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系统和管柱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31376.9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系统及管柱,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油水分离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具有进液口、出油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油口与上方的采油系统连接,出水口与下方的注水系统连接,进液口与生产层连通,油水分离系统用于将从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分离为富油液体和低油液体,富油液体通过出油口进入采油系统,低油液体通过出水口进入注水系统,注水系统用于将低油液体注入注水层,采油系统用于将富油液体举升至地面;注水系统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系统,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油水分离系统的注采比。本发明的生产层的液体先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而不是经离心泵增压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避免了离心泵对油滴的剪切作用,可有效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投捞电泵举升系统及稠油热采的采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49898.2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捞电泵举升系统及稠油热采的采油方法,其中投捞电泵举升系统包括设置在油井内的隔热油管,还包括永磁电泵机组,所述永磁电泵机组用于在采油阶段置于所述隔热油管内进行采油作业,所述永磁电泵机组连接有复合管缆,所述复合管缆用于为所述永磁电泵机组供电,以及用于投捞所述永磁电泵机组。本发明采用永磁电泵机组,永磁电泵机组在生产阶段投入至供热油管内进行采油作业,在注热焖井和油气自喷阶段则从注热油管内起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下两趟管的问题;另外永磁电泵机组采用小直径永磁电泵机组,可解决常规潜油电泵机组尺寸及功率受限问题,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并提高海上油田稠油举升的适用性。

    一种小直径高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9651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4483.9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直径高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机壳;固定在机壳内的定子总成,其包括与机壳固定连接的定子铁芯和嵌入其中的定子绕组;设置在空腔内并与定子总成转动配合的转子总成,分别固定在机壳上端和下端的电机头和尾座。转子总成包括位于定子铁芯的空腔内的阶梯电机轴、多个转子节以及扶正轴承,阶梯电机轴包括依次相连的承载轴和引出轴,承载轴的直径大于引出轴的直径,引出轴穿出电机头并与电机头转动配合,扶正轴承和转子节间隔套在承载轴上,转子节与承载轴键连接。本发明的小直径高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解决了潜油永磁同步电机难以通过小井眼井套管的问题及电机轴扭转变形过大及装配时的干涉问题。

    一种穿越器的密封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667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1127.2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器的密封结构,改善了穿越器密封效果差,电缆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弯管部、上接筒、下接筒以及线缆组件,上接筒上连接有采油树帽,下接筒上连接有油管挂;上接筒的底端插入下接筒内,并与下接筒螺纹连接,上接筒的底端嵌设有弹性的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能够与下接筒的内壁形成抵接密封;下接筒的顶端螺纹套设有密封筒,且密封筒能够遮盖上接筒与下接筒的连接位置,以实现上接筒与下接筒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本发明可以提高穿越器的密封效果和密封稳定性,从而提高穿越器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耐久度,降低电缆出现损伤的风险。

    钢带压型装置
    5.
    发明公开
    钢带压型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40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26824.7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压型装置,包括面板,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主动压轮,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从动压轮,主动压轮被限位在第一连接轴上,从动压轮被限位在第二连接轴上,待压制的钢带位于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之间,以通过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压制出具有第一形变区和第二形变区的钢带。本发明通过主动压轮与从动压轮的配合,可以得到具有第一形变区和第二形变区的钢带,利用该钢带进行绕包互锁铠装,可以牢固的固定在电缆芯的外部;本发明的钢带压型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压型的生产效率;压型后得到的钢带增强了钢带互锁的性能,并有效的降低的平整铠皮脱扣的风险。

    一种煤层气产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0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72453.0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产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煤层气储集和运移的地质模型;在所述地质模型中建立煤层气储层的数学模型,在所述数学模型中,根据煤基质解吸相对收缩量和煤基质孔隙度的变化量得到煤层的动态渗透率;利用数值方法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数值模型;求解所述数值模型,得到煤层气产量及储层压力分布。本发明通过对煤裂隙压缩系数和煤体积收缩系数的综合改进提高了预测方法的准确度,进一步地,本发明考虑了近井地带煤粉影响,将近井煤粉折算为煤粉污染表皮,适用于易出煤粉、地质条件了解不够清楚的煤层气井。

    一种煤层气产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0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710372453.0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产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煤层气储集和运移的地质模型;在所述地质模型中建立煤层气储层的数学模型,在所述数学模型中,根据煤基质解吸相对收缩量和煤基质孔隙度的变化量得到煤层的动态渗透率;利用数值方法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数值模型;求解所述数值模型,得到煤层气产量及储层压力分布。本发明通过对煤裂隙压缩系数和煤体积收缩系数的综合改进提高了预测方法的准确度,进一步地,本发明考虑了近井地带煤粉影响,将近井煤粉折算为煤粉污染表皮,适用于易出煤粉、地质条件了解不够清楚的煤层气井。

Patent Agency Ranking