锂金属和氟化金属溶液直接反应,在锂金属表面原位形成稳定的锂金属合金、氟化锂、氟化金属的固态电解质膜,可有效地抑制了锂金属枝晶的生长,有利于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492277.5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2/16 , H01M2/1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用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领域。本发明主要制备了石墨烯和氢氧化钴的有机分散液,通过真空抽滤的方式使氢氧化钴石墨烯复合纳米片沉积到锂硫电池的聚丙烯(PP)隔膜的表层。高导电性石墨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发明制备好的G/Co(OH)2/PP应用到锂硫电池当中,其电化学阻抗谱结果显示G/Co(OH)2/PP的锂离子电导率约为传统PP隔膜的三倍,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此复合材料改性薄膜的制备工艺流程短,条件简单,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无污染,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66807.8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柔性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薄膜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聚合物膜;所述聚合物膜为缩合多核芳烃树脂膜;所述缩合多核芳烃树脂膜的分子量为2000~4000;所述缩合多核芳烃树脂膜占所述柔性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质量分数0.2~5%。通过调节COPNA的分子链聚合度以及与LPSCl的比例,改善硫银锗矿结构的LPSCl较差的韧性和成膜性,得到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微米级厚度柔性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薄膜。该薄膜技术可以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路径,降低锂离子传输阻抗,显著提高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7843.7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物固态电解质包括:复合电解质和氟化氮化硼纳米片;所述氟化氮化硼纳米片涂覆在所述复合电解质的表面上;所述复合电解质包括聚合物电解质和锂盐。本申请制备的兼具化学惰性、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氟化氮化硼纳米片,并设计以氟化氮化硼纳米片作为PEO、PAN和PMMA等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保护,阻止Li对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还原。氟化氮化硼具有和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赋予其高导热,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很好的用于聚合物电解质和锂金属界面保护。氟化氮化硼在提高锂离子传输速率的同时氟化物也有利于形成稳定富含LiF的SEI膜对锂金属负极形成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3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58141.3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06 , B01J23/7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子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此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主要制备了以负载单原子的碳为多硫化物电催化剂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熔融灌硫的方式实现了硫与催化剂的复合正极,碳孔腔骨架结构可以很好地容纳高载量的硫和物理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单原子电催化剂可以极大地加快多硫化物的催化转化,从而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和利用率,最终获得高容量,高倍率和长循环的锂硫电池。有利于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